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可以让大脑动起来
我们的身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意识不到的地方,依据它的肌肉记忆、经验和感知,对周围的事物作出一定的判断,产生某种联系。这就是深泽直人所追求和研究的东西。
思维训练是什么?
把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重新进行设计,赋予它们全然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书里有大量有意思的设计,不赘述。这同样是一种对直觉和理性的融合交汇。如果让那些直觉化的生活模式,举手投足,进入我们的显意识中,用理性去审视、思考、看待它们,会怎么样?这跟我们一开始所说的「思维训练」,其实是一致的。
那么,这种「思维训练」究竟是什么呢?
是一种对于直觉和感知的反思。
亦即是说,在我们的日常语言背后,在各种「喜欢」「正确」「有用」的背后,我们要用理性去进行干预,去审问自己:
我喜欢的是什么?
它为什么正确?
它究竟哪里有用?
等等。诸如此类。
这背后的本质,是去探寻我们的大脑,去尝试着理解它。
它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它的依据是什么?它的判断是否严谨、准确、全面?
这跟FESU法则也是一致的:要掌控自己的大脑,第一步永远是「觉察」—— 先试着去觉察它,再尝试去理解它,最后才是影响和掌控它。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的差距所在。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多次提到过:很多东西,其实都在尝试着操纵你。
消费主义想让你相信,买了这些符号,你就能成为向往的人;
娱乐厂商想让你放下戒心,放松警惕,沉浸在他们制造的愉悦感中;
成功学在不断地向你灌输,只要你付钱,你就能7天零基础学会任何技能;
以及,制造出「婚姻刚需」,把婚姻跟房子绑定在一起;
……
如何摆脱它们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不断审问自己的内心:这些信念是从何而来?是我自己想要这样,还是别人告诉我「你需要这样」?
只有这样,你才能慢慢取回对大脑的掌控权。
这就是思维训练的目的:
把我们内心中,那些日常完全觉察不到的东西,让它们显现出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的生活,买什么、不买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走哪个方向、不走哪个方向,这些大大小小的决策中,至少超过80%,都是下意识、凭借直觉作出的。我们很少会去真正审视它们,但它们却潜移默化地、不可阻挡地,主导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很多人对「决策」有一个误解:那些优秀的人,之所以能成功作出决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做过大量分析和调研的。仿佛思考的时间越长,决策就越精准。
其实未必。
心理学家 Gary Klein 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 NDM(Natural Decision Making,自然决策理论)。他认为,很多场合下,专家所依赖的并不是长时间、综合大量信息的思考和分析,而是快速的直觉决策。
他举了一个例子:象棋大师跟业余棋手相比,在作出决策时往往耗时更少,他们总是能在几秒钟内决定要走哪一步。但实现这一点需要做到什么呢?要记住上万个棋局。
他们所运用的,是一种称为「模式识别」的策略:快速地将局面跟记忆中的积累对比,找到最相似的情况,迅速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高效的「剪枝」。
(这个例子在《刻意练习》中也有提及)
简而言之,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呢?不断地显式化、修正、校准自己的思考,对直觉作一次又一次的迭代。
直到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大脑,按照正确的模式思考和行动。
这就是「思维训练」带来的作用。
那么,有哪些有用的「思维训练」,能帮我们提高对大脑的掌控力呢?
1. 审视我们的日常语言
如同前文所说:当我们表述一个词汇、一个概念时,我们想传达的是什么?
这里,其实蕴含着两重内涵。
第一重内涵,是明确概念的指涉,亦即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举个例子:当你说「这是不道德的」,那么这时,「道德」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些条件?你说一件事情「不道德」,是指它不符合其中哪些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务必又要引进一些概念(比如撒谎、自由、欺骗……等等),来解释「道德」 —— 那么,针对这些概念,你也许又得进行下一步的解释、阐述……
但没有关系。我们并不要求,你能够追根溯源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这也不现实 —— 关键在于,要建立这种观念,不断地往回「反思」,追溯自己这些观念的由来,把它们纳入一个稳定的体系中去。
什么是稳定的体系?你不能今天认为「道德就是符合条件ABC」,明天又认为「道德就是符合条件DEF」,这就不对了。它表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在想什么」,亦即没有足够的掌控力。
这是第一种。
第二重内涵,是用理性去干涉感性。
不妨退一步思考:当你说「喜欢」「有趣」「正确」……的时候,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了这样的判断?这些因素正确吗?全面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要挣很多钱」。这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信念,我们从来不会怀疑它的正确性,但它真的确凿无疑吗?
是什么使你产生这个信念?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用很多钱去做的?这些事情是发自你内心的驱动力吗?还是因为外界不断告诉你「它们很重要」、要求你去做?
诸如此类。
未必要找到答案,但养成这个习惯,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反思和扣问,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你理解自己的大脑。
2. 思考事物的多重因果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缺陷,就是难以思考「长期」。
我在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中也有提及:长期的事物,涉及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会天然、下意识地回避 —— 因为这会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
因此,严格来说,每个人都是短视的。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很少会去考虑长远的影响。
那么,不妨试一试,当你碰到一个问题时,除了思考「如果这样,会怎么样」之外,再试着深入一重:然后呢?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某城市交通经常堵塞,于是,城市规划部门建了新的公路。
乍一看,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堵塞。但如果再深入思考,会怎么样?
有没有可能,建了新的公路,反而会激励那些原本不愿意买车、不经常开车的人,更频繁地开车出门,导致交通拥堵变本加厉?
如果再进一步思考呢?这些人换用汽车出门,会导致什么新的后果?可能产生什么新的情况?
在心智模型领域,这种只看到短期后果的思考方式,就叫做「第一因果」,而继续往深层次去探讨,就叫做「第二因果」「第三因果」……
不妨试一试,遇到问题时,不要只考虑问题的「第一因果」,而是进一步去思考和假设。
它未必一定是对的,甚至很可能不对,但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能非常有效地活化大脑的思考力。
3. 从对立面角度看自己
我有一个习惯:跟别人沟通、对话,讨论任何事情时,我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如果是我,听到对方这样说,我会想到什么?
这不仅仅是情商的问题,实际上,它更本质的意义在于,让自己摆脱自身立场的影响。
我们永远生活在「环境」的束缚中。往大里说,我们的圈子、集体、身份,就是我们一切思维的出发点;往小里说,我们的视角、观察、利益、立场,也决定了我们的思维,不可能完全不偏不倚。
但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很多矛盾和误解的产生。
所以,我会经常站在对立面去思考:假设我是一个旁观者,我看到我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会有什么感受?我能否产生认同?我能不能挑出毛病?
很多时候,它导向的结果,可能是自我否定。
但也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迭代、螺旋前进,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让思维更缜密。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