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为什么要有哲学的思维-家长必备知识

梓荣 1172分享

  社会不断发展,儿童生活的环境日新月异,儿童教育也应该不断变革。面对复杂的儿童教育问题,如果缺乏哲学思维,将有可能使变革走弯路。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儿童教育为什么要有哲学的思维-家长必备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变革不是全盘否定,需要的是反思,是扬弃,教育者可以从“得”与“失”、“多”与“少”、“扶”与“放”的辨证关系中,寻求变革的坐标。

  “得”与“失”

  曾经,我国基础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体系教学和接受式教学法,得到世界一流的学科基础,但也因失去个性与创新能力备受指责。推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因倡导张扬个性和研究性学习,部分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但出现学生两极分化加剧的现象。研究性学习最突出的问题是消耗时间过多,美国教育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其代价是三分之一学生不能完成高中学业。

  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若干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教育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部分,同时要关注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部分,因为主要矛盾解决之后,次要矛盾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教育需要前瞻意识和系统观。在期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深深刺痛国人,教育者应该特别关注孩子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重学科基础的传统优势。教育必须有所“得”,但不是缺少什么就抓什么,或者人们议论什么就抓什么。教育者要从教育本质的视角设计“得”什么,如何“得”,如果什么都想“得”,最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抓教育本质”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偏差。如,因为我国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在长期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中,学校都要承担无限责任,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学生实践活动的缺失,甚至出现“圈养式教育”。生命安全的确重于泰山,但这不是教育的本质,因为怕承担不了责任,将非本质的方面提升到教育之首,是教育之不幸。

  教育的难处是世界上找不到只有“得”没有“失”的教育措施,所以在实施教育措施时,教育者应该患“得”患“失”,要选择尽可能“得”多“失”少的措施,或者在取其利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弊。某班主任以威严治班,班级纪律非常出众,可学生不喜欢。如果没有纪律,哪来规则和学习环境?问题是,要思考过于严厉的纪律也许会使孩子失去自由和快乐。某年轻班主任崇尚师生平等而跟学生打成一片,后来因没有威信而无法开展教育。教育应该“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但是只有尊重也不是教育,班主任在“得”与“失”上多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尊重与要求的尺度。

  陈省身教授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题词为“不要考100分”,令人深思。学习需要基础,但如果追求“完美”,追求考100分,意味着孩子将会失去宝贵的童年时光或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我多年从教中学的经验和对瑞安安阳实小毕业生跟踪分析发现,小学阶段常考90分与常考100分的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发展没有本质区别,这说明完全没必要为了100分而失去其他宝贵的东西。

  “多”与“少”

  我校提倡国学,曾到新华书店选择国学大师编写的经典文学读本,在早自修时让全校学生背诵。学生也喜欢,但受到一些教师质疑:“小小年纪要背这么多的经典,符合减负的规定吗?小学生识字量少,经典书上又没有拼音,只好死记硬背,这增加的课业负担有效率吗?”后来,我们组织语文老师对经典文学进行选编,在低段读本上加上拼音,并且将之纳入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时间,还规定只读不背。因没有明显的额外负担,而对人格发展和语文素养产生重要影响,逐步成为特色课程。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它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度。孩子学习需要量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的度才能完成质变的飞跃,才有不断成长。但是,如果脱离了实际,学习太多或者太少,一定的量变也会质变为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会损害儿童健康成长。

  以“多”与“少”的哲学思维来思考教育,要把握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求取效益的最大值。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这儿“多”,意味着在其他方面“少”。某学校追求特色项目,让全校学生每天学习毛笔书法,看似形成了特色,但是有的学生喜欢音乐,为什么要将本来学音乐的时间用来学书法?当然,书法与音乐都学精最好,问题是,不要说必修课程多,现在连行政部门都变着法儿要学校开展一项又一项教育,孩子能承受吗?曾有人倡导京剧进校园而受到一些质疑,我想这并不是说学京剧不好,而是因为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常有专家分析当今大学生母语水平比英语差是过于强调英语学习而占去本来应该学母语的时间,现在可以为了学京剧而占去本来应该学数学、学历史的时间吗?

  涉及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者就要考虑公平性。教师上课普遍喜欢让口齿伶俐的学生发言,这些学生发言“多”,意味着其他学生发言“少”,教师应该将发言的机会公平分配给学生。学生当班干部,这个学生机会“多”,意味着其他学生机会“少”,如果机会总是青睐能力强的学生,这是不公平的。

  思考“多”与“少”,要注意度。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军训,放手由军人严格要求,但军人毕竟不懂教育规律,常常出现学生因被过分要求而晕倒的现象。教育部门常常定期组织运动会,这对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许多学校选些苗子过度训练,这又违反了教育规律。有语文教师要求全班学生每天写日记,貌似对学生负责的背后,存在过度的问题,因为写日记固然有一百种好处,如果要求小学生每天写,必定会使部分学生苦不堪言。教育者不应该想当然地要求孩子将本该用于游戏、自由阅读、实践、探究的时间用于大人喜好的项目,也不应该想当然地对孩子拔高要求。

  “扶”与“放”

  我登山时曾听到一对夫妇与孩子的对话。孩子问:“山这么高,这水从哪里来?”母亲说:“上面不还是山吗?”孩子问:“那最高处的水从哪里来?”父亲说:“天不会下雨吗?”孩子问:“现在没下雨嘛!”父母哑然无声。我想,为什么当孩子提问时,家长总是迫不及待给予答案?许多时候家长总是把自己当作先知,总是希望将自己所知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告诉孩子。

  孩子的成长要基于其个性特点,因为外因仅仅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教育者应该把握好“扶”与“放”的关系。没有正确的“扶”,儿童不可能成才,但“扶”不是包办代替,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放”。陶行知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这是对“扶”与“放”关系独到的论述。

  当前儿童教育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对生活“扶”过多而对习惯“扶”过少,影响到独立人格和良好习惯形成,对学习“扶”太多影响到儿童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一个孩子上学后,妈妈每天为他准备近10支削好的铅笔,一次孩子所有铅笔头儿都断了,于是气呼呼地打电话责备妈妈,妈妈慌慌张张送来一把刚削好的铅笔……我想,家长如此过分地“扶”,孩子的良好习惯怎能尽快形成?备受指责的小学生书包过重现象固然有学业负担的原因,但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自理习惯缺失,书包应该每天整理,但教育者没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孩子把书包当成“百宝箱”。而那登山的家长,显然对孩子学习“扶”太多,当孩子质疑问难的时候,家长实在不应该急着找标准答案,而应该引导孩子自主探索未知的领域;如果被孩子的问题难倒,家长抱着同样的好奇心说“我们回去查查资料”,那教育将会增加多少魅力!儿童成长得“扶”,但“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应该指向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从“扶”到“放”,可以从“选择”开始。一些学校特别强调统一,从课程安排,到课堂学习,到作业布置,到考试设计,一刀切、齐步走,只有学生适应教育,哪来教育适应学生?儿童是有差异的个体,在没有选择的教育环境中,不仅容易养成其被动学习的态度,也影响到自主能力发展。我校推行作业改革,从必做题加选做题模式,到作业套餐模式,到部分学生不做教师指定作业的自主作业模式,因为赋予学生选择权,不仅能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还能增加自信和体验到有效学习的幸福感;也有一些学校,在课程、学习方式、技能发展等方面探索让学生选择的新形式……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热门标签

    59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