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日记500字
“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脱贫标准,异地搬迁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的安居措施,能够让广大贫困户住的安心、能致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我用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庄严承诺。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工作日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日记一篇
今天我们工作队一行人前往贫困户李世清家走访,李世清原来在大西沟自然村居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的不便利、通信网络条件相对较差,在村居住的村民只有7户人家了。2017年通过整村搬迁到易地搬迁移民楼,李世清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的时候我们驻村干部挨门挨户宣传了精准扶贫异地搬迁政策,李世清一开始不愿意接受异地搬迁政策,觉的在村里住了半辈子了不愿意离开,去了别的地方会不适应,怕生活有困难,我们驻村干部耐心细致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把利弊关系分析了好久,最终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也帮他们排除了后顾之忧。
今天来到李世清家,他们从进门就说“当时我们想不通来住楼房,现在感到城里住楼房是对的,在村里受了大半辈子苦了,现在儿女们也自立了,是该享享福了”、“我们经过简单的室内装修已可以入住”、“现在我也有了安身的地方,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工作队的大力帮助,让我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楼房”李世清夫妇感慨的和我说到。
听到他们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自己下乡两年来只是尽自己的能力,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为老百姓做了一点事情,而且还没有真正做到让广兴城村摘掉贫困的帽子,但是现在不但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而且各级领导又给予了我们高度评价,我从内心感觉到无比温暖,但也觉得特别惭愧。我们离党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听着他们还不停的畅想着未来生活的想法,不由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日记二篇
上午8点,我再次来到贫困户侯连贵家,今天侯连贵妻子陈秀娟终于可以办身份证了。侯连贵妻子陈秀娟20多年前从四川来到碌碡坪正排子村,患轻度智障,想不起来自己老家在哪儿,一直没有户口。侯连贵于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全家三口人,姑娘现在正在上大学,户口本上却只有2个人,妻子陈秀娟落户问题是全家人心里牵挂的一件大事。2016年我驻村以来,了解到侯连贵家的具体情况后,多次多方打听侯连贵妻子陈秀娟老家在哪儿,托人到县公安局户籍科查找未果,2018年经我多次与派出所沟通,亲自到县公安局咨询,确定陈秀娟可以办户口。
今年1月15日,村支部书记王国栋与我开车拉上陈秀娟到派出所抽血、照相、刻光盘,经过前后七八次跑派出所,6月25日,派出所通知陈秀娟终于可以办户口了,我听到消息非常高兴,真是实实在在解决了侯连贵一家的困难,20多年未办下来的户口,今天终于可以落户了。
早上我早早起来来到侯连贵家,由于侯连贵妻子陈秀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行走,我开车亲自接送她到派出所办户口,经过一上午工作人员办理,中午陈秀娟终于拿到自己的户口。看着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如愿以偿的了解了一桩20多年的心事,我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日记三篇
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布署,我和移民小分队来到高坝洲镇天平山村,走进了三组董伶的家。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家庭,他本人双腿高度残废不能行走,膝下还一直哺养着一个刚刚职高毕业的侄子,父母已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当我第一眼看到双腿盘座在小木板凳上的他时,却使我感到非常诧异!在他的脸上没有忧愁,也没有悲伤;写满的是笑容,绽放的是阳光。他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自己命不好,两腿不争气。经过仔细交流,我深深感受到:眼前这个小人物,有着超越时局的大境界,在他低矮的身材下,有着超越凡人的至高德性!
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好男儿!今年47 岁的他,早在他1岁多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不能直立。从此失去了天真浪漫的童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玩耍、嬉戏。成年后,他想的最多是不能依靠父母,成为他们的累赘。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凭自己的实力穿衣!于是,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自行车修理技术,在家中开起修理铺,实现了他自食其力的梦想!经过几年的打拚和积累,在1998年他又建起了一栋二层小楼房,实现了又一个梦想!
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没有娶妻生子。兄弟三人中,他是老么。大哥成家后已独立门户。二哥结婚仅6年就离异了,之后,又因病离开人世,把一个年仅4岁的小侄儿留给了他。从此,他就和父母一起承担起抚育侄子的重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到侄子的身上,供他吃饭穿衣,供他读书识字。在他的精心扶育下,侄子职高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可心的工作。
他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儿子!为了照料年迈的父母,减轻他们的体力劳动,他特意购买了一辆改装后供残疾人使用的三轮摩托车,用于购买种子、化肥,运送收获的农副产品。在父母身体不适时,送他们问诊就医。乡邻们都称他是一个身残心不残的孝子!
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缠住了他的双腿,生活的阳光被乌云遮挡,可他依然固执地相信:只要双手还在肩上,梦想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有党的扶贫惠民政策,拨开乌云定能见到温暖的阳光!
日记四篇
清晨7:30分许,天蒙蒙亮,冬日里寒风刺骨,此时老书记已冒着严寒从5公里外的家中骑着摩托车来到村委会。老书记的这股实干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小吴,我们出发吧”,话音刚落,我便用车载着老书记和他一起入户调查了。
今天所走访的是7公里外的三折箐村民小组。来到村子最远的一户人家里,户主余大哥正在用包谷杆喂着牲口。见到我们,便热情的上来迎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余大哥心中时刻感激着村干部,感激着党的好政策。院子里堆放着金_的包谷,家中房屋虽不豪华,但比起以前好得多了,感觉更为宽敞明亮。
第一次到余大哥家中,已是三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我刚到洛琅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由于背井离乡,对交通环境不太熟悉,客车停留在三折箐村和隔壁村庄之间使我无法回村,是余大哥骑着摩托车把我接回他家中。那时他家里的环境不容乐观,家中产业发展也少,其中一个儿子还患有脑瘫,常年医药费开销不少,令人心痛。而今天再次去到他家中时,他脸上不再愁眉苦脸,我由衷地替他高兴。老书记一面交流一面了解余大哥家中的真实情况。由于健康扶贫政策,余大哥家中医药费问题得到解决,县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每天还有30元生活费、护理费补助,在乡镇内卫生院住院也有15元的补助,报销比例从原来的50%提高到80%。家里除了包谷还种起了甘蔗,甘蔗渣还可以酿酒、榨糖销售,增加了收入。余大哥介绍道:“2017年玉米产量20吨,甘蔗渣酒销售约3万元,养羊4只,每只1200元,猪10头……”受益的还有教育扶贫,老书记解释道:现在建档立卡户脱贫不脱政策,我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户子女实行“两免一补”,县内就读的每生每年还有500元的补助,高中阶段每生每年800元的补助,就算读到大学和研究生,学费生活费也有保障。说到这里,余大哥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不必再担心家中子女的读书费用。在寒冷的山尖,我感到心里也暖洋洋呢。党的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路上发挥作用,村民也懂得感党恩、跟党走,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这不正是我们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的初衷吗?
三年时光恍然如梦,一份看似质朴又偏远的工作,一段看似沉默又寂寥的青春,一程看似简单却别致的人生。假如当初没有选择来到农村,又怎能体会到身体里那股奉献基层、满腔热血的沸腾?怎能品味到自己的心灵从繁华到遥远村庄的冰冷,再从孤独寂寞到硕果累累的喜悦和成长?又怎能透过一双双朴实的双眸看穿村民怅惘眼神中的希望之光,又怎能看清那一双双粗糙的双手背后的辛劳与愿望?如今,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变好,使我更加坚定扎根农村工作的信心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不一定能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可以竭尽全力为村民办好每一件小事,切实将党的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路上落实到位、发挥作用,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过上小康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使命所在。
日记五篇
由于工作需要,3月26日我被调整到四道沟任驻村第一书记,我到的第二天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熟悉情况,调整帮扶的贫困户。在了解了新情况后,让我越来越感到,第一书记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种厚重责任。
我在思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那其他农户生活的怎么样?趁着摸底排查的机会,我为什么不详细的了解一下其他农户的情况,他们中间有没有致贫的,村里的五保户生活的咋样?未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且年龄较大的群体有没有困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行两人开始了走村串户掌握情况。
我们首先来到忽洞坝自然村,第一家看望的是要永平。一进屋,他的妻子热情招呼我们炕上坐,并告诉我们,他的丈夫患有慢性病,近几年住了好几次医院,花了不少医药费,但是有国家的好政策,给报销了不少医药费,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村委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予了很好的照顾,办里了低保,过年的时候,送来了慰问金。在这里生活,感到很充实。在进一步了解中,发现他们不太了解对享有低保待遇的家庭在医保报销方面的政策,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帮他们耐心的解读了有关政策。办理慢性病鉴定,在门诊治疗的费用也可以报销,享受低保待遇的大额医疗费可以二次报销等。经过我们这么一说,他们很高兴,同时我们走访的两个人也感到很欣慰。
从他家出来,继续我们的“串门行动”。走在乡间平坦的水泥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到了郭玉锁家,老人便出来迎接。老两口都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坐在他们的炕头上,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郭玉锁一边说话,一边给我倒茶。我告诉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帮助解决的,要勇敢面对生活,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引领下,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跟我们反映希望饮水困难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我们承诺帮他们和有关部门咨询政策,尽快帮他们解决,他们感到很开心,对生活更充满了信心。
就这样我们一家挨一家的继续着,结束了一天的走访,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