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桑园小镇的心情日记-桑园小镇之行

子超 1172分享

  2017年的国庆长假阴雨绵绵,难得遇上阳光明媚的日子。六日早上,阳光晴好,我们开车到盼望已久的桑园小镇游玩。

  桑园小镇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是淇滨区产业扶贫旅游项目,集旅游观光,特色小吃,民俗风情,非遗文化体验,儿童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中心。

  下车后,我们沿着淇河边曲折的步道前行,道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颜色的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娇艳动人。在步道两旁,走几步就会看见路边有一块块的牌子,上面镌刻着古诗,名人名言,给美丽的淇河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步道不远处的河边有一条木制栈道,沿着河道走向九曲十八弯,就像给淇河系上一条长长的飘带。站在栈桥上远眺,碧绿的河水波光粼粼,远处的青山倒映在绿水中,两台水车伫立在河水中,见证着淇河的春夏秋冬。眼前仿佛是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与家人徜徉在这青山绿水中,这份闲情雅致,这份温馨幸福,大概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吧!

  我们沿着柏油小路来到桑园小镇的大门。这是一座仿古的城门,门洞上面镌刻着四个大字"桑园小镇"。因为过节,大门口有两个可爱的人偶,是孩子们最喜欢最熟悉的唐老鸭和米老鼠,不少小朋友抢着与他们合影留念。拾级而上,看见一座假山,上面的潺潺流水倾泻而下,形成了小小的瀑布,汇成浅浅的水潭。水潭周围雾气腾腾,犹如仙境,吸引着游人驻足观赏。

  绕到假山的后面,从上到下镌刻着四个红色的大字"淇韵桑园",许多游人在此拍照留念。在假山旁边,有一堵用玉米棒子垒成的墙,中间有一个大红的福字,两边挂着红红的灯笼。金黄色的玉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灯笼,福字相互映衬着。这大概是寓意着如今桑园小镇人们的生活,五谷丰登,红红火火吧。

  踏着小镇街道的青石板路悠闲地漫步。眼前顿时一亮,黛青色的仿古石头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纯朴典雅。一串串大红的灯笼高高地挂起来,在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清澈的溪流在小镇的每条街道缓缓地流淌,使整个小镇变得那样的灵动清秀。

  从一座座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中穿过,溪流旁边的人造喷雾,白雾缭绕着青松翠柏,仿佛是人间仙境。桑园小镇与江南小镇相比毫不逊色,一样的秀气,一样的水灵。

  小镇的街道,纵横交错,两旁店铺林立,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酒旗飘飘,酒香四溢,豪迈的喝酒声,令人耳目一新。伴随着悠扬的唢呐声,一顶花轿迎面而来,轿中坐着兴高采烈的游客。满脸的幸福,在唢呐声中,在轿夫娴熟的颠轿中荡漾。

  突然一幅壁画吸引着我,画面中的茅草屋,正在犁地的耕牛,弯腰拾麦穗的妇人,勾起了我淡淡的乡愁。

  走进旁边的淇上人家,这是一座精致讲究的三进院子。迈入古色古香的门楼,映入眼帘的是设计精巧的四合院,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见识。在这里见到了三十多年前中国农村原始农耕时代的农具,纺车,织布机。看着这些似曾相识的旧物,眼前依稀浮现出一副副画面:烈日炎炎,父母挥汗如雨,在平整的田间地头推着耧车,正在忙着秋播;冬天的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裹着小脚的奶奶,戴着老花眼镜,坐在纺车前纺线;勤劳持家的母亲坐在织布机上,正忙着织布。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伴着“嗡嗡”的纺线声,"咔察咔察"的织布声渐入梦乡。

  最里边的院子是起居室,门外两旁各摆着一面大鼓,敲鼓为人们祈福求平安。正门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孔子画像,前面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旁有两张做工精细的雕花太师椅。客厅左边摆放着博古架,上面摆放着造型精巧的瓷器。里面是卧室,摆放着雕刻精美的木床,衣柜,梳妆台,衣架。右边则是书房,依旧是古色古香的书桌,书架,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墙上挂满字画。

  走出淇上人家,在街道上随心所欲的漫步,偶尔能看见挂满柿子的柿子树,高大的百年皂角树,有着神奇传说的大槐树。街边古老的水井,虽然早已失去它原来的功能,然而却能让人饮水思源。刚刚建成的儿童乐园里,用稻草扎成的唐僧师徒四人形象生动,吸引着许多小朋友围观。

  准备回家时,看见道路两旁一排排的黄色菊花,正在秋日的艳阳下怒放着,飞舞着,仿佛是想留住游客匆匆离去的脚步。

  桑园小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麓,淇水之畔,古朴精巧的建筑,纯厚朴实的民风,绿水青山,小桥流水,美味美食,民俗风情,吸引着四方游客,让宁静的山村沸腾起来,让平凡的日子红火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搭建平台,让村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才是真正的脱贫。为这样的扶贫项目点赞!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公众号:沙塔涓流
作者:紫云

    相关文章

    43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