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路径,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教学应遵循最近发展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家长如何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路径,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起来看看吧!
【关 键 词】 “最近发展区”;数学教学;儿童思维发展
在心理学中有两种人类图像,一种将人看成“生物心理”的存在,另一种将人看成“历史文化”的存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两个对立的学派:生物心理学派与历史文化学派。前一派的领袖是皮亚杰,后一派的领袖是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头,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他提出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为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不是指学生现有水平,而是指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对于知识教学而言即是指学生凭借过去的学习经验、积累的知识,在没有指导下,通过独立自学所能达到的水平;另一种为可能发展水平,指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凭借学生发展潜力和现有教育资源,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个可能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帮助学生顺利从现有发展水平过渡到较高发展水平,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钻研教材,把握顺序和难度,构建思维初始点
数学比起其他学科来更具有系统性、序列性、逻辑性,许多新的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环环相扣。钻研教材寻找知识的内部联系,抓住那些有利于学生接受、发展的最直接最具影响力的“核心知识”,自然完成新旧知识的交替,促其新知向旧知的同化,有效地将新知纳入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系统中,完善儿童的认知结构。例如“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这一知识编排,教材先让儿童学习“厘米”的认识,再学习“米、分米”的认识,整个教学内容要5个课时,这种编排似乎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与整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先对“米”已有了初步的概念,如公交车上的1米线,日常生活中的米尺等。根据儿童认知经验,如果调整知识顺序,先学习长度单位“米”,再学习“分米、厘米”,从大到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更接近于儿童“最近发展区”,在建立长度单位概念的同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教师仅依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考虑学生较高发展水平的需要,那么只能属于“重复教学”。如果只注重学生较高发展水平,却脱离了学生现在发展水平,这样的“过度教学”也注定要失败。因此,既要关注教学目标与方向,也要考虑教学实施的顺序和难度,让儿童充分经历思维过程,不降低教学实施的程度和水平,也不过分拔高教学实施的难度,让儿童在现有发展区中轻松构建思维起点,顺利到达较高发展水平。
二、读懂儿童,把握认知和经验,激活思维发散点
维果斯基说:“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教学内容与方法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能激起儿童认知上的不平衡;二是要能促使儿童头脑中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达到新的平衡。这就要求教师要读懂儿童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他们学习中的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经验、思维和儿童的兴趣与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悉和把握他们思考问题的走向。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已有的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旧知中公式都是通过数方格数出“面积”公式的,这节课要借助于画、剪、移、拼等方式,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推导、比较、发现等步骤,思维从发散逐步聚合,积累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儿童从生活发展区到“数学现实”转化有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要求突出儿童活动经验材料,关注他们自身数学能力的发展,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借助旧的经验,通过类比、归纳来学习数学并形成数学思维。读懂儿童的现有发展区,既包括读懂儿童现实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思维水平,也包括读懂儿童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障碍。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学生的现有起点,确定学生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也就是学生的发展潜能,教学才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
三、寻找情境,把握匹配和整合,寻找思维生长点
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化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通过某种中介式情境,为新旧概念架起“桥梁”,便利于儿童自我建构。教师扮演“引路人”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儿童深入理解。如教学“方程的意义”,方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时从等式引入,而等式的前提是等号左右两边的数量相等。为了突出等式特点,选取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活动场景――玩跷跷板,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平衡和不平衡的现象。然后出示天平,要求学生先在天平上表示出平衡和不平衡,再用学过的式子表示,由此得到不等式、等式。接着,从左右两边平衡的天平上面将一个砝码换成一个与之质量相等的盒子,要求学生再用式子表示,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请学生看图写出类似的等式,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对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行比较,明确方程的概念。教学过程层层递进,把儿童探究的新问题情境引入“最近发展区”,一步一步地感知与内化,从而灵活运用与掌握概念。借用“脚手架”类比,教师如何促进儿童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发展,对那些超出学生能力的因素加以控制,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学习上,从而顺利完成并建立自信。如果教师能够寻找到匹配的情境,将数学概念顺利引入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与学的本质才能真实体现,才能取得实质性教学效果。若数学教学未借助“过渡问题”,情境如“空中楼阁”,这样效果就会差,易挫伤儿童自信心,给后续学习带来障碍。
四、动手实践,把握价值和兴趣,形成思维凝聚点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在应用和创新中,对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合理地开发,让他们感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才能对学习真正充满兴趣和乐趣,从中领悟到数学的思维和价值。动手操作能够促进儿童在“最近发展区”的深水中长久地保持并形成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须及时地指导和调控,强化“最近发展区”成果。
例如学习“长方体、立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分小组组织了一次做几何模型的实践活动。要求如下:(1)每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框架;(2)制作前,小组讨论填写好领料单(如下表);(3)按领料单领取材料;(4)制作完成后讨论:你发现了长方体、立方体的哪些特征?你领取的材料是否不多也不少?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他们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心理需求。儿童在小组中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讨论,动手实践,亲自数一数,明确了制作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了进一步深刻认识。对儿童来说,知道方法的知识比知道知识本身更重要,关注儿童的数学学习准备,通过对他们感性区的透视,发现他们的学习要求与现有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兴趣,有许多教学价值。
“最近发展区”又是一个动态概念。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总体上表现为从最近发展区向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随着某一阶段学习过程的结束,最近发展区就转化成了现有发展水平,从而实现了潜在水平的现实化,在此基础上便形成高于原来最近发展区的新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最近发展区”,须经学习加以消除,并表现为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