芒种的代表意义以及谚语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3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 芒种 的意思是,麦粒上长出了尖尖的芒刺,表示麦粒接近饱满,成熟可期,预示丰收。下面是为大家带来芒种的代表意义、谚语,希望大家喜欢。
芒种的谚语
1.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2.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3.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4. 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5. 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6. 黄熟收,干熟丢。
7.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8. 紧收麦子慢收秋。
9. 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10. 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
11. 生割麦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
12. 杏子黄,麦上场。
13. 枣花开,割小麦。
14. 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15.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16.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
17. 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
芒种代表意义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
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雨水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气温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