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的人到底和你有什么区别

梓荣 1172分享

  这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内容涉及人际关系、负面情绪和创造力等,帮助读者成为行动的巨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逆向思维的人到底和你有啥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①

  『表现原理』

  “囚徒实验”很有名,大家应该都听过,说的是某机构招募了24个心理状况稳定、无犯罪史的男士作为实验参与者,然后随机把他们分成“囚犯”和“狱警”两种不同的角色。结果参与者很快进入了状态,“狱警”把辱骂和殴打“囚犯”当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并表现出了专制的一面,只喊他们的编号,不叫名字;而“囚犯”们都显示出顺从和沮丧的罪犯姿态,不反抗,也不敢直视“狱警”。

  这个实验一出来,就遭到了社会的反对和抵制,从人性角度做了大量的分析。可是,作者却从中发现了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他发现人的行为能够极大地影响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这些行为包括言语、行动、意识和认知,也就是“表现原理”。

  在心理学领域,曾有个典型案例:一个女生总是管不住自己,她花在发呆、聊天和游戏上的时间比学习多得多,为此她十分苦恼。心理学家给她的建议是:想休闲就尽管休闲,但要把这些事清晰地记录下来。也就是说,按照时间段把发呆、聊天和游戏这些事都规划好,并遵照计划去做。一段时间以后,她发现自己对生活竟然充满了掌控力,从而走出了心理阴霾。这种掌控力就来自于对休闲活动的安排和规划。

  由此可见,“表现原理”的实用价值非常明显,就像“囚徒”“狱警”和“垃圾时间”,别管是什么,只要按照一定规则的方法去做,它就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思维、情感,甚至改变性格构成。

  ②

  『激发自我意识』

  怎样才能激发良好的自我意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专门招募了一批各方面都处于平均水平的普通人,然后随机分成三组并让他们给自己打分。第一组由设计师精心装扮,穿名牌、带名表,纠正走路姿势;第二组不做装扮,只是被要求面带微笑、昂首阔步地走。第三组人保持原样。接着,要求这三组人到市集走一圈后,重新评价自己。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人的自我感觉都变好了,只有第三组没变。

  “如果你想进入某种状态,那就表现得仿佛自己已经在那种状态中了一样。”太多的实验都印证了作者的推断:“行为”在激发良好的自我意识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自信,作者总结了很实用的自信心训练法。

  第一步,找出五个你认为自信的词语,比如“果断”“洒脱”“通透”“笃定”“热情”等等,把它们记牢。

  第二步,对照它们罗列对应的行为特征。比如,果断的人应该是目光坚定,走路有力;洒脱的人敢于尝试、做事不拖泥带水等等。然后把这些行为特征也牢记于心。

  第三步,把这些行为特征用到生活中,在行为上做出改变。比如让自己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害怕受人注目可不一定是淡泊名利,从根本上说,其实就是缺乏自信。尤其在聚会、听讲座,或是同事聚餐时,大方地坐在显眼位置展示自己,勇敢表达。对照行为清单,多做类似的练习,你良好的自我意识就会蹭蹭长。

  ③

  『这样应对恐惧』

  据调查统计,世界上有大约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症。这种病症和我们日常的害怕不一样,比如我们会为马上进行的面试、几天后的演讲乃至未来而担忧。患这种病的人都处于非理性状态,不仅过度夸大了恐惧心理,而且即便患者本身知道这一点,也没用。

  为了解开这个难题,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其中美容院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打肉毒杆菌可以减少脸上的皱纹,但这样做会让面部变的僵硬,表情单一。为此,研究者们将实验对象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注射肉毒杆菌,第二组注射一种不会影响表情的“填充物”。随后,给实她们播放各种恐怖的、恶心的视频,并检测她们的表情变化和心理活动。对比后发现,第一组受限于表情变化,在情绪上的反应要远远小于第二组。

  这个实验结果完全可以用到生活中,比如,当我们在考试或处于重要场合时,一旦觉得紧张或害怕,首先就是控制表情,让淡定的表情帮助自己冷静。其次别忘了意识是大脑行为的一部分,接着就能借助“矫正”意识帮我们摆脱恐惧。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脸红这类行为的产生,其实是源于重视。我们要纠正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兴奋的表现,而不是恐惧。通过对身体信息的正确解读,再把情绪引导到积极的方向上,我们就能理智清醒地面对恐惧。

  总结一下,人生如戏,别靠演技,靠入戏。遇到喜欢的人就去追,碰到困难的事就面对。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真实可感,用“行为”撑起厚重人生。牢记“表现原理”,让它帮你积攒点滴进步,你就能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超级英雄。

    热门标签

    59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