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载师与友的心情美文欣赏

春燕 1172分享

  编者按:《25载师与友》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与淄博晚报25年的相处历程,一步步的走过,一些些的了解,不妨随着作者一起来看看吧。

  蓦然回首,自从与淄博晚报执手相见,已与相伴25个年头。25年,您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邻家妹子,淬炼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至今已出版近8000期,正是风华正茂的大好时光。

  正如创刊号上时任市委书记杜祥荣题写的“办好淄博晚报,建设文化名城”和时任市长韩新民题写的“做市民的朋友”。25年来,淄博晚报始终不忘建设文化名城的初心,已成为淄博市民须臾不能离开的朋友。

  我今年已经78岁了,是一名副主任医师。淄博晚报1992年12月试刊时,时任淄博日报总编辑、淄博晚报社社长刘同信先生就向我介绍并鼓励我为晚报写稿。自此,我就开始自费订阅,并积极为晚报投稿。当时我担任单位医务科主任、结核病控制项目科主任,还要天天坐诊,只好“八小时以外做功课”,常常写稿到深夜。读报写稿已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当时我是淄川区委中心报道组成员。还担负着创建卫生城、食品卫生达标、文化达标电视汇报片撰稿任务。我就从“读晚报学给晚报投稿”入手,先后在淄博晚报头版“今夕谈”言论专栏、二版“健康夜谈”、“家庭保健”、“夕阳茶座”栏目和三版文化专刊发表《新到“园丁”之类》,《参观西柏坡》等稿件数十篇。

  如今,梳理一下,我和淄博晚报结缘,可概括为“三部曲”:读报、评报和写稿。说起读报,我简直到了“无菜可,无报,饭则不香”的痴迷地步。那时我订的晚报是投递到办公室,星期天我休息,就到报亭去买一份,第二天上班后就把办公室那份送给同事了。所谓评报,是无论在家还是单位,看了一篇文章,我就介绍给别人,来一番各抒己见,评头论足。孩子与我开玩笑说,“俺爸,当大官了,成了‘田间地头临时读报小组代理候补副组长’了”。

  说起投稿,可是有说不完的故事。更忘不了我写作路上指教我的老报人,刘同信、谭连、陈东升、徐其龙、郭云岭,他们都是我新闻战线的恩师。一次,我拜访谭连先生,说起投稿命中率时,他说:“写稿要想着读报人”,“要把功夫下在稿子质量上”。此时,他引用了老作家肖乾当年还是学生时讲的一段话:“我们首先把文章写得他能从容付排,选择有格的纸,计算清楚字数,把文章抄得好认,更要紧的是把文章写得好到使他若不登,夜间就辗转不寐,像曾丢了一件宝贝,埋没了一条好汉。用认真的精神和文字的光彩逼他登出”。不难看出,先生的用心良苦!

  退休后,我在每天去诊所坐诊,接待一些病人外,一直坚持读报和写稿。特别是晚报副刊上登了不少好文章,重新激发了我的投稿欲望,《岁月流逝风范犹在——怀念士超同志》等数篇文章刊登后,友人们看了都很高兴。老伴和孩子们也给了我很大鼓励。生活更加充实。

  如今,晚报已成吾老友,与您谈笑,尽是光影流年。这四分之一世纪的陪伴情谊,您使我的生活充满阳光。报纸伴我其乐无穷。

  祝咱们的淄博晚报越办越好!

  作者|郑世兴

  公众号:爱读淄博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1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