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灵感启发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影响力

梓荣 1172分享

  根据艺术设计基础课的教学特点,方式和目的,针对艺术设计思维的中灵感的重要性,探寻一些灵感激发的方式和方法,为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论灵感启发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影响力,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词】基础教;艺术设计;灵感启发

  艺术设计基础课是训练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其对设计概念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在设计实践中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途径。基础课的门类随着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各个艺术院校的侧重点的不同而具有多样的形式,但主要的内容是围绕构成基础展开,做形态设计训练,造型基础训练等等。训练的过程性决定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设计需要创新性的形象思维以及科学性的理性思维,一定程度上,灵感的激发促进了思维的导向。

  设计基础课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老师和学生,老师以教为目的,学生以学为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接受;设计基础课的大多数轻理论,重实践,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这一类的课程,在教学效果评价中很多老师以整洁干净,色块均匀为评价标准,而忽略了深层的美意识,创新设计思维及逻辑思维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是当前艺术设计教师的重要责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是研究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设计思维中“灵感”的激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灵感来源除了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扩充扩大知识面,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显得十分重要。

  一、艺术形式牵引的灵感生发

  “设计”冠以“艺术”加以限定,是因为设计是关乎美的设计,是艺术的设计,是带有创造美的实践活动。显然设计就带有了艺术的某些特质,纯粹艺术的形式丰富,形态多样,诸如美术,音乐,雕塑等等,它们以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为主要目的生产出来,这种愉悦同时反馈内化为一种灵感的能量,在设计实践中激活灵感便产生了创造的能量。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具体的艺术形式带动学生的情感,产生联想,形成创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将客观事物之间的各种表象,意义,性质,感觉,因果,重属,相似,对立的关系建立起来,形成情景联想,诱发灵感的滋生。

  通过一些教学实例表明了艺术形式在创作中的灵感思维作用,从此事物到彼事物的联系在不同的个体那里得到了全新的解释,黑格尔的《美学》一书对灵感有着独特的,他化解了灵感说的那种神秘色彩,纠正后来把灵感完全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一种自我天赋的主观表现的片面性,他也在阐述灵感的同时融入和运用了辩证法的思想,并没否认人的自然天生的一些遗传特性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也认为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外在材料和生活经历对灵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从具体的教学实例中,能够体会到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内心思想与外在形的融合与统一。

  二、自由有限性的灵感激活

  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因为艺术是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这种自由也是想对自由的,艺术家不免受到材料工具,知识背景,审美取向的限制,因而自由是有限的,自由是在有限中选择无限,自由是带着枷锁跳舞,基于自由的有限性,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有意识的施加有限的条件,给学生创作划出一个边界,在有限中激活灵感。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采用规定某一种特定课题,让学生进行无限自由遐想,比如,在平面构成教学测试中给出两个试题:选题A:将一个具体的自然形态进行分解,打散重构,形成具有均衡效果的画面效果。试题B:任选重复,发射,渐变其中的一种构成方式,组织安排一副节奏感强烈的图式。要求:

  1.任选其中一题完成作品。

  2.选用长宽均为20厘米的白色素描纸作图,用8K黑色卡纸做底,请用白色笔在黑色卡纸左上角标明所选试题类型,右下角写上学号和姓名。

  3.评分标准:

  a.符合题意,效果理想(35分) b.创意新颖,构思巧妙(45分)

  c.技巧娴熟,画面整洁(15分) d.版面清晰,格式规范(5分)

  这两组选题都给出了一定的限定条件,选题A限定了构成的方法和形式,取材的范围为自然形态,选题B限定构成形式美的法则。一般来讲,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是针对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积累,多数学生在这方面的见识相当贫乏。通过选题的限定,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发找到灵感的源泉。

  此外,创作材料的限定也是有效的训练方式,例如,在立体构成课程中,指定用纸质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构成,相同的材料,不同空间概念的解释。限制性的创作过程是形成序列性设计思维的关键,也就是说,我不用考虑其他,只是在这个范围内思考。在艺术设计中,学生往往会感到不之何去何从,但是限定性的思维是思维边界的规定,试思考在这个设计中,我能够用几种元素来完成,那么,我既定其中的一种元素,改变其他的元素能够得到什么设计效果,反过来,我改变或者交换限定的元素又能够得到什么设计效果,于是灵感思维在限定中激活,序列感的设计在限定中衍生。

  三、艺术评价生成灵感积淀

  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首先要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要想使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基础的条件就是进行大量的艺术作品欣赏并且进行评价,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6页)同时在评价中得到理性的认识,在评价模式中生成灵感积淀,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拨、启发,从而使学生灵感顿发。

  艺术评价是互动性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教师认真做好材料筛选和甄别。材料应以适合学生理解能力的大师作品、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为宜,同时富于启发创意思维,激活灵感的感染力。评价过程就是在评价中逐渐领悟,在逐渐领悟中受到启迪,在受到启迪中萌发创意思维。这是一个人为规划和创设的学生灵感积淀到创作构思再到设计实践的互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必须遵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把教师自我的思维意识强加于学生。

  艺术评价也是互动性的。评价的过程也是灵感思维交往的过程,交往涉及的对象包括创作者和鉴赏者,创作主体和对象,创作对象或鉴赏对象的人物之间的交往。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受自身审美意识支配,审美意识又与艺术修养密切关联,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看,怎么看,如何评价,怎么评价,引导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是鉴赏者与鉴赏者的交流。这种对话性的交流为灵感积淀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为创新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的提高准备了条件。

  艺术评价的开放性决定其要经常与外界的信息进行交换,因而艺术评价也因时因地因人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可变性等特征。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做出积极的引导和回应,发挥艺术评价本身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作用,达到灵感积淀的目的,蜕变为从理性到感性的创新思维源泉。

  四、结语

  灵感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大智大勇的同义;是导引递进升华的圣圈;是一种智能拓展;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种闪光的震撼。灵感元素在于人们去了解,去学习,去培养。灵感是宏观微照的定势,是点题造势的把握;是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是智能产业神奇组合的经济魔方;是思想库、智囊团的能量释放;是深度情感与理性的思考与实践;是创造性的系统工程。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灵感激发”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长期坚持,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实践,反复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得出结论,找到更新更有效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法。灵感的产生有众多因素响,如创造者的智力、想象能力,逻辑思能力,应变能力,记忆力,学习能力等等。如何开发激活学生的灵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一代的设计人才是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一直要努力的目标。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59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