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喝什么汤最好
三伏天喝什么汤最好_三伏天汤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温度最高而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下,人很容易得病,所以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一些调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伏天喝什么汤最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伏天喝什么汤最好
1、丝瓜豆腐鱼头汤
材料:丝瓜一斤,鲜鱼头一个,豆腐四块,生姜三片。
做法:丝瓜去角边,洗净切角形;鱼头洗净,切开两边;豆腐用清水略洗。将鱼头和生姜放入煲里,注入适量滚水,旺火煲十分钟,放入豆腐和丝瓜,再用文火煲十五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泻火,养阴生津,凉血解毒,洁肤除班斑,通经络,化痰。用于热病、暑热烦渴、痰喘咳嗽、筋脉酸痛、气血阻滞。
2、老冬瓜鲜荷叶鲫鱼汤
材料:冬瓜800克,鲜荷叶12片,猪苓、泽泻各15克,扁豆、苡米各20克,鲫鱼1条,猪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汤料洗净,冬瓜切块;中药材浸泡;鲫鱼宰洗净,与猪肉、姜下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两个半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中医认为冬瓜有消暑湿、养胃液、涤秽、消痈、行水、消肿之功。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等。猪苓能利尿渗湿,泽泻能祛水利尿、渗湿、清热,鲫鱼补益且健脾利湿、温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再配以扁豆、苡米为汤、清润可口,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开胃补益,为三伏天的家庭靓汤。
3、西洋参石斛猪瘦肉汤
材料:西洋参1两、石斛5钱、猪瘦肉约1斤、蜜枣5粒、生姜少许。
做法:猪瘦肉飞水、冲净、切块件。西洋参切片,石斛、蜜枣冲净。生姜切片。将之放入汤锅中,适量清水,煮沸后,慢火煮约两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西洋参,甘、微苦,寒,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者,常配生地、麦冬等。猪瘦肉甘咸平,滋润健脾。生姜,辛温,健脾和中。“西洋参石斛猪瘦肉汤”是适合盛夏飮用的汤水。
4、冬瓜薏米煲鸭汤
材料:鸭翅350克、薏米50克、冬瓜300克、姜2片、柠檬半个(或料酒适量)、香葱2棵、盐适量。
做法:鸭翅用冷水冲去血水。用半个柠檬汁(或料酒)腌制10分钟,薏米提前1小时洗净泡好备用。腌好的鸭翅焯水。姜去皮切片备用。沙锅中加入1500ml冷水和姜片,水烧开后,加入鸭翅和薏米,用大火烧开后关小火。煲1小时。冬瓜洗净,不用去皮。切成大块,放入鸭汤中继续煮30分钟,加入盐调味,关火即可。
功效:冬瓜可清暑解毒,薏米有健脾去湿、美白消肿之功,鸭肉则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效。三伏天喝冬瓜薏米煲鸭汤,味道清甜香浓,不仅有清热解毒、消暑祛湿之效,还能减肥消脂、美白祛痘,养胃也养颜。
三伏天怎么艾灸比较好?
通过艾灸腹部的3个穴位温补肾阳,可以让你告别这些难题。
关元穴
找穴:关元穴在肚脐正中线下4指,也就是3寸的位置。
艾灸关元穴可温养全身的阳气,如果您存在脾胃病,可以艾灸关元穴。
中脘穴
找穴:两个肋弓交汇处到肚脐的连线的中点就是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调理与脾胃相关的疾病,比如说胃疼、肚子胀、胃怕凉、呕吐、恶心等。
天枢穴
找穴:肚脐旁开两拇指的位置是天枢穴,左右各一。
天枢穴可以缓解腹泻等问题。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三伏灸艾灸一般指三伏灸,有消暑排湿、健脾胃、温补肾阳等好处与功效。三伏灸是一种在三伏天进行治疗的方法,一般是在每个伏的第一天进行治疗,它是中医实践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灸的好处与功效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暑排湿:三伏灸可以将淤积在身体里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对于各类炎症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同时清除人在夏季的暑热,因此有消暑排湿的养生作用。
二、健脾胃:部分脾胃虚弱者,容易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如果合理的使用三伏灸,有着很好的健脾和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
三、温补肾阳: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身体阳气大盛,三伏灸可以增强体质,帮助体质不佳的人提高抵抗力,尤其适用于阳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效果更是直接,可以温阳补肾,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把这些都给搞清楚了以后,那么三伏天时间表就比较容易看明白了。
其中头伏是2023年7月11(庚午日)-2023年7月20日;
中伏则是2023年7月21日(庚辰日)-2023年8月9日(8月8日立秋节气);
末伏是2023年8月10日(庚子日)-2023年8月19日(8月23日处暑节气)。
再根据古人传下来的农谚“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其中在三伏中一般中伏是最热的一段时间,因此在7月21日到8月9日这段时间往往是最热的。并且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中伏有20天,相当于是加长版的了,也就意味着酷热天气也要加倍了。
“三伏天”如何算的?
三伏天的起源现在不得而知了,但是关于三伏天的计算方法,从古至今流传的说法就是“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夏至节气以后所出现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
为什么是第三个庚日才算是入伏呢?这个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据说在秦汉时期就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其中最热的时候就是在夏季,而这个在五行中是属火的。
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庚”属金,即“火克金”,意思是说金怕火烧熔,所以到了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一天。
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什么是“庚日”呢?其实这和古代的一种历法有关——干支纪日法,这也是古代主流的一种历法,其中就是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四个天干和12个地支两两组合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古人就是用它记录日子的。
而庚日是10个天干中第七个,并且是每十天一循环的,这样从夏至节气开始,依照干支纪日法,第三个“庚日”出现了就是初伏第一天,表示这天正式“入伏”了。以此来计算的话,今年是在7月11日(庚午日)入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