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点在哪 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众所周知,儿童的数学思维是形象直观、动态发散的。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点在哪 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上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在学生数学思维发生偏差时,能否恰当有效地利用这些有价值的错误资源,而这些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恰恰就是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点。
关键字:数学思维;生长点;错误资源
黑格尔说:“错误本身乃至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错误,我们要将有一颗“宽容心”来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因为学生的答案不符合我们的预设,就“暗示”学生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或者直接置之不理,白白失去了将学生思维中的错误转化成有效教学资源的大好良机。我们应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如实地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时教师再修正他们思维上的偏差才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巧妙地、不留痕迹地将错误转化成新的教学契机与资源。而教师能否恰当有效地利用这些有价值的错误资源非常之关键,因为这些有价值的错误资源就是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点。如何使学生从错误走向真理,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
一、数学思维定势处
【案例1】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有这样一题: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100千米,另一辆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师:请列出综合算式。
生1:300÷(100+50)。
生2:300÷100+300÷50 。
师:这两种解法到底哪个正确呢?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两种解法的答案算出来。(学生独立思考后发现这两种算式的得数不相同)
师:得数怎么会不相同呢?找找原因,是不是计算错了?
生3:计算没有错误,但300÷100+300÷50是错误的。因为除法是没有分配律的,300÷(100+50)是不可以转化为300÷100+300÷50的。
师:那么这种解法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最后算出的又是什么呢?
生4:这一解法与题意不相符合,它表示的是两辆车各行300千米,一共需要几小时,而不是题目中的一共要行300千米。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但有时这些知识经验会产生负迁移,会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在理解上会产生偏差。在本例中学生受到“乘法分配率”这一知识点的负迁移,认为300÷(100+50)可以转化为300÷100+300÷50,但这位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点,使学生原本错误的解题思路变成了他手中重要的杠杆,一下子撬动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他们的思路,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生长。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对“300÷100+300÷50”这一算式置之不理或轻轻带过,课堂上就不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场面,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也会被默默扼杀。
二、数学思维发散处
【案例2】在教学“两位小数的意义”时,教师出示了一个百格图,阴影部分涂了30格。
师:请用小数来表示阴影部分。
生1:0.3。
生2:0.30。
师:请一起思考并讨论一下,到底应该用哪个小数表示呢?
生3:我觉得0.3和0.30都是对的,0.30就等于0.3。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假如是0.3,那这张纸应该被平均分成多少份呢?
生5:我认为用0.3不对的,因为是0.3的话,应该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3份。
生5: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份,涂出其中的30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应该是0.30。
生6:0.3和0.30的大小一样,但所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两位小数0.30表示,一位小数0.3表示。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或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一事物的经验的心理过程。它是发散思维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准确把握时机,瞬间捕捉学生思维的发展点,适时追问“假如是0.3,那这张纸应该被平均分成多少份呢?”,为学生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跳板,让他们由两位小数迅速联想到一位小数,从而探寻到两位小数的本质,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了重组,促进了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生长。
三、数学思维冲突点
【案例3】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有这样两道题:(1)猴妈妈带回一盒水果,要他们平均分给4只小猴,想想每只小猴分得这盒水果的几分之几?(2)猴妈妈带回8个桃子,要他们平均分给4只小猴,想想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
生1:第一题是,而第二题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只猴子分得其中一份,也是它的。
生2:第一题是,但第二题我认为是,因为一共有8个苹果,每只小猴分得2个,所以是。
师:第二题中和,哪个合适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生3:我认为合适,不合适。必须要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8份,这里并没有平均分成8份,而是4等份中的1份。
生4:每只小猴分得2个桃子正好是其中的1份。既然是4等份中的1份,所以更合适。
奥苏伯尔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根基上产生的,新知总是通过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获得意义的。”因此,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学生思维认知的冲突点。打破这个冲突点,就可以在学生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实质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思维认知的冲突:分数的分母表示什么意义?教师围绕和谁更合适展开对比追问。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整体“1”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和“表示这样的多少份”,才是分数最本质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