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速阅读的方法技巧
速读是一种理论与方法结合的运用体系及方法,只要掌握理论和学会方法后,速读能力也就自动具备了。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孩子进行快速阅读的方法技巧,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让我们回到前面曾经提过的一些基本状态。这是一本书,或任何读物,而那是你的头脑。你会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让我们再假设在这情况中还有两个相当常见的因素。第一,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
其次,让我们假设—常会有这样的状况—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skim)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pre-read)一样。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你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
用这种快速浏览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书,就像是一个打谷的过程,能帮助你从糙糠中过滤出真正营养的谷核。当你浏览过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仅只是对你目前有用而已。这本书的价值不过如此而已。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张是什么了,或是他到底写的是怎样的一本书。因此,你花在略读这本书上的时间绝没有浪费。
略读的习惯应该用不着花太多时间。下面是要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如果你愿意,你会暂停一下,在你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而在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哪些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很惊讶的是,除非是真的要用到那本书了,许多人连目录页是看都不看一眼的。事实上,许多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创作目录页,想到这些努力往往都浪费了,不免让人伤心。
通常,一本书,特别是一些论说性的书都会有目录,但是有时小说或诗集也会写上一整页的纲要目录,分卷分章之后再加许多小节的副标,以说明题旨。譬如写作《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时候,弥尔顿(John Milton)为每一章都写了很长的标题,或他所称的“要旨”(arguments)。吉朋(Edward Gibbon)出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Decline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为每一章都写了很长的分析性纲要。目前,虽然偶尔你还会看到一些分析性的纲要目录,但已经不普遍了。这种现象衰退的原因是,一般人似乎不再像以前一样喜欢阅读目录纲要了。同时,比起一本目录完全开诚布公的书,出版商也觉得越少揭露内容纲要,对读者越有吸引力。至于阅读者,他们觉得,一本书的章节标题有几分神秘性会更有吸引力—他们会想要阅读这本书以发现那些章节到底写了些什么。虽然如此,目录纲要还是很有价值的,在你开始阅读整本书之前,你应该先仔细阅读目录才对。
谈到这里,如果你还没看过本书的目录页,你可能会想翻回去看一下了,我们尽可能地将目录页写得完整又说明清楚。检视一下这个目录页,你就会明白我们想要做的是什么了。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我们会在第二部谈到词汇的重要问题。暂时你必须先依靠自己的常识,根据前面所提的第一及第二步骤,判别出一本书里你认为重要的词汇。)你所阅读的段落很可能就是个要点—这本书的关键点—或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就跟目录页一样,现在你可能要检查一下本书的索引。你会辨认出一些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重要词目。那你能不能再找出其他一些也很重要的词目呢?—譬如说,参考一下词目底下所列被引用页数的多寡?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许多人对广告文案的印象无非是些吹牛夸张的文字。但这往往失之偏颇,尤其是一些论说性的作品更是如此,大致来说,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这些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已经不是稀奇的事了。这些努力不应该被忽视。当然,如果宣传文案什么重点也没写到,只是在瞎吹牛,你也可以很容易看穿。不过,这也有助于你对这本书多一点了解,或许这本书根本没什么重要的东西可谈—而这也正是他们宣传文案一无可取的原因。
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判断是想要更仔细地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现在你都可能会先将这本书放在一边一阵子。如果不是的话,现在你就准备好要真正地略读一本书了。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很多会有),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虽然有时候作者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你不应该错过这个部分。
现在你已经很有系统地略读过一本书了。你已经完成了第一种型态的检视阅读。现在,在花了几分钟,最多不过一小时的时间里,你对这本书已经了解很多了。尤其,你应该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注意?你也应该比以前更清楚,在脑海中这本书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附带一提的是,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检视阅读。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书的时候,翻了好几页,脑海却陷入了白日梦的状态中,等清醒过来,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刚看的那几页在说些什么?如果你跟随着我们提议的步骤来做,就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你始终有一个可以依循作者思路的系统了。
你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个侦探,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随时保持敏感,就很容易让一切状况清楚。留意我们所提出的建议,会帮助你保持这样的态度。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节省了更多时间,高兴自己掌握了更多重点,然后轻松地发现原来阅读是比想像中还更要简单的一件事。
全脑速读眼睛的训练
全脑速读对眼睛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甚至是有些苛刻。因为全脑速读记忆是要以句,行,段甚至页为单位进行阅读,所以眼睛要进行一系列的相关训练。否则在起始阶段进会遇到很大的障碍。认真地进行眼睛的训练,是全脑速读记忆的基础。主要包括:
1.眼睛的灵活度训练。包括上下动作,左右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
2.注意力的集中训练 其目的是为了在眼睛停顿的一瞬间能够有效地把握住文字信息,杜绝“视而不见”。方法很简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黑点,其大小相当于一个字大小。然后注视它,眼睛与图相距约40厘米。要求注视一分钟,暗示自己黑点扩大了,清晰入目。要做到尽量不眨眼,能练到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视此黑点的时候,就换用小一点的黑点继续训练。
3.视点左右移动 方法是找一页32来的书,字号尽量大一点的,排版稀疏一点的。视点从每行开头的字迅速跳到每行末尾的字。每次一页书。练习时头不要跟着眼睛运动。每次练习一分钟。
4.视点头尾快速转换 选择和上一个步骤相同要求的书,视点从每行末尾的字迅速跳到下一行开头的字。其余的方法都和上一步一样。
5.视点灵活度练习。这是为面式阅读打基础的。比如8字运动,蛇形扫视运动等,可以自己画出一些轨迹练习。要求眼睛流畅自如。
6.视读野扩大练习。就是常说的用眼睛的余光看字。这是眼睛训练里最困难的一步。其要求是,以一目一句阅读时,眼睛盯住一句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句的文字;一行为单位阅读的时候,眼睛盯住一行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行的文字;以段落为单位阅读的时候,眼睛盯住一段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段的文字。
就因为这项训练不过关,许多人在速读的起始阶段就卡了壳。许多速读先驱设计了很多图表来帮助练习,更有的用电脑软件来辅助。但是效果比较牵强,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小多少。
这里说两方面的:
一是注意力的扩大,找一本32开的书,眼睛盯住这一页的中心,把这一页的文字都收入眼底。反复的练。注意这个是让你练注意力扩大的。
二是视读野的扩大,也就是一眼看上去能看清多少字。有效的是两种方法。
a.卡片练习:找两张废弃的卡片,什么银行卡,购物卡都可以,挡住一行两边的字,就露出中间一个字。然后把卡片向两边移动,露出三个字,眼睛盯住中间的字,余光看清两边的各一个字。看清以后,再向两边移动,露出五个字,眼睛盯住中间的字,余光看清两边的各两个字...这样逐渐扩大,直到看清一行的字。一行看清了,同样的方法上下移动卡片,在竖直方向上扩大视读野。
b.绿点注视法:找一页32开的书,想像书页的中间有一个绿点,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想象出来的绿点上。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耐力。然后,在保持绿点的情况下,先向两边扩大视野,尽可能看见整行文字。然后,再同时看清2行,3行甚至更多行文字。每次注视大约十分钟。建议在每晚睡前练习,3个月可以见到成效
消除速读中的默读,脑内发音等顽固音读
无声阅读是速读法的基础,掌握无声阅读也是很多人踏入速读之梦的必经之路。有很多人说无声阅读很简单,实则不然,很多人所谓的无声阅读只是把音读压制在了非常低的程度,但是还远远不是眼脑直印。真正的无声阅读是眼睛看到文字就明白,你可以试试,你眼睛看到文字,大脑在忙着干什么呢?
专家们在研究语言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发音量的种种办法。总结起来,共有三种,
1.机械地、强制性地控制发音量。例如,舌头抵在唇间,或者口里含个东西,比方说泡泡糖等。这种办法有个缺点,它只能从根本上控制语言运动分析器的末梢神经,而不能控制中枢神经部分。因此,要完全控制阅读时的发音量,不能依靠这种办法。
2.语言运动和语言听觉障碍法。它的含义是,在默读文章的同时,强制性的出声朗读内容与此无关的其他材料。这种障碍法不仅能够影响到语言运动器官的末梢神经,而且能够影响到大脑。同前一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利用这个方法却无法全部控制发音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发音量实质上被另一种发音量所代替,而且为此还付出了很大代价。在默读一篇文章的同时又要出声朗读与此无关的另一种材料,这样做虽然排除了出声阅读应读材料的可能性,但是,语言运动分析器却忙于其他活动。
3.语言中枢障碍法,也叫节奏敲打法。这是目前为止唯一有效的训练无声阅读的方法,虽然不能实现眼脑直映,但是可以趋近它。这个方法的实质是被实验者在默读文章时,手指头按着一定的节奏进行敲打。这种节奏不同于通常的语调节奏。常用的是2/4拍,第一小节敲打四次,第二小节敲打两次。每一小节的第一拍打的较响。
这种连续性的节奏声,能够破坏读书时形成的习惯性音调,也就是说,既能防止内发音,又能防止外发音。之所以会有这种音障,是因为句子具有不固定的、非单一的重音。这种节奏性的敲打声就成为外发音的严重障碍。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它不直接对语言器官(唇、舌、咽和喉)的活动施加任何影响。唇、舌、咽和喉等所有的语言器官因而仍然处于自由状态。当读者用手打着拍子的时候,大脑皮层就会出现诱导性抑制区,这种诱导性的抑制区会使阅读时的发音现象得到制止,也就是说,它能抑制脑神经的末端发音现象。
训练方法:
1.用铅笔在硬桌面的一点上敲打。
2.用整个手臂(不仅是手腕)的动作打拍,要打得有力、均匀、准确。
3.通过连续打拍进行默读时,要经常检查节拍是否准确。特别是,是否做到了连续不断。节拍的速度不可变化(见图)。
4.为了学会图上的节拍,应将该图上回的直线和圆剪下来贴在结实的硬纸板上。
5.为了检查节拍的准确性,可用铅笔末端的圆头,按照直线的分度或圆周的各点自由敲打。用这个方法打出的节拍大致与敲打法的节拍相合。
经验证明,为了有效地抑制发声,必须在节拍的配合下,经过十五至三十小时的阅读练习。通过分析训练者在完成作业时经常遇到的困难,可以把掌握节拍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时,按规定同时打拍有困难。结果或者只阅读,或者只打拍。
第二阶段。学会了阅读时打拍,但不能理解读物的内容。
第三阶段。学会阅读与打拍同时进行,在阅读和敲打中也能理解读过的东西,但阅读结束后,想不起读过的内容,出现所谓的遗忘症,即瞬息遗忘的现象。
第四阶段。能够轻松自如地阅读与打拍同时进行。读者不仅节拍不乱,而且能够完全理解读过的东西,阅读结束后,还能很快回忆起读过的内容。
按指导程序完成作业时,应该记住,第一阶段主要是要做到按“节拍图”准确、不断地打出拍子。在此阶段,阅读速度会有所降低。这种现象是合乎规律的。因为此时不是要求加快阅读过程,而是要求阅读过程发生质的变化。
孩子快速阅读的方法技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