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习俗
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习俗介绍
知道吗?其实,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习俗介绍,希望您能喜欢!
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习俗介绍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例如: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三伏天如何防暑的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
食疗
1、吃伏叫鸡
农村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的说法,在三伏天要吃伏叫鸡,也就是公鸡,古人认为刚刚会打鸣的小公鸡阳气最盛,有去湿去寒的作用,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通过吃伏叫鸡可以把体内的寒气、湿气都逼出来。
2、喝姜茶
生姜性温,味辛,有发汗、驱寒、除湿、活血的功效,在三伏天喝姜茶,有很好的排湿气、寒气的效果。
泡脚
脚底穴位非常之丰富,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寒,在三伏天泡脚效果尤佳。
三伏贴
三伏天时身体阳气大盛,毛孔打开,此时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功效的三伏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冬病夏治、驱除寒湿的功效。
晒背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我们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和膀胱经,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湿气都可以排掉。
三伏天为什么会很热
为什么说三伏天会很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我们知道太阳是地球上热和光的来源,如果没有了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就没有了温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一切生物也就无法生长了。
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天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分,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太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太阳的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
末伏是什么意思
末伏,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时段,共10天。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末伏作为“三伏”之一,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末伏后还会很热吗?
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白天热,但是早晚还是很凉爽的。当然也会有例外,但那毕竟是少数年份遇到的反常现象。
末伏习俗是什么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末伏怎么吃?关于三伏饮食,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末伏的习俗,就是烙饼摊鸡蛋了,进入立秋以后,应该及时贴秋膘,补充自身体力,把夏季瘦掉的肉补回来,猪肉、牛肉、鸡蛋和蔬菜一起上,滋补营养,顺利入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