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真正的运算能力,但是运算的形式及内容以具体事物为依据。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逻辑思维 学习兴趣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回归于生活实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例如,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如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可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如课桌、杯子(无把手)、沙发是轴对称图形,丰田汽车的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等等。
二、建立逻辑联系培养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指出学生应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原有的观念建立起实际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例如:学生掌握一个新的概念正方形时,首先应该具备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只有有逻辑意义和联系,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正方形的概念。
三、创造问题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掌握的更快,更准。对于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小丽的妈妈从商场中买来24个苹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获得几个朋友?老师指引学生想象这一情景,在黑板上画出24个苹果,4个小朋友。从而将枯燥的文字借助视觉想象力转变为具体的事件。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转为有趣的小故事。
四、动手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进行实践,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例如:等待学生掌握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由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变化。
五、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分散,不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一方面不能发现题目中隐含的信息或不知信息重点;另一方面掌握某个数学知识点后,对于换形势不换本质内容的数学题却无从下手。教师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即一题多问。同样的条件,从不从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解答“一次北京的旅行共花费1500元,吃住费用占总数的3/5,车费费用占总数的1/6,请问旅行的费用是多少钱?还可以问吃住的费用比旅行费用多多少?车费费用比旅行费用少多少?等等。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用之繁,无处不用科学。”数学的教学主要培养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能力。增强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