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诗歌散文
读书能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更深入了解自己,这是开启自我灵魂的钥匙。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有关读书的诗歌散文,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
读书的乐趣
都记不清楚什么时候走进书店,好好看一本书,像记不清所有的事情一样。近期身体异样,晚间睡觉感觉灵魂出窍,总是在梦到一半中惊醒,起床,习惯性的刷牙,洗脸,一个晚上到清晨,要做两三遍。双手抖动的频率开始越来越高,手臂上有过敏出现,我始终不敢走进医院,就如曾经躺在病床上害怕再也起不来一样。
朋友说可能是甲亢,也有朋友推荐我去做针灸,专业的护士说,还是先去做个全身检查。
以前一只手可以用手机打字,现在得两只手同时进行。年纪轻轻,像个上了年纪的人。但,热爱生活依旧。似乎有太多的爱没有做完,所以我要像完成使命一样好好的活着。
诗写了一行一行,永远也表达不完内心的爱与情愫。只有诗,是温暖自己的。
感觉忙碌一天,结果都是手机在完成工作,感激信任,所以会效率那么高,也感激那些愿意为我付出任劳任怨的人。我像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又像一个掌握所有事物的CEO,弟媳曾说,嫂子,我一直以为你是做编辑记者之类工作的,你看上去就是一位职业女性。我说我其实什么正规职业也没有,就是一个瞎折腾的闲人。
好久不看书,今天身体有些疲乏,就在附近的书店歇息了一下,找本大概可能喜欢的书,找一个合适的幽静位置,坐下来读。《让我们相逢在高处》,散文随笔集。一坐下来就停不下,直到看完整本书,已是华灯初起夜幕降临。堂弟给我发来微信,事情已经帮我办妥,我给妹妹发去信息,一切都很顺利。
每看一篇书中的文章,脑海就会回忆很多过往,职业生涯,生活,以及作为女性生娃养娃的那些事儿。所有与自己相关相似的经历,似乎都能在文字中找到影子。理想与现实,往往都如此,而我们还在努力奔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前进。
某人发信息说,还记得我们分开时的约定吗?我脑袋又懵了,什么约定?
我想起了小学时与小水的约定,小水长得水灵,与我关系很好,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俩偷偷约定,写了一封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信笺,放在小盒子里,在学校教室的后山上找了一棵我们喜欢的小树,在树底下挖了一个坑,把秘密小盒子埋了进去,准备约定十年后再回来打开。可是约定做了不多久,我俩就忍不住跑到后山把小盒子挖了出来,相互阅读自己写给十年后的信笺。后来真的过了十年,我们小学聚会,在校园里相互又谈起了此事,往往也有美好的回忆和惋惜,想着那个时候坚持,那么我们十年后再去挖出来。或许更有意义。
感情也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会永恒。很多年后,我和她都没了联系,相互的感情也随之淡了,那份纯真却只成了记忆。
看书中的文字,那些北漂一族,都在努力生存。我在想,我呢?我是怎样的?
看着书就不愿意离开,也不愿意被打扰。朋友问我在哪?我说不告诉你。也不想去打扰别人的生活。
北京十多年的生活,迷迷茫茫,也不觉太辛苦,每天都在提醒自己,活在当下就好,不强求就好,安于自己,能自我保护安康就好!
越来越觉得,我只适合写字,只适合做一个安静无争的女子。不管是职业,感情,生活。就想幽静的活着,或许痛苦就少了。
不被理解的时候太多,所以不能计较,不能让自己掉入一个一个人生设定的坑里,要不断自我救助,无他。
码文字不一定能养活自己,却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宁静,是一种自我救赎。
学生问我,老师,你现实生活中到底哪个是主业啊?我都把你书中的文字背下来了,就是读不懂。你出了那么多书,是职业作家吗?我说你真棒,都能随口背下我写的诗句。教画画是我的职业,写诗只是业余而已。她天真的说,那你就是全才咯?我笑了,说,或许成就自己的就是业余时间的充实吧。她满怀期待的说,那能不能上课之前给我讲解您的两首诗,然后我们再上课?我笑着说,你这么聪明热情,没问题,我给你讲解。好好学,我的讲解可是有任务的哦。她很诚恳的点头。我又笑了,说,我到底算你的什么老师呢,什么都教你。她哈哈大笑,说全才老师。
美术老师教写作,写作老师教美术,还不错,都能拿全国大奖,我说你真给我争光,我都引你为荣了。
读书能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更深入了解自己,这是开启自我灵魂的钥匙,所以,有时间,安静下来,好好读书,好好爱自己,爱生活。愿一切安好!
关于读书
近年来,时常有人调侃亦或自谦“人丑就要多读书”。这一说法似乎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因为大学学的是播音与主持艺术,身在艺术类院校,周遭的同学个个仪表堂堂或者美若天仙,如此一来可能不乏有人认为自身是没必要多读书的吧。因而读书到底有什么实际用处,这样的问题也就时常在耳边响起。
而关于这个问题,老实讲我一时半会儿还真是答不出来,因为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说得更为直白一点就是:读书能当饭吃吗?好吧,读书不一定就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财富,即使能,也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因为读书实在是一个安静的慢活计。那么这样一个“慢活计”又究竟有何乐趣所在呢?
我人生读的第一本书到底是什么书,已然不记得。但是对《唐诗三百首》的记忆却颇为深刻,倒不是因为后来理解的其诗歌造诣,那时年纪尚小并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美。而是因为大人们总是会逼迫我在人前表演、背诵诗句,不但将一开始的勃勃兴致消磨殆尽,甚至让我对诗词都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可见读书的乐趣,并不在于能在人前展示和炫耀。
当然,也谢天谢地,上学之后还是因为虚荣心的唆使,倒始终也没丢掉阅读,后来竟也慢慢养成习惯并开始发现和体味其中乐趣。
虽是始终坚持阅读,但真正开始大量的读书,还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长大之后,受环境影响也时常叫嚣要“说走就走的旅行”。而那时候我已经在大一的时候利用平常的假期和寒暑假,从南到北游走了全国30余座城市,也是时常说走就走。旅行途中也会带上一两本书,但主要用于抵御在火车上的无聊时光,且时常还是会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或者被打扰,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书中的字里行间去。而越往后也越发意识到—或许真如友人所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所以在大二的时候我开始静下来认真读书,一有闲暇就泡在图书馆,一年下来也读书数十近百册,涉猎范围也逐渐拓宽。这时候才意识到读书的真正乐趣---或许是除却其完全是属于你的个人时光,以及和书目作者那些优秀的灵魂交流获益颇丰外,读书让人自知无知才是最大的乐趣所在。
为什么自知无知还会是一种乐趣,甚至还是最大的乐趣呢?因为自知无知便会激起自己不断求知的欲望,而这种不断求知的欲望所带来的行动无疑是充实而美好的。而自知无知的人必然不会是固执和盛气凌人的,而谦逊的品性所衍生的便是能更好的和他人相处,最最重要的是能更好的和自己相处。当然这也不见得就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世间还有什么事能比好好的和自己相处更有乐趣的呢?
当然,一切都不会是绝对的。只是即便不谈古人所言的诸如: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等劝学篇。一个人也总该有些属于自己、独自的时光,又或者“人丑就要多读书”的“丑”或许本就不单是指容颜。
读书的感悟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等评述,足以道出读书能长学识、成未来,丰修养、添魅力的奇异功效。
弗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bo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bo彩也,最见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叔本华亦说过,读书时,作者在代我们思想,我们不过在追寻着他的思绪,好像一个习字的学生在依着先生的笔迹描划着。我们自己的思维在读书时大部分停止了,因此会有轻松的感觉。
胡适在阐述为什么读书时,曾这样说过: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着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台湾作家罗兰在谈及读书之乐时这样描述: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于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会是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可以使我们忘忧。
开卷固然有益。但并非泛读得愈多愈好。读书不在多而在乎选择精当,更重要的是读得彻底。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堪为每个读书人循守铭记的座右铭。
精读一本书,犹如获得一本万利经,会让你立于不败之地。一本书究竟会对人产生多大影响?答案是难以估量的!大文豪歌德、托尔斯泰,他们的手边经常有本《圣经》,是这本书确立了他们的人生观,也在为奠定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中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读书当然能医愚能启慧,但如果阅读了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就比不阅读还要坏了。因为不好的书,会像不良的朋友一样,有可能会把你引上歧途,甚至把你戕害。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本领——能够鉴别和选择出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做读物。
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过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的很大部分来自于读书。天天都读点有益的书刊,会对精神起到滋补作用,我们的言谈举止也就不至于“可憎”“无味”了。
读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人类的精神营养食品。若能时常同一位与自己精神世界接近的作家通过书本聊天谈心,那么,他所说的话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而且他还会给你一些启示,教你认知自己狭小天地以外的世界;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上了知心朋友一般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