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亲子艺术课堂
艺术教育能够让孩子解放天性、建立自信、完善气质、规范谈吐,并且让孩子对艺术的鉴赏力得到提高,敢于展现自我、表现自我。下面是5068儿童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中班艺术活动:多彩的伞面
设计意图:
每当雨天,孩子们纷纷打着自己多彩的雨伞来到幼儿园,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自己雨伞的颜色、图案,争论着谁的伞面最好看,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样子,引发我设计了“多彩的伞面”这一活动。此活动旨在让幼儿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产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活动中,让幼儿学习、探索浸染方法,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浸染方法,使得浸染的伞面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目标:
1.探索不同的浸染方法,掌握浸染技能,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
2.感受不同伞面的美,体验美的多样化。
3.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有目的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伞面的颜色、图案。
2.一幅范画“大伞面”,彩色墨水、调色盘、餐巾纸、抹布若干,展览牌一块。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浸染“多彩伞面”的兴趣和愿望。
⑴出示范画“伞面”。
你喜欢哪个小伞面?
⑵激发幼儿浸染的兴趣。
①出示浸染的小伞面:
你们知道这个小伞面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让幼儿初步了解浸染方法)
②引导幼儿讨论:可以怎样浸染伞面?
2.引导幼儿探索浸染方法,了解有关浸染技能。
⑴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浸染方法: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浸染方法:先将纸对边或对角折,然后将边或角分别浸入不同的颜料中进行浸染,而后轻轻打开。
⑵尝试不同的浸染方法。
①引导幼儿探索纸的不同折法与图案形成的关系。
②比较纸浸入颜料中的时间长短与浸染效果的不同。
⑶教师巡回指导:
①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正确掌握浸染方法,注意浸入颜料中的时间不宜过长。
②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运用不同折法创造性的浸染,注意色彩的搭配。
③引导幼儿运用已有技能、方法,点点画画,丰富伞面。
3.师幼共同交流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⑴师幼共同布置展览牌。
⑵幼儿观赏,相互交流浸染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⑶幼儿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伞面?为什么?
⑷教师小结:
①表扬动脑筋、敢于尝试不同浸染方法的幼儿。
②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4.延伸活动:
利用离园活动,请幼儿邀请家长参观“美丽的小花伞”展览牌,分享快乐。
评析:
此活动源于雨天幼儿对“伞”的观察和讨论,选材角度新,教育内容活,较好地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的情趣。反映出教师观察幼儿以及把握生活中教育契机的能力。
1.活动内容源于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能较自然的调动起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综合运用已有经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2.活动中注意到对不同水平幼儿的不同要求,如:个别指导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正确掌握浸染方法,而对能力强的幼儿能鼓励其在掌握浸染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方法,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
3.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如:折法与图案之间的关系;浸染时间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对折与对称之间的关系等,注意了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4.此活动不仅注重教育过程,也注重教育结果。通过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小花伞”展览并共同欣赏,通过邀请家长参观展览并给予评价,让幼儿充分体验师幼之间、伙伴之间关爱、协作的重要,更深刻地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中班艺术活动:海底世界
设计意图:
在一次欣赏海底世界的录像带时,幼儿兴致勃勃地说“我喜欢这一条,她身上有一横一横的间纹。”“我喜欢这一条,她身上有一点点的花纹。”…我看到孩子们的兴致这么高,恰好有一套卡通电影是介绍海底世界的,这套电影制作精心,色彩鲜艳好看,在我请孩子们欣赏后,孩子们画出来的画:鱼,线条丰富,色彩鲜艳,幼儿园的老师看了赞不绝口,孩子们更加兴致高昂,一有空就自己画,还在日记画中画下来。恰逢我发现我国河南蔚县的剪纸手工精致,色彩美丽,而我在这学期的学习重点恰好又是剪纸,于是,我决定把这么美丽的民间手工艺术介绍给孩子们认识。
活动目的:
1.在感受河南蔚县剪纸的美的基础上,能对此制作感兴趣。
2.学习用点染的方法,模仿蔚县剪纸,制作形态各异的鱼,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3.能与同伴合作,用已制作好的鱼组成海底世界。并初步学会互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前知识准备:欣赏电影《海底总动员》,感知美丽的海底世界,能画出形态各异的鱼。
2.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海底世界。
3.材料准备:磁带、录音机、小丑鱼毛绒玩具一个、已经画好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剪刀、油画棒、油性双头笔、水彩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棉花棒、透明垫板等。
活动过程:
㈠与幼儿小鱼游进场。
“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对了,我们今天来到了美丽的大海里,让我们一起学小鱼游吧!”与幼儿一起小鱼游进场。
㈡出示小丑鱼,引出话题,欣赏课件,感受蔚县剪纸的美,并对此制作产生兴趣。
“小鱼游得真好看,你们瞧,这是谁?”(小丑鱼)教师扮演小丑鱼与幼儿对话“小朋友,你们好!”(尼莫,你好!)“你们刚才表演得真好看,我有一些好朋友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请你们一起过来,认识一下我的好朋友吧。”
欣赏课件,请幼儿说出这些鱼和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同。(是用纸剪出来的)再请幼儿说出,这些用纸剪出来的鱼和平常用纸剪出来的鱼有什么不同。(这些鱼的身体上面有颜色)引出——这些就是河北省蔚县剪纸,是我国剪纸作品的其中一个代表。
㈢出示幼儿已经画好的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让幼儿自己尝试染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出这么美丽的蔚县剪纸。
“小朋友,我这里也有一些你们以前画好的小鱼,如果跟蔚县剪纸比起来,你觉得那种鱼好看呢?”(蔚县剪纸好看)“你有办法把这些小鱼也做得跟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吗?我桌面上有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尝试一下,应该怎样才能做得像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呢?”
教师观察幼儿完成的情况,让幼儿说说在制作过程中的情况,比较一下每一种材料制作出来的效果,那一种最接近蔚县剪纸。
㈣小结幼儿完成的情况,并从中引出:蔚县剪纸的特色,请幼儿继续欣赏蔚县剪纸的作品,知道蔚县剪纸是面多线少,以方便人们点染颜色,一般常用红、黄、蓝、绿、紫几种鲜艳的颜色。引发幼儿再制作的兴趣。再出示宣纸画好的小鱼,请幼儿比较,除了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身上没有镂空花纹)
请幼儿再模仿蔚县剪纸完成作品,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㈤评价,并请幼儿把做好的成品贴在活动室的海底世界的墙上,结束活动
中班艺术活动:城市雕像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用泥表现人物的简单动态。
2、体验大胆创作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录象、图片或到公园
实地观察等形式,丰富有关雕像的知识。
2、物质准备:泥及各种制泥工具、雕像成品一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1、以故事引出游戏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告诉小朋友一件很奇怪的事,你们想不想听呀?”(想)“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有一群雕像,一到晚上,它们就快乐地在一起跳舞。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立即变成雕像,向城里的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分析:这里一开始引用提问的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以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城市雕像”随音乐跳舞。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雕像和城市雕像们一块跳舞呀?”(音乐响起)引导幼儿随意跳舞,当听到音乐中太阳升起的信号时,教师:“呀!太阳升起来了我们要马上变成雕像”(引导幼儿马上做出一个造型动作)当音乐再次响起时,幼儿继续跳舞。
(分析:这里利用音乐游戏诱发孩子的表现兴趣,强化每位孩子对雕像的选择理解,同时通过有趣的游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
二、观察造型动作
1、音乐停止时,教师分别模仿几个有代表的造型动作,请幼儿猜猜这个雕像在干什么?
(分析:通过将动作定格,让幼儿仔细观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理解、掌握、动作)
2、出示雕像成品,请幼儿自己摆摆成品雕像的动作。
3、请幼儿观察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活动,哪些部分不能活动。
(分析:让幼儿初步了解关节的活动与动态表现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城市雕像
1、启发幼儿当设计大师,为美丽的城市设计、制作更多、更美的雕像。
教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现在就请我们的小朋友当设计大师来为美丽的城市大胆设计、制作更多、更美的雕像。”
2、在轻音乐背景下,幼儿认真捏泥,不会做动作,互相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让幼儿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一件作品,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装饰,将它们打扮的漂亮一些。
(分析: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距,所以要帮助能力差的幼儿也能完成基本作品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展示作品
1、让幼儿相互介绍各自设计的雕像。
2、把幼儿设计的雕像布置在活动室中,供幼儿欣赏、模仿。
(分析:这样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体验完成作品,出成品时的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用泥表现人物的简单动态。
2、体验大胆创作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录象、图片或到公园
实地观察等形式,丰富有关雕像的知识。
2、物质准备:泥及各种制泥工具、雕像成品一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1、以故事引出游戏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告诉小朋友一件很奇怪的事,你们想不想听呀?”(想)“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有一群雕像,一到晚上,它们就快乐地在一起跳舞。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立即变成雕像,向城里的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分析:这里一开始引用提问的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以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城市雕像”随音乐跳舞。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雕像和城市雕像们一块跳舞呀?”(音乐响起)引导幼儿随意跳舞,当听到音乐中太阳升起的信号时,教师:“呀!太阳升起来了我们要马上变成雕像”(引导幼儿马上做出一个造型动作)当音乐再次响起时,幼儿继续跳舞。
(分析:这里利用音乐游戏诱发孩子的表现兴趣,强化每位孩子对雕像的选择理解,同时通过有趣的游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
二、观察造型动作
1、音乐停止时,教师分别模仿几个有代表的造型动作,请幼儿猜猜这个雕像在干什么?
(分析:通过将动作定格,让幼儿仔细观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理解、掌握、动作)
2、出示雕像成品,请幼儿自己摆摆成品雕像的动作。
3、请幼儿观察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活动,哪些部分不能活动。
(分析:让幼儿初步了解关节的活动与动态表现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城市雕像
1、启发幼儿当设计大师,为美丽的城市设计、制作更多、更美的雕像。
教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现在就请我们的小朋友当设计大师来为美丽的城市大胆设计、制作更多、更美的雕像。”
2、在轻音乐背景下,幼儿认真捏泥,不会做动作,互相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让幼儿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一件作品,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装饰,将它们打扮的漂亮一些。
(分析: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距,所以要帮助能力差的幼儿也能完成基本作品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展示作品
1、让幼儿相互介绍各自设计的雕像。
2、把幼儿设计的雕像布置在活动室中,供幼儿欣赏、模仿。
(分析:这样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体验完成作品,出成品时的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