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六年级过端午日记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重要的节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六年级过端午日记,希望能帮到你。
端午节范文
每当我闻见粽子的清香从厨房里弥漫开来的时候,就知道是过端午节了。
当妈妈把盛着粽子的盘子放到饭桌上,我看见一个个三角体的粽子在我面前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有立着的,有斜躺着的,有趴着的,它们都由青绿色的粽叶包裹着,身体上还缠绕着五颜六色的细线,像生机盎然的美丽精灵降临人间。剥开粽子外面的绿衣,粽子乳白色的身体全部呈露在我面前,在灯光下它的一颗颗米粒都透着光辉,圣洁极了,我都舍不得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掰开粽子,看见了红色的豆沙从里面钻了出来,我用舌尖舔了舔,甜甜的,香香的,细细的,滑滑的,再咬一口,黏黏的糯米粘着我满嘴都是,我赶紧嚼着,暖暖地咽下肚里,这时,我全身上下都洋溢着幸福。
这里还有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呢!战国时代,有个叫屈原的人,是楚国大夫。一次,楚国去攻打秦国,被打败了之后,屈原被贬官到湘南(就是现在湖南的洞庭湖一带)。后来楚国一直受秦国的欺负,但楚国君王却一声不吭一味求和,屈原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脸面去劝楚国的君王了,但又忧虑楚国的老百姓,就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里哪有屈原的影子呢?于是他们划着小船在江面上祭祀他,将竹筒里的米饭洒在水里献给他。
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把竹筒里的米饭改为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舟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就逐渐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所以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
开心的端午节
一年中有许多节日,有春节,儿童节,中秋节……而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
今天是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我们全家人一早起了床,就忙着做一件事——包粽子。在这一天里,包粽子是不可少的一件事。我和妈妈买了糯米,鸡蛋,黄豆,和五花肉做粽子的馅料。我们把它们都洗干净,再把豆泡上几个小时。首先,我是看着妈妈包的,她的动作非常娴熟,几下就包好了一个。于是,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我先在箬叶上放了一块肉,再放了一些黄豆,然后放了一堆糯米,就把箬叶合上包起来,但包得十分丑,像包子似的,馅料一会儿就漏了出来。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把粽子包好了。最后,我们就是要熬粽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一个大锅里,再熬上6个小时,到时满街都是粽子的香味,真的想让人多吃几个粽子。
到了中午,从远处传来一阵龙舟的鼓声,我就和爸爸飞奔去江边。那里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当我好不容易挤到江边时,队员们已经准备好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一共有3条龙舟,分为红,蓝,绿队。只听“啪”的一声,3条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着终点飞去,3条龙舟都划得很快,队员们咬紧牙用力划着,再加是雷鸣般的鼓声,场面十分热闹,大家都在喊着加油,加油。豆大丁的汗珠滴在队员们的头上,3条龙舟都不甘落后,就快到终点了,我心情十分紧张,不知道那队赢。最后红队用尽所以力量,赢得了比赛,江岸两旁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到了晚上11点,我才躺着床上,心想;今天虽然很繁忙,但我感到无比开心,我希望下一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
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