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气候异
推荐文章
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气候异_厄尔尼诺出现
7月4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网站发布声明称,厄尔尼诺现象七年来首次在热带太平洋出现。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气候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以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根据新华社7月5日的报道,世界气象组织表示热带太平洋地区已经出现了7年来首次的厄尔尼诺条件。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五年内出现创纪录的高温。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表面海温异常升高,伴随着热带风向流场和降水分布的变化。这种异常气候现象通常会持续数个月至一年左右。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全球气候系统中的大规模环流变化密切相关。它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降雨模式的改变、洪涝、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以及植被覆盖、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变化。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厄尔尼诺现象也呈现出一定的增强趋势。此次热带太平洋地区出现的厄尔尼诺条件再次引起了全球关注。预计今后几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
高温天气可能导致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能源需求增加等问题。极端高温事件还容易引发火灾、疾病传播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极端高温、干旱、洪涝、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相关国家政府需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和救援能力,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福祉。
气温升高可能对物种的存活和繁衍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国政府应加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工作,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气候异常?
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沿海岸国家易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对我国而言,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易出现洪涝,夏季东北地区易出现低温。
1951年以来,共发生过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其余两次发生在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根据中国气象局分析,与1998年相比,今年中高纬的环流形势明显不同,冷空气势力明显偏弱,因此,虽然今年我国夏季洪涝灾害较常年明显偏重,但其程度弱于1998年。
“地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结的整体,厄尔尼诺发威是导致太平洋沿岸国家出现极端天气的重要原因。”丁一汇说,“可以确定的是,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并给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带来降雨。而厄尔尼诺却“搅乱”风向与洋流,使赤道上空的东风显著减弱甚至发生反向,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向西太平洋的运动随之减弱。
这就导致原本较干旱地方降雨偏多,原本雨水充沛地区出现干旱。譬如,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巴西南部、巴拉圭等地出现洪涝灾害,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非洲尤其是非洲南部地区夏季出现高温、干旱。
对我国来说,由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沃克环流减弱,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增强、位置偏西偏南,同时东亚夏季风偏弱,暖湿气流北上势力不强,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季风雨带偏南,从而导致长江中下游多雨,华北和黄河一带少雨。
值得一提的是,厄尔尼诺对我国汛期天气气候的影响是深远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周兵表示,尽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于5月结束,但大气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还会持续,这种响应在主汛期尤其是6月至7月的梅雨季会进一步显现或放大。
厄尔尼诺发展历史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全世界出现的异常天气,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中,科学家发现一种作为海洋与大气系统重要现象之一的“厄尔尼诺”潮流起着重要作用。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圣婴”、“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神童”潮流,又叫“圣婴现象”,源于西班牙语,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有圣婴的意思,取自圣经中福音书中天使加百列向童贞圣母玛利亚报喜时给耶稣所取的名字,天主教译为厄玛奴耳,即“厄尔尼诺”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