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意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本诗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介绍,一起看看吧。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出处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练习题
一
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7.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 )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8.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二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 ”,属双关语,暗指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4)本诗从描写的内容看,应是一首
(5)选择有误的一个是( )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
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
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
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6)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思方尽 , “泪始干”隐喻相思之泪,,后被大家比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
(9)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 )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10)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