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与山民胡公以诗鸟互赠的真挚友情。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原文
唐代: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想用一双珍贵的白璧,买你的这对白鹇。
这白鹇毛白如锦,雪白的颜色令人自愧无容。
白鹇在玉潭里照影,在瑶草玉树间刷毛。
夜晚在寒月下静栖,早上在落花间闲步。
我很希望得到这对白鹇,在碧山绿水间赏玩它们。
胡公你如果能相赠,我就在这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
注释
胡公:名晖,黄山山民,家住碧山。白鹇:一种珍贵的禽鸟,形若山鸡,羽毛洁白。
伏:即孵。
驯狎:驯,指驯养。狎,为亲近、亲热。《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
了无:全然没有。
耿介:正直。《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辍:取出。辍赠:取物相赠。
适会:恰巧,正逢。
援笔:拿起笔来,谓写作。陆机《文赋》:“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玉潭:潭水晶莹,澄碧如玉。
琪树:树名。李绅《琪树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绿,二年碧,三年者红。”
寄:交托。
野人:山野之人。
创作背景
公元754年,安史之乱前夜的大唐在歌舞升平之中掺杂着奢侈、喧器、孱弱与阴谋。许多有识之士便“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以隐逸以求清白自保。
虽然关山逶迤,舟楫难行,李白游黄山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这时住在黄山夫子峰下碧山村的一个名叫胡晖的大唐学士自然不会放过与大诗人相会的时机,盛情邀请李白由谭家桥碧山而入黄山。李白听说胡晖养有一对白鹇,是家鸡所孵,从小就进行驯养,极通人性,于是专程前去拜访。白鹇是黄山的珍禽,嘴爪鲜红欲滴,体形优美,羽毛白质黑边,美似锦文,每一展翅,则文彩斑娴。也许“耿介”、“白如雪”的白鹇触动了诗人洒脱无羁、清高自守的心境,他把白鹇放在掌中喂食、抚玩不愿释手。胡晖见李白如此珍爱,愿意将白鹇奉送而求诗一首。李白欣然应允,急笔挥就《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有序》。
前有大唐学士,后有山林处士。处士在唐时指称有才德而不做官的文人,文人之间自然是惺惺相惜,更何况温处士面对的是世间奇品、风流蕴藉的李白。李白在温处士陪同下夜则同榻,昼则同游,特别是在北海见到了自己儿时梦境里“梦笔生花”,更感“黄山大矣、富矣、神矣、妙矣,是造物之出奇无穷,天地之秘藏无尽”。
清代学者王琦在他编注的《李太白全集》中注说:“《黄山志》中亦载李白向黄山胡公求白鹇事,以胡公名晖,未详何据?”也有嘉靖《池州府志》卷八“文艺”与安徽《贵池县志》卷三上都有记载着另一种说法。在这两本著作中,也都登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与《秋浦歌》。在安徽《贵池县志》卷三上说:“贵池城南有黄山岭,与虾湖近。”所以,据此,就有人认为: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是作于秋浦,而非徽州黄山。但是,据安徽省原徽州地区博物馆考证,认为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是作于徽州黄山。这个观点可以在黄山地区民间传说《李太白求鹇记》中得到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