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谈话有什么样的技巧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言语沟通最常用的是谈话法。因为谈话法能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情感,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心理相容,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家长跟孩子谈话的方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家长跟孩子谈话的技巧
1、谈话的时机:要适时、及时,抓住“火候”
谈话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选择得及时、适时,就为谈话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谈话的时机绝不是可早可晚,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么怎 样才能称上及时、适时呢?一般说来,家长在观察到孩子在学习、品德、工作乃至生活等方面出现波动、反常等现象,预感到问题要出现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就要 抓住苗头及时主动找他们了解情况,查明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既成事实、始料不及以及偶发事件的产生,家长则应在问题出现后,马上找孩 子谈话,尽量减少不良影响。当然谈话不是仅针对问题,对孩子的成绩、优点、进步等,也应及时找孩子谈话予以肯定、表扬,以便巩固、强化。此外,家长还应特 别重视孩子主动找上门的谈话,应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合理解决,决不应拒之门外,推脱了事,还应对孩子的主动沟通表示肯定,以便调动孩子反映问题、主动解 决问题的积极性。
2、谈话的主题:要适当、明确,选好“突破口”
谈话的主题是谈话的灵魂。主题即是解决的问题。主题明确能够使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谈话,谈话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主题要大小适宜, 主题太大难于把握,也不易于解决;主题太小,往往使孩子觉得小题大做,难以给予足够重视。为此,就要求家长在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选好“切入点”,精心设 计,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谈话过程中,要点明主题,围绕主题,根据谈话中心的具体进展情况,合理引导。在谈话后,要及时了解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整工作方 向。
3、谈话的内容:要适度、连贯,恰到好处所谓谈话内容的适度,是指在选准谈话主题的基础上,谈话的内容要集中,切忌杂乱。同 时,还要注意谈话内容的连贯,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有的家长在谈话中,内容安排过多,寄希望于一次谈话中尽量多解决问题。结果往 往相反,原因是孩子难于接受,难于消化,欲速则不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帮助孩子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引出谈话的内容,调动孩子参与谈话的主动性、积极性, 争取孩子主动配合。同时观察孩子对谈话内容及深度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
4、谈话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易于接受在与孩子谈话中,语言的运用也非常关键,同样的谈话主题,同样的谈话内容,不同的语言运用,就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因 此,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注意谈话的语言,力求准确、形象、生动,使孩子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实现谈话语言的科学化、艺术化。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如果 家长在谈话中,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同时力求生动、形象,孩子易于理解、领会,特别是若多用激励的语言给予表扬、赞许,即使是批评也讲得委婉得当,而不是 生硬的说教、粗鲁的训斥,这样孩子易于接受,同时也乐于接受;反之,孩子不但不易于接受,还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产生争吵,使谈话不欢而散。
过来人育儿妙招
1、唱国歌:让儿子安静
在儿子蒙蒙5个月大时,为了能让他安静下来,我真是煞费苦心,把我所会的儿歌,甚至简短的唐诗都给他念了,也无济于事。后来有一次,经历了瞬间的绝望后,我开始非常严肃而虔诚地唱起了国歌,可能是因为歌声比较浑厚,激起了儿子最初朦胧的"爱国之心",他一下安静下来了。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只要我一唱国歌,他就会安静下来,两眼紧盯着我......
2、接电话:迅速换尿布
我给1岁的女儿换尿布时,他总是不停地动,常让我无法进行而失败。据观察发现,女儿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抢我或她妈妈的电话,所以我就投其所好,发明了一个让她不动的方法。要换尿布时,我就假装拿起电话听一下,然后对女儿说:"贝贝,你的电话。"在她对着电话咿咿呀呀的时候,我就迅速地把尿布换好。 贝贝爸爸
3、玩"寻宝":主动上床睡
以前,每天晚上要4岁的皮皮上床睡觉可是件难事,总是要费很多周折。为此事,他妈妈也感到非常烦恼。一天晚上,我把儿子的睡衣藏在被子下面,并且让他自己去寻找睡衣。没想到,他很喜欢这种"寻宝"游戏,现已几乎成为每天睡觉前的惯例。我常常把他喜欢的,且在睡前要看的书藏在床上,或是床旁柜等其它地方,然后给他三条线索寻找。现在他已经爱上睡觉时间,有时候还主动要求早点上床呢。我觉得,对小孩子讲道理很难行得通,而如果把每件事都当成游戏,不仅能达到目的,孩子也会非常开心。
4、定时表:游戏有时限
让3岁的女儿停下手头的玩具去做另一件事情无异是一场战斗,需要费很大的劲。有一次,我指着手腕上的手表告诉她:"现在我们有5分钟的时间滑滑梯,5分钟后它就会响,表示游戏就结束了。"让我感到十分惊讶的是,当定时的声音响完后,女儿就开始关注起我的手表。一整天都是这样,她总在关心我的手表发出的声音。当然,这一整天,她都乖乖地按照我最初的计划。以后,每次出去玩,她都要我的手表发出这种提示声音,无形中让她了解了时间概念。
5、"笑脸"餐:孩子乐意吃
女儿每天吃早餐,很让妻子费心,但仍是大哭小叫的。后来我主动承担了做早餐的任务。一天早上,我把早餐做成了一个笑脸的形状——两个煎蛋做成眼睛,烤面包片做成耳朵,火腿做成嘴巴,奶酪成鼻子。女儿看后惊喜极了,很快就把盘子里的东西吃得干干净净。现在,我每天早上都做这种尝试,使用各种谷类食物、蔬菜、水果,利用它们各自的颜色,构造出不同的造型,让早餐成为一幅幅卡通画。让我意外的是,女儿不仅爱吃早餐,还由此爱上了画画。
培养沟通的技巧
1、每天交流的时间固定
在我们家,这个时间就是吃饭的时候、讲完故事的时候和睡觉前。可能吃饭的时候说话不是好习惯,但由于美美正处于把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馋孩儿阶段,所以,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在幼儿园的吃饭情况。
讲完故事就是我们的“心情分享时间”,即汇报时间,通常在我家是大人和美美的Circle Time,我们围成圈席地而坐,一个一个人依次汇报自己的事情。
睡觉前是我们的“聊天时间”。很多家长喜欢在睡觉前讲故事,我个人觉得这样会让孩子兴奋,所以我们聊会儿天,短短的,说点悄悄话。为什么固定时间呢?因为3~4岁孩子的秩序感发展迅速,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2、率先向孩子汇报,做个好榜样
刚开始的时候,美美不多说什么,或者会以“今天我累了,不说了”为由,拒绝和我们的交流。于是,我就自告奋勇一马当先:“那么,妈妈来说,你看看妈妈今天做了什么。”接着,我就汇报我在单位干什么读了什么书见了什么朋友打了什么电话等。然后,等我说完,她就会争着说“我也读了什么书(就是班里老师讲的故事)、做了什么事”等。这样,我基本上就了解到她当天所学所做的事情。
3、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交流
孩子兴奋的时候,是父母和他交流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候,我会利用美美的情绪满足,来请她描述今天班里一定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当然,在她不高兴的时候,我也会关心,就能知道谁又欺负了她。
4、倾听为主,不打断不评论,只就事论事
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认真倾听,而非敷衍了事。我会看着美美,时而点头或赞许,而不是闷头吃饭。还有,重点是听孩子说,我们不做任何评论。如果我们过多进行评判,就会剥夺孩子的话语权。另外,这样的打断也让孩子感到索然无趣,让他认为“大人并不关心我说的事情,只是要对我的话进行点评”。
5、想象不代表说谎
孩子在三四岁时听的童话多了,语言发展迅速了,这个时期想象发展也非常迅速。就算孩子说的和事实情况不符合,也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望。保护好孩子希望向大人描述的愿望,保护好孩子希望得到大人认可的心情。
某一周,美美老说班里来了新小朋友,叫“马小含”。与老师求证,发现并不是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继续观察,发现美美在提“马小含”的时候,模仿老师的语气姿态和形体:“要和小朋友做朋友,要帮助她。”于是,我再到班里的时候就注意看本周教学的重点计划,发现原来这周涉及孩子与人相处能力的培养。过了两周,美美班里才来了新的小朋友(不叫“马小含”这个名字)。所以,老师是提前在给孩子们灌输新伙伴来了后应该怎么做。倘若我不合时宜说孩子怎么撒谎,那么孩子当时就会关闭和我的交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