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原文_译文_文言知识_解析

永亮2 1172分享

  《大道之行也》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一个美好愿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道之行也》原文

  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 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修:培养。

  独:单独。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终:终老,终其天年。

  养:供养。

  有所养:得到供养。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泛指大门。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闭〕用门闩插门。

  谓:是。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古义: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古义 :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作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⒊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⒋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⒌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从外面。

  7.选贤举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

  解析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⒈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⒉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⒊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_译文_文言知识_解析

《大道之行也》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一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673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