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快速阅读心得体会总结
任何一种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正如游泳一样,只知道游泳的要领,而不亲自到水里去实践,是不能学会游泳的。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记叙文快速阅读心得体会总结3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用几个“如果”,成功解决了速读中“半途而废”的难题
曾经因为诱惑太多,陷入舒适区,我逃避过精英特速读学习;也曾坚持了一个多月的速读练习打卡,但最终因为独自努力的滋味,总感觉缺乏了激情而中断;还曾对自己信誓旦旦的说,明天就开始速读,但总有无数个明天。于是,精英特速读软件的练习变得断断续续,有些半途而废了。
在我之前所写的感受文章中,我说过:“学习,在连续不间断的状态下进行,所得到的效果才是最明显的。”这也是精英特老师一开始就嘱咐我的“连续性的学习效果会更佳”,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很难做到坚持,总是容易半途而废, 然而这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多。
第一,我们会误解了精英特软件的效果,错以为它并没有让我们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功效;
第二,半途而废会对我们造成一种潜在的心理阴影:我们遇事后会不自主地觉得自己做不到,自信心挫减。
第三,久而久之的恶性循环会让我们在无意中养成了坏习惯。因为习惯都是通过重复进行的行为而逐步形成的。
第四,允许了自己的不优秀。因为这种布满了我们学习时“半途而废也没关紧要”的心理,会漫延至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接着我们便开始接纳了自己的这种不努力与不优秀,慢慢我们就会变得允许自己变得平庸。
而这些,都是我这段时间饱受的精神折磨,以为不练习是一种解脱,其实是另一种摧残。于是,我开始寻找解药,尝试不同的激励方法。最终,在《自控力》一书中找到了可行性较强的灵丹妙药——3个“如果”。这3个“如果”,其实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行动力不足,总是被其它的琐事所吸引,总是明知道不练习是错的,但我们依然不练习,这种种行为的原因就是因为速读所带给我们的“成功利益”效果不明显,我们想要“速读”的力量不够强烈,所以我们的意志力就容易转移,行为也变得不再坚持。
那我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坚持练习速读的动力爆棚呢?下面,我愿将我的转变过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好让学友们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力量”。
一、回顾自己为什么要练习速读
最初的我之所以选择练习速读,那是因为我觉得速读是自我增值的首要技能,也是其它技能提高的铺垫石——没有哪一项技能学习能离开阅读书籍。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便决定先提高速读能力。
然后当我再次想选择不练习的时候,我就把它番出来看看,这样内心瞬间就充满了动力,然后就不再逃避了练习了。我想这应该是把成功“展现具体画面”,我们的大脑总是很直观的,看到文字比单凭脑海中想象要更有说服力。所以你可以把你练习速读的目的试着写下来,所带来的效果会更好。
二、问问自己面临拖延挑战时,哪一种动力最能让你坚持下去
原以为我是为了让速读令自己的技能能进一步提升而更坚持的,但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真正在意速读的原因是为了看更多的书,可以看更多的小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才是我最大的动力。
三、寻找3个如果,找到“我想要”的力量
这3个如果,应该从自身、家人、他人等多个方面思考入手,把“功成利就”扩大化。
我的3个如果分别是:
(1)如果我坚持练习速读软件,我就能快速阅读,那我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成本博览群书,然后就可以写出许多有用的文字,实现自己的理想。
(2)如果我坚持练习速读软件,我就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与出来,既达到目的,又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些额外收入,为家人们买点小礼物,这何乐而不为呢?
(3)如果我坚持练习速读软件,我的知识量就会有所增加,那么我就在上司和同事间的谈话就会变得有力度,那么形象也会有所提高,升职也就更近了。
这3个如果,就好比在自己的脑袋里画了个清晰图,这总比只是在脑子里一个劲地想:不能愉懒来得更有效。
视幅扩展:我的速读记忆首站之旅
视幅扩展,故名思义就是扩展视幅广度。视幅广度用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的术语表达就是:视幅广度指的并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它指的是一个面。而我的理解则是把视幅理解成一个范围,而扩展我们的视幅,就等于是把我们眼睛每次看东西的范围扩大,例如:一目十行,“十行”就是软件述语中的视幅广度了。
那为什么说扩展视幅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呢?道理很简单,同样是十行的内容,如果我们能一眼看完,那怎么也比一行一行地看要来得快吧!所以,视幅扩展被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安排在第一关卡也是有它的道理。
软件中的视幅扩展是由6个小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方形扩展、圆形扩展、数字舒尔特表、文字舒尔特表、字符扩展和文字扩展。它们之间既是独立存在的,也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其中方形扩展、圆形扩展是为了让我们的眼球改变读书时所用的一行行扫视式的阅读方式,从而转变为整体性的阅读。我简单点认为就是看的时候直接以方形和圆形作为一个阅读范围,直接读取信息。这个练习在刚开始的时候,眼睛所看到的点会有一层重影,也并不是每个点都能完全清晰地进入眼睛,但是慢慢坚持下来后,这种重影感会逐渐消失。
第3-4步就是舒尔特表的练习。其实舒尔特表就是一个与你级数相对应的方格表,如:1-4级:2×2、5-9级:3×3、它会因为级数递增而不断增加方格数量。当你练习时,最初出现的舒尔特表就是你对应等级,当你通过后,会出现挑战模式的表格,只要你完成了对应等级的表格,后面的挑战模式你可以不必过于在意。
而这个舒尔特表里是布满了打乱顺序的数字和文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正确的顺序点击数字或文字。这个环节是整个视幅扩展中最重要的,它能锻炼我们视觉神经末梢的能力。也可能因为这样,所以每当我做这步时,我会感觉到眼角肌肉拉伸的轻微酸痛感。
另一方面,它还要求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也必须有一定的搜索能力,否则我们无法通过练习。当然,这两步是我们想达成一目十行的关键,只要学会了这样一种阅读模式,一目十行不再是难事。
数字舒尔特表的练习相对文字舒尔特表要简单点,只要你眼和手够快,基本上不成什么问题。但文字舒尔特表就会难度大一点,尤其对于新手而言。因为我们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出错乱顺序的文字,还要把它们凑成原文所显示的话。
那怎样才能变简单呢?我目前是这样做的:先把表下的原文句子背熟,然后用方形扩展的阅读方式把舒尔特表看几次,做到大概心里有个底,这样就不用边找字又要边看原文句子了,大大缩短了点击的时间,也能达到顺利通关。
最后的2步就是字符扩展和文字扩展。它们其实就是脱离了舒尔特表的边框模式,过渡成我们平时阅读的行式模式。当然这2步比较简单,因为我们暂时不需要记忆所显示出来的内容,只需要让我们的眼睛适应这样一种显示方式便可以了。
由于我开始练习的时间暂且短浅,因此暂时觉得视幅扩展所带给我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我并不打算放弃。因为这些基础必须打稳,后面练习进度才会突飞猛进。而且在练习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的过程中,即使我们未能一次通关,我们也要时刻保持心平气和,因为这也是完成练习至关重要的一点。
这就是我所领略到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旅途所带给我的视幅扩展的首站体验,我将会继续前行,为大家展现这一旅途的精彩,直至达到一目十行的峰顶。
速读训练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最近,常在想速读训练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眼脑直映?似乎很难实现;快速阅读?最终的实际阅读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材料本身,若是拿出一篇外文资料或者博士程度的学术论文,是否训练过快速阅读,对实际的阅读速度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那么,训练速读的终极意义在哪里呢?我觉得,是在于满足每个人对自我阅读需要的实现。
我们之所以会花费时间训练速读,不是为了单纯的提高阅读速度,更不是为了成为速读领域的专家,而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阅读速度能够满足自我对阅读的需求。
这个意义的实现依靠两种方式:对速读新方法和新技巧的认知,对提高阅读速度的潜在欲望。
速读新方法和新技巧的认知
速读训练为快速阅读提供一种崭新的理论——“眼脑直映”。从而让我们知道,有一种全新的阅读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继而,速读训练为我们指出了包括消除音读、Z字形阅读、关键词阅读等等在内的诸多阅读技巧,从实践上向我们证明了阅读速度提高的可靠性与可实现性。
拥有了速读方面的认知与技巧,我们意识到,阅读速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甚至经过更多努力,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这些认知与技巧,在我们拥有阅读需求的情况下,催生了欲望——对提高阅读阅读的潜在欲望。
提高阅读阅读的潜在欲望
我以为,这种潜在的欲望有两种:
一是提高阅读量的欲望;
二是减少阅读时间的欲望。
这二者欲望的结合就是满足自身阅读需求的终极欲望,即速读训练的终极意义所在。
每个人都有阅读欲望,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奔忙中,我们能挤出来给阅读的时间实在有限;即使是碎片化的阅读也无法抵挡信息化时代各种内容不断“新鲜出炉”的高速度。因此,我们的初始阅读欲望是:尽量略去无用信息,减少阅读时间。
这样的欲望虽然是一种去粗取精的智慧,却难以掩盖任何一个阅读者都无法在这个时代称“阅读大王”的尴尬现实,此时,节省时间=减少阅读量。
而当拥有速读理论与认知后,我们欲望则是: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最大量的阅读。即此时,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量保持不变甚至增加)。
这便是速读训练带给我们的潜在欲望,也是我们训练速读的浅层目的。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把训练速读的浅层目的当成了最终目的。所以,我们会为了速读训练不能进步而苦恼,而当速读进行到一定程度,我们又可能会产生厌倦心理,甚至时间长久之后,我们会考虑放弃速读。
这一系列的变化,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对速读训练无力了,而是我们的真正终极目的——阅读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或者是阅读的要求量减少了,或者是当前的阅读速度已经足以应付生活中的阅读……
所以,速读训练的终极意义不是在于最终的级别如何,也不是一定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多少阅读,而是在于满足自己的阅读需要,或者说,用科学正确可操作性的理论加上实践性的训练,让阅读速度足以满足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阅读需求,便以足够。或者说,我们对阅读的热爱原本也不需要一定用多高的阅读速度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