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浑【古代诗人简介】
柳浑(公元714—789年),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柳悛六世孙。襄阳人。唐代名相。生于开元三年,卒于德宗贞元五年,年七十五岁。少孤,志学栖贫。举进士,为监察御史。魏少游镇江西,奏署判官。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拜宜城县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浑著有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简介】
柳浑幼孤,有巫人给他看相说,“此儿相贱,且短命,若为僧、道,可缓死。”家人欲从其言。柳浑说:“不读书,去当术士,不若速死。”于是发奋求学。天宝初(约公元742年),举进士,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尉,后迁衢州(今浙江省衢县)司马。曾一度弃官隐居武宁山。不久,召回朝廷,拜监察御史;柳浑生性放旷,不愿在朝廷做事,想求外职,“宰相惜其才,留为左补阙(有缺额即补)”。
大历初,魏少游镇江西,柳浑为判官。开元寺僧与酒徒夜饮,失火,却归罪于守门人。人均知此系一冤案,不敢言。惟柳浑与同事崔》祐甫为守门人鸣冤。自此,以公正闻名当时。后为袁州(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刺史。崔祐甫辅佐朝政,荐柳浑为谏议大夫(从五品)。不久为尚书右丞。
朱□作乱时,柳浑隐匿于终南山。朱□以宰相官职相引诱,浑未就。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有一次,皇帝(唐德宗),命玉工制作玉带,误伤一锷(犹今之带扣版)。工人害怕,至市上买他玉补上。皇帝一看,不是同类,认为有欺君之罪,欲将玉工处死。柳浑说:“以法律,误伤乘舆器服,罪当杖。”由于柳浑执法公正,玉工杖打六十,得免一死。
自浙西入朝,皇帝委以重任。人虽有议论,均未直言。浑事无巨细,一概过问。有时竟超越自己职权以外。浑虽为滉所推荐,但也恶其专政,对滉说:“先相国因处事偏激,不一年而去任,今公奈何又蹈前非!”滉悔恨,其威稍减。
后来柳浑与吐蕃订盟约于平凉(今甘肃省辖县)。有人认为,此约可保百年无事。而浑却跪谏说:“吐蕃人面兽心,不可信。”皇帝变色说“浑,儒生,不晓边境之事。”果不出浑所料,夜半,□宁(今陕西省彬县)节度使飞奏朝廷,吐蕃反,“将校皆覆没”。次日,皇帝慰勉柳浑说:“你是一儒士,竟知万里以外的敌情,可嘉。”于是柳浑更受人敬重。
宰相张延尝骄矜专权,嫉浑刚正不阿,令其亲信对浑说;“应慎言于朝,则位可久。”浑说;“为我谢张相公,浑头可断,而舌不可禁。”结果,被张延尝所排挤,罢政事,改任右散骑常侍(为皇帝侍应杂事)。
柳浑与人交,以真诚相见。勤俭,不谋私利,不置产业。贞元五年,以疾告终,谥号贞。有文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