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大全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下面小编带来的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希望大家喜欢!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破坏程度较强的地震近20次。虽然如此,从古至今,地震一直追逐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并频频疯狂地破坏人类的美好家园——地球。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生活在地球上就要经受地球的“抖动”。地震被称作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是因为地震带来的灾害太多了也很严重的影响力人们的生活。
一:震后灾害: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的次生危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灾害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1.地震发生后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地震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地震发生后直接造成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河流改道、地表变形,以及喷沙、冒水、大树倾倒等危害。 如果地震发生在海边或海底,还会形成 海啸。1960年5月22日智利8.9级特大地震引发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啸,不仅智利海岸遭到袭击,十几米高的巨浪还以640千米的时速横扫太平洋,22小时之后在日本沿岸登陆,造成灾害。2004年12月26日一场大地震引发印度洋海啸、导致大约23万人死亡或失踪以来,造成的灾害之大,令人震惊。 此外,在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2.间接灾害即(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后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等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层面的,例如:地震时电器短路引燃煤气、汽油;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灾难;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城市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能造成疫病流行;二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水灾,发生在深海地区的强烈地震还可引起海啸。
下面两个例子是典型的次生危害
“5·12汶川8级地震,造成什邡市有化工厂倒塌,数百人被埋,80吨液氨泄漏。
“3·11”日本9级巨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特别突出和醒目。日本在核能利用和开发中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几个大的核电站建设经过严格论证和审核,以往没有不良的运行历史,工作严谨、运作规范,但是没有经过这么大地震的考验。工程技术人员没有考虑到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问题。现在核反应的冷却设施出问题,经过“减压”等措施也没阻止氢爆炸,造成严重核泄漏。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次生灾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美欧等经
济发达国家,除了采取措施加强监测,还就核能开发的利弊开始又一轮的讨论。吃一堑,长一智。在中国国际地震救援队中,他们就第一次配置核放射监测设备,并在出行前进行了核放射防御与防护的专门培训。 3.地震引起的人为危害 地震恐慌也会带来损失,破坏性地震的突发性和巨大的摧毁力,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
有一些地震本身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明显感受觉到了,再加上各种“地震消息”广为流传,以致造成社会动荡而带来损失。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损失会相当严重,甚至不亚于一次真正的破坏性地震。由于缺乏知识,轻信谣言,人们会因恐慌而停工、停产、停课;会到银行大量提款;会因成群外逃“避震”造成交通堵塞;甚至会引起交通事故、跳楼避险或互相挤踏造成伤亡。
这类因地震恐慌而造成的社会“灾害”,正引起地震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 地震摧残着人类的家园,所到之处满目疮痍,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沉痛的一页。下面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特大地震灾害: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 9.5级地震。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9.2级地震。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9.1级地震,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9.0级地震,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中国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7.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地震持续约12秒。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8.7级地震,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中国四川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8级地震,地震来袭使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伤亡人数: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地震方式
B返A物质大都以两种方式突破或超越地壳底层。
一,水平锲入。地壳底层并非圆滑凹面,有的深深锲入地幔,有的被地幔深深锲入。统一个区域,B返A物质所蕴积的应力如果小于A层底层的纵压,但却大于A层锲入软流体的横压;A层锲入体受B返A物质的应力作用必将上下分离。A层锲入体突然上下分离,在地表上首先感应是上下弹跳。这种弹跳在重力异常地区尤为强烈,因为这就象受到拖拉的弹簧,如果拖拉力越大,其反弹力就越大。水平锲入分离,破坏了一个区域的重力平衡和结构的坚固,因此,这个区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震动不断(余震)。水平锲入分离极易引发地表隆起和地表裂缝等地质现象,这是因为均衡状态的地壳由于下沉负荷减轻而上浮。地壳上浮,相应地表面积会增大,因此在相应的地表上会发生由表及里的地裂缝。
二,纵向锲入。一个区域,B返A物质蕴积的应力如果小于周边横压而大于A层底层的纵压,就会在纵向上对地壳底层实施突破,导致地壳在纵向上突然分离,比如,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等。通常,纵向锲入对地表不会产生大的震动,而且引发灾难也相对微弱。
地震来了怎么办
(1)在楼房的避震措施
如果你在家里(公寓、楼房)遇到地震,应牢记6个字:一判断;二躲避;三疏散。
一判断:判断是近震还是远震。如果是远震,看着晃动几秒钟,再去打听这次地震发生在哪里、有多大。如果是近震,首先感到上下剧烈颠动,就要立刻采取行动,绝对不能迟疑。
二躲避:迅速躲在坚固的床沿旁边,卫生间、小厨房、小储藏间、内承重墙的墙角、墙根、已经固定好的大衣柜的旁边。躲避时,要用随手物件保护头部、捂住口鼻,以免砸伤大脑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躲避的姿势:身体尽量全区缩小、卧倒或蹲下,随手用物件护住头部、捂住口鼻,另一手抓住一格固定物(墙角或桌角)。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和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该采取自我保护的姿势,头尽量向胸部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或颈部。
三疏散:摇晃一停止,要立刻离开住所,疏散到空旷安全地带。
(2)在平房的避震措施
当判断是近震时,能逃先逃,难逃则躲。能逃先逃:如果你的位置距离房门较近,并且通道畅通,应该立即逃出房外。外逃时,最好头顶被子、枕头、安全帽。
难逃则躲:如果你的位置距离房门较远,或者室内房间布局复杂,通道狭窄曲折,外逃困难时,应立即在室内避震。要迅速躲在桌子旁边,床旁边,炕沿下或其他理想的地方。在室内避震时,要远离窗户和房顶大梁,不要靠近碎砖墙体。
注意:当打不开房门时,应在室内避震,千万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
地震发生时怎么自救
1、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2、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设法脱离险境。
3、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4、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