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速记的作用,影响力是什么

梓荣 1172分享

  中文速记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中文速记技术以其高效快捷的品质,在信息处理及职业应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中文速记的作用,影响力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中文速记是替代汉字记录性书写的辅助工具,是提高书写效率、减轻书写劳动强度的有效手段。它和汉字,以及汉字运用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以自身的优势在信息处理、促进智力发展、职业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凡需要使用汉字的地方和环节,都是中文速记的“用武之地”。

  关键词: 中文速记 信息处理 智力发展 职业应用

  中文速记是替代汉字记录性书写的辅助工具,是提高书写效率、减轻书写劳动强度的有效手段。它和汉字,以及汉字运用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以自身的优势在信息处理、促进智力发展及职业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一、中文速记与信息处理

  汉字的作用,说到底就是记录和传播信息。有学者称:“自从文字出现,国家产生,统治阶级利用文书作为管理政务、临民治事的工具后,随着社会生产的扩大,国家机构与国家事务的复杂化、朝代的频繁更替与重大政治事件的推动、书写材料的变化、生产力和传递技术及科学文化的进步与发达,社会愈来愈向前发展了,文书亦随之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梁毓阶,《文书学》)随文字出现而出现的文书,在记录和传播信息方面,发挥了文字的作用。从记录和传播信息这个角度看,作为汉字记录性书写的辅助工具的速记,在信息处理方面同样也具有汉字、文书的作用。

  有观点认为,汉字具有如此优越的表意功能,大可不必像使用表音文字的西方人那样热衷于速记。或者有人还会说,现在录音机如此普及,文字也进入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了,要做记录,把人家讲话的声音录下来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如此辛苦地用笔去记……的确,汉字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力是恒久不息的。汉字在“常用字高度密集”、“词汇再生能力”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优越性。但是,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却有着致命的弱点:成千上万笔画繁多的汉字符号,既不便于识记,又不便于书写。

  20世纪初,中国速记界老前辈蔡璋先生就说过,外国文字简单易写,尚且发明了速记,我国汉字这么复杂难学,就更需要速记了。纵然蔡璋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是用毛笔写繁体字,而我们现在的书写工具主要是“硬笔”,而且书写着简化了的汉字,速度加快了,效率提高了,但毕竟与口语速度相差甚远。数千年的文字、书法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社会的变革、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向人们提出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的要求。提高效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生活向人们提出的要求。就以汉字内部结构来说,笔画的简化,并非现在才开始的。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从未停止过这种简化和改革,以下几个例子可以反映出这种趋势.其实,人们对于提高汉字书写效率的要求,并未仅仅停留在汉字简化这一点上。要从根本上解决手写与口语在速度上的矛盾,目前除了中文速记恐怕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前文所述,录音设备是目前进行信息处理的理想工具,但并没有对速记形成冲击。一般认为,圆珠笔对钢笔的“冲击”没有使钢笔淘汰,电子计算器的“冲击”没有使算盘淘汰,电脑录入汉字更没有使手写汉字淘汰。各具特点和作用的信息处理手段相辅相成、互补利弊,取此舍彼未必科学。录音机发明已有一个半世纪,尚未在我国普及之前,西方国家就已普遍使用,但是速记在美国仍然像英语会话、打字一样,是就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日本的各种机构中,都配有专业速记人员;德国大中学校都开设有速记课程,并由国家进行统一考试。这些发达国家的速记术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诚然,录音设备在记录语言的速度和“传真”等方面,大大优于手写速记,但它所提供的只是听觉材料,无法满足人们视觉即阅读的需要。在记录报告、演讲、讨论、座谈、谈话、审讯、广播、电话、汇报、指示、听课、复述等言语时,如果没有整理成为书面文件的要求,录音设备肯定优于手写速记;而如需将录音整理成为书面材料,可以想象,一个小时的录音,需要花几倍的时间去停、放和倒带,麻烦程度可想而知,远不如翻译速记效率高。再者,录音设备的记录,粗精不分、“来者不拒”,如要传达,只能原原本本播放,难以取舍;而速记记录可以边记录边整理,除去讲话中可有可无、重复的成分,加之经过有组织、有筛选的翻译整理,完全可以成为一份真实而简洁的书面文件,如果没有时间整理,还可以直接根据速记稿阅读,这往往要比放录音节省几倍以上的时间,而且效果也好。录音设备不管普及到什么程度,也不管录音设备如何小型化,万一坏了或缺少电源还会误事;而使用手写速记的客观条件限制则很少,只需纸和笔就可以随时工作,尤其是有些场合不允许使用录音设备、不便于使用录音设备,如遇重要的内容,有速记术在手,就不会坐失良机。从做笔记、写发言稿、写文章、写日记、抄录文字等方面来看,录音设备是无法代替速记的,但若将录音设备作为整理手写速记稿的辅助工具,却可以起到提高译稿质量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字信息处理已成为科技革命的重要课题,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正在研发、势必出现的“口授打字”、“语音打印机”在记录言语上将令人瞠目。然而,无论是“口授打字”还是“语音打印机”,都不会对速记形成冲击,因为各有存在之道,各有运用之处。日本研制成一种听到说话就能打成文字的机器,兼有文字、速记与录音机三为一体的信息处理功能,能使快速记录言语、口语直接“一次性”地转换为书面语的工作。但是,这种机器要正常工作,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讲话速度要慢,并且只能讲日语,别的语言听不懂;二是不能超出规定的68个日语音节,否则不予识别;三是记录前必须事先记录并识别讲话人的语音频率,然后才能根据指令开始工作;四是讲话者在讲话过程中,必须在每个音节处停顿一下,否则难以处理。如果说这只是表示了一种科研理想和努力方向,它是福音;如果说它可以取代速记,恐怕尚待时日。

  需要一提的是,近年出现的“亚伟中文速录机”,填补了我国实时听打录入领域的空白,但也并不意味着中文手写速记的没落。就如同亿万次计算机的出现并没有将计算器淘汰掉一样,中文手写速记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中文速记与智力发展

  运用语文材料进行听、写、读是智力的一个部分,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公认。语文能力是人们在进行语文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听、写、读属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活动,而观察、想象、意志、行为则属于技能范畴。人们的文化修养、智力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听、写、读的能力发展过程之中,另一方面也在听、写、读过程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中文速记从“听”开始,到记录和翻译、整理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语文能力所进行的智力活动。运用中文速记进行听、写、读,无疑对促进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听”是速记记录活动中十分突出和必须具备的条件。对于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来说,他无法诉诸听觉、无法感知语义,也就无法进入下一步的记录。对语音的感知,是辨音能力;对语义的感知则是理解和释义能力。这些方面感知力弱的人,也会影响记录的质量。

  “写”,是用符号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别人的讲话、摘抄他处的资料或表述自己的思想。它是一个耳、脑、眼、手并用且精神高度集中的连锁反应的过程,是运用语文能力积字成词、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章、积章成篇的过程。表现在速记记录上,这种过程则具体体现在对语音的获取、语义的理解、认识符号与语义之间的联系、在译读记录稿时能够对速记符号进行准确无误的阅读、理解或翻译整理等方面。

  “读”在速记活动中就是译读速记符号。只会写而不会读,或读起来很困难,自然会影响翻译整理的质量。在把速记记录稿转化为书面语的过程中,运用了包括听、写、读的全部能力,从接受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诸如遣词、辨义、释句到运用词语、句式、分段、理解归纳等),无不需要敏捷的反应、缜密的思维和妥善的组织,无不体现着记录者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速记稿翻译整理质量的优劣、出稿时间的长短,是对速记记录者包括文字书写、谋篇立意、其承转合、布局取舍、修饰润色等语文能力的全面考核。

  合格的速记员,应具有较高的记录速度和较好的整理能力。换言之,速记工作既对学习者和应用者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又为学习者和应用者提高智力水平和自身素质提供了“催化剂”。此外,记录还在于存据,能为工作、学习提供可靠的文字资料和史料,成为促进智力发展的杠杆。

  三、中文速记与职业应用

  速记的职业应用在外国极为突出,特别是秘书、记者、翻译职业,速记是其最基本的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中文速记在我国蓬勃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秘书为例。现代社会是一个庞杂的、讲求效率的系统,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决策机构、行政机构以及业务部门之间,都需要彼此沟通,在这方面起协调作用的就是秘书或公关人士。秘书的职能在于上情下达、下情上通、传递信息,在枢纽、信息反馈、参谋和监督四个方面起着领导的助手作用,完成接待来访、接洽业务、调查访问、处理问题、联系四方,以及接受领导指示、代表领导讲话、出席会议、请示问题、报告情况、布置任务、指导工作、讨论问题、座谈会晤等大量繁杂的工作。秘书的职业要求决定了秘书工作在准确性与效率性方面有特殊要求,必须具备比一般人高的素质和修养,特别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记、写的能力。一个能够使用速记辅助工作的秘书,一定会大受欢迎。

  记者和翻译与速记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动笔记录是新闻采访最基本的手段,而记录的质量能否做到真、快、全,速记从中扮演着不凡的角色。我们还可以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么一种画面:某领导人接见外宾时,翻译在聚精会神“听”的同时,还不时在挥笔疾书,待领导人讲完话,翻译就会一边看手中的记录一边翻译――手中无一例外地都是速记稿。在短短的时间里,“听、写、读、说”一样不落地都被用上了。为能及时、完整、忠实、准确地做好翻译工作,翻译人员一般都具有速记的能力。从秘书、记者、翻译使用速记的场合、方式及其带来的效益看,速记正是在“抢时间、争效率”上体现了它的优秀品质。当然,并非说其他人学速记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一般认为,凡是需用文字的地方和环节,都是速记的“用武之地”;用与不用速记,不是能不能完成任务的问题,而是完成任务的质量与效率的问题。这是在速记进入职业应用之前很少有人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59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