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技巧-该如何补缺思维能力
课堂的主要目标不应该是覆盖教学内容,而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试错机会。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该如何补缺思维能力,一起来看看吧!
与发达国家相比,今日中国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赶不上一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课堂的主要目标不应该是覆盖教学内容,而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试错机会。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审辨式思维能力。审视当下的课堂,大多数教师依然津津乐道于让学生寻找万能的标准答案,殊不知这种生硬的灌输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和奴隶。
这种短视的行为把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更窒息了教育的活力。教育的使命,不能仅仅止步于教人以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埋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火种,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贯彻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呢?
疑是学之始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的源泉。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新颖有趣味,这是诱发学生学习机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问题有新鲜感,学生才会投入其中,积极思维。
以前教学中教师的“填鸭式”,慢慢地被“发问式”所取代。课堂上教师一连串的“问”,都是教师备课时设计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是根據本课知识的难点或重点,有的是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根据这些综合设计出来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流程,提出预设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思考和回答问题,一节课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有时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打乒乓球似的一问一答,表面看似很热闹,实际上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学到了多少呢?老师的问题问完了,学生学完了,教学也就结束了。
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从“知识的收容器”变成“问题的收容器”。这样的“问”不是我们本文所研究的“审辩式思维”。
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后进生逐步知道提问的方法,主要有:
(1) 寻找法——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来龙去脉、“怎么样”“为什么”等;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新知入手,联想到自己认为值得质疑的问题;
(3) 留有余地法——教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上,让后进生自学、讨论、小组交流等,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师的质疑、学生的质疑,是培养审辨式思维的起点。当你在课堂上听到了这些真实的、稚嫩的,也有可能是荒唐可笑的声音时,就请你像呵护花瓣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呵护它,因为它蕴藏着、萌动着可贵的质疑精神。
辩是思之端
“辨析、辨误”是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也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批判性。
教师针对文中的知识点,巧设障碍,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提示、引导和传授,而是要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比较、鉴定、判断中,经过多次的阅读和思辨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运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对字词句篇的知识教授和语言的表达技巧,但有时会忽略学生对文本内容吸收继承的批判性,而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对教材、对教师等权威话语中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视,即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进行逻辑思考,大胆发表意见,展开评论乃至争辩,旨在促成理性和价值的积极建构。
阅读教学从过程的角度考察应该是对话状态。对话绝不是传统的串讲式、串讲串问式或问答式的,应该是在学生自主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乃至心灵的对接,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语文基本功训练、语言的积累、语感的生成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浸染和陶冶,审辩式思维将成为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有力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