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次降雨创下140年来最高纪录
北京本次降雨创下140年来最高纪录(最新报道)
近日,北京遭遇了极端强降雨天气,从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07时,降雨量达到了惊人的744.8毫米,也刷新了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来的降雨极值。
北京本次降雨为140年以来最大降雨
据@气象北京 消息,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07时,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本次降雨天气过程记录到的降雨量极值出现在昌平的王家园水库,为744.8毫米。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像“晴雨录”这样的天气记录,但主要是以文字记录天气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为主,并没有准确的数据记录。
目前,北京地区最早有仪器记录到的降雨量是发生在1883年7月23-29日的降雨天气过程,记录值为510.3毫米。
1891年7月23日,北京地区记录到609毫米的强降雨过程。这个记录是本次过程之前记录到的最大降雨量。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记录到的最大降雨量541毫米。
综上所述,本次降雨过程极值已显著超过北京地区记录到的降雨极值,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
北京本次降雨带来了什么影响
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给北京市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首先,交通方面受到了严重影响。由于雨水过大,许多道路出现了积水,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拥堵和交通瘫痪现象。此外,许多地铁站和公交车站也因积水而关闭,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其次,生活方面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雨水冲刷,许多街道的树木和绿化带被冲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和设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许多市民的房屋和车辆也因雨水而受到损坏。
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首先,加强了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其次,加强了交通疏导和管制,避免了交通拥堵和瘫痪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加强了对危险地区和建筑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转移和安置了危险地区的居民,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不仅给北京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全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提出了警示。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现象也越来越频繁,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什么叫降雨量?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一般要用雨量计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某地区的降水量。
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降雨量的单位用什么表示?
降雨量的单位用:mm表示。
mm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中文毫米。10毫米相当于1厘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降水量等级划分标准
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1、24h降雨量小于10mm为小雨。
2、24h降雨量10~25mm为中雨。
3、24h降雨量25~50mm为大雨。
4、24h降雨量50~100mm为暴雨。
5、24h降雨量100~200mm为大暴雨。
6、24h降雨量在200mm以上为特大暴雨。
暴雨的形成原因
1、台风:台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在加上大气层剧烈的运动,容易形成暴雨。
2、冷暖: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在短时间内形成暴雨。
3、气温:夏天气温高,水汽蒸发旺盛,形成对流运动,产生暴雨。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防汛部门的标准是: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