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七夕节的古诗词汇总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及解析

华燕 194分享

  中国文化诗词歌赋是文人雅士之间最盛行的活动,古人才学敏思,所留下的艺术瑰宝数不胜数。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将至,下面小编给大家汇总了七夕节的诗词,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七夕节诗词大全(宋代)上

  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作者: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鹊桥仙·七夕

  作者: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作者: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作者: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鹊桥仙·碧梧初出

  作者: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西江月·新秋写兴

  作者:刘辰翁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鹊桥仙·月胧星淡

  作者: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二郎神·炎光谢

  作者: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节诗词大全(宋代)中

  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作者: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荔枝香近·七夕

  作者:吴文英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秋蕊香·七夕

  作者:吴文英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作者: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小重山·七夕病中

  作者: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作者:赵以夫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诉衷情·七夕

  作者:吴文英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载客槎还。

  河汉女,巧云鬟。夜阑干。钗头新约,针眼娇颦,楼上秋寒。

  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作者:吴文英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惜秋华·七夕

  作者:吴文英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作者:吴文英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绿水暂如许。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眉妩。问别来、解相思否。

  七夕节诗词大全(宋代)下

  凤栖梧·甲辰七夕

  作者:吴文英

  开过南枝花满院。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高树数声蝉送晚。归家梦向斜阳断。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陈迹晓风吹雾散。鹤钩空带蛛丝卷。

  七夕歌

  作者:张耒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柳梢青·七夕

  作者:刘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菩萨蛮·七夕

  作者:陈师道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

  作者:吴文英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七夕节诗词大全(唐代)上

  秋夕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词句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

  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

  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乞巧

  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作者: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作者: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作者: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作者: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

  作者: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注释】: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①欢情与离恨:神话故事,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来到人间,自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乃断。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七月七日)相会一次。②此宵:七月七日。

  《七夕》是一首七绝。这两句是说,牛郎与织女的欢情和离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这一个晚上,这是天帝造成的。对牛郎织女寄予无限同情与怜悯。

  【作者小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他乡七夕

  作者: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作者:毛文锡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七夕曲

  作者:王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车。

  七夕节诗词大全(唐代)下

  壬申七夕

  作者: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七夕二首·其二

  作者:德容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同赋山居七夕

  作者: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曝衣篇

  作者: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和长孙秘监七夕

  作者: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作者:李嘉祐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七夕宴悬圃二首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作者

  唐高宗李治(628~683)唐代皇帝,汉族。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后又加封右武侯大将军。十年,长孙皇后薨逝,李治与同母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太宗亲自抚养。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最终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

  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徐懋功)、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七夕

  作者: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作者简介:

  崔颢(hào),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七夕

  诗人:崔涂

  朝代:唐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作者简介: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七夕

  (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作者简介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七夕》

  年代:唐作者: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珮,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七夕赋咏成篇

  朝代:唐代

  作者:何仲宣

  原文: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凌风宝扇遥临月,

  映水仙车远渡河。历历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歌

  作者:刘言史

  朝代:唐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云衣香薄妆态新,

  彩輧悠悠度天津。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人间不见因谁知,

  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歌》作者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在世)字不详,唐代诗人,赵州邯郸人。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尝从武俊猎,有双鸭起蒲稗间,一矢联之,遂于马上草射鸭歌以献。武俊表请封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授。人因称为刘枣强。李夷简节度汉南,与言虫少同游习,因以襄阳髹器千具赂武俊,请言史为幕宾。由是日与讌谈,歌诗唱答。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热门标签

    9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