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头陀师》原文_译文_赏析

俊炯2 1172分享

  《赠头陀师》该诗所描写的头陀师一反清静孤寂的常规形象,展现出了一位豪情奔放的老人,表达了诗人对头陀师的赞美与钦佩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赠头陀师古诗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赠头陀师》原文_译文_赏析

  《赠头陀师》原文

  唐代:刘商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赠头陀师》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注释

  ①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②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赠头陀师》赏析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

  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赠头陀师》原文_译文_赏析

《赠头陀师》该诗所描写的头陀师一反清静孤寂的常规形象,展现出了一位豪情奔放的老人,表达了诗人对头陀师的赞美与钦佩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赠头陀师古诗相关资料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44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