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想象力的诗歌名人-想象力在歌唱
在读者印象里,曹文轩是一个用细腻笔触来表达现实的作家,文风精致、唯美。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有关想象力的诗歌名人-想象力在歌唱,一起来看看吧!
但在最近,曹文轩却推出了他耗费8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幻想小说――“大王书”系列的第一部《黄琉璃》。谈到写这本书的动机,曹文轩说目前国内原创的优秀幻想小说非常少,而且幻想小说普遍缺乏文学性,他写这部小说,就是为了说明:“幻想是有质量的,它背后有哲学、美学、人类学……”
“大王书”系列分为四部,约80万字,每部20万字,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黄琉璃》写来自地狱的大王熄为了加强在人间的统治,用大魔法将反抗者变为失去光明的人、失去听力的人、失去语言的人、失去灵魂的人。但熄还不放心,担心神奇的文字会让这些人醒来,于是他发动了毁灭文字的行动,但有一本大王书却逃脱了厄运。
大王书的新主人就是放羊少年茫。茫被成千上万的绝望难民拥立为王。茫带领军队和百姓与熄和他的军队、巫师团等展开殊死搏斗,在血雨腥风里,茫寻找着王的真正含义……茫为拯救失去光明的人,带领军队和群众与熄的军队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攻克存放藏有光明魔袋的金山,取得初步的胜利。这里节选的部分,就描述了茫取得魔袋之后,释放光明给人间时的情景。
曹文轩心中的幻想是轻灵的,浪漫的,狂放不羁的,幻想之光照耀的地方,是大地上无法生存的奇花异草与各种魅力无穷的生灵。阅读《黄琉璃》,你的思想将会从对时下已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的琐碎的感悟中,顿时开朗振作起来。一个平常经验以外的时空将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将看到一个用心灵创造出来的五光十色的天上世界,聆听想象力自由自在的歌唱……
而想象力的放飞,对于我们的作文来说,始终都是无比重要的。
光明重现
随即,他倒在了山头上。
醒来时,他看到他周围层层叠叠地站满了茫军将士。
他没有哭泣,没有愤怒,甚至没有再提瑶的名字。他深知,一切都已过去了。
茫军将士见他醒来,脸上漾出笑容。
他轻声问道:“你们为什么还不快去打开那只口袋?”
柯走上前来:“大王,那只口袋差一点儿就被瑶取到――她实际上已经用手抓到了它,现在,大王,由你接着做下去吧!”
他要从花丛里站立起来,柯欲相扶,被他推开了。他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然后,摇摇晃晃地朝那只口袋走去。
口袋立在岩石上。
他朝它一步一步地走去,心中感慨万千。走到它跟前,他没有立即动手,而是一动不动地站着。
“大王……”柯叫了一声。
他这才抓起它:沉甸甸的。
他将扎口的绳子解开丢在地上,然后弯下腰,将手伸进口袋,抓出一把东西,再在阳光下将手张开,这时只见无数晶莹剔透的细小物体在他掌上闪闪发光。他转着身体,好让更多的茫军将士看到他掌上的晶体。然后,他又将掌合下,随着一个漂亮的旋身,他升腾到空中,随即胳膊一挥,手一松,将它们抛撒到蓝色的天空下。
它们随风在天空中飘扬着。
抛撒了一把又一把,它们在空中向远处飞去,向高处飞去,不一会儿,化作了雨珠。
他一手抓了一把之后,对围观的将士们说:“来,一起撒吧!”
很多人涌了过来,争相将那些晶体抛撒到空中。
雨先是稀稀拉拉地下着,不一会儿便越来越稠密,并向四面八方迅速漫开。当那只口袋终于全部掏空时,全世界便都沐浴在了雨中。万里雨丝,根根如银。
天有多大,雨的面积就有多大。从高山到平原,从江河到大海,从都市到乡村,东南西北,无处不雨。自天地分离,就没有下过这样一场气势恢宏的雨。这雨高度透明,虽在雨中,世界却更加明亮,水晶、蓝冰一般明亮。
成千上万被夺去光明的人,站立在天空下,仰起面孔,任由这清纯的雨水去冲刷自己无明的双目。雨珠在他们的眼珠上滑动着,流动着,仿佛堆积了千年污垢的眼睛渐渐开始有了光明。先是细微的一星亮光,然后便不住地扩展,就像尘封千年的窗口,两翼窗帘徐徐拉开,久违的光明,像成群的玉鸟飞进了窗口。
赤、橙、青、绿、黄、蓝、紫……
“光!光!光!……”成千上万个哭泣的声音:老人的,孩子的,男人的,女人的,兴奋地冲向天庭。
雨不住地下着,雨中跪下去成千上万的人。
是雨也是泪。
雨中,茫军将士,也人人哭泣,甚至有人仰天号啕。
茫一直低垂着头,望着草丛中的那件蓝裙和那根鞭子。
雨水从头而下,聚拢到他优美的下巴,哗哗流在蓝裙和鞭子上。
雨一直下到黄昏,下到天地间一片清爽。
月亮升上来时,茫军将士在山头埋葬了瑶的蓝裙和鞭子。
茫撒了第一把土,又由他撒了最后一把土。
他让柯撤走全部将士,只将自己一人留在了山头。
月亮陪伴着他,他陪伴着瑶。他觉得瑶就飘动在这片群山之中,他甚至从野菊花的香气中辨别出了只有瑶的身上才有的那种气息。
明天他就要走了,带着他的千军万马,去南方,去征服又一座大山。他的瑶,他的妹妹,将永远独自一人留在这片群山之中。何时回来看她?或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也许是……泪水只在心头涌动,犹如旷野上的泉涌。
“光!光!光――”到处还在兴奋地呐喊。
他站起来,面对月下群山,大声喊道:“我以王的名义命名,从此这座大山为‘瑶’――‘瑶山’!”
万千大山响应成一片:“瑶――山――”
“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