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原文译文及鉴赏

俊炯 1172分享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本词层层推进,多侧面地表现了一位相思中的女子,且写得疏淡雅静、含蕴深沉,值得大家阅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原文

  宋代:柳永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红板桥头秋天的夜晚。月色映着淡淡的雾气。堤边垂柳映照在水中,显出一片碧色。重新回忆起当初分别时的情景,拉起妻子的手,泪水不停的流下来。水中波浪很急隋堤很远,船帆举起来。时光过得很快,怎奈归期被阻隔。

  现在春天快过去了,渐渐的飘起了柳絮。美好的光景总是无心欣赏。房门虚掩,空有小屏,却无心去看。归心似箭,但恋人在何处呢?漫漫长夜香被很暖,但谁能与共呢?与他深切的约定,他还记得吗?

  注释

  ⑴迷神引:词牌名,柳永自制曲,《乐章集》注“中吕调”。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韵,下片十三句六仄韵。

  ⑵红板桥:有泛指和专指,泛指谓红色栏杆之桥,专指则谓汴京顺天门外之板桥。从词中所写,知其为专指。秋光暮:秋天的夜晚。

  ⑶烟:雾气。煦(xù):温暖;暖和。

  ⑷寒溪蘸碧:寒冷的溪水如同蘸了染料一样清澈。寒:微微的秋寒。

  ⑸垂杨:即垂柳,古人将杨柳混称,故云。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出处

  柳永秋季离开汴京者只有两次:一次是少年远游时,一次是庆历四年自苏州赴成都经汴京时。但庆历四年为西行,而词中谓“波急隋堤远”显然为南行之证,据此,知此词写于柳永少年远游江浙时的第二年春天。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热门标签

    44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