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稽郢行成于吴》原文_译文_赏析

永亮2 1172分享

  《诸稽郢行成于吴》是春秋时期创作的散文,作者是左丘明。讲述了越王派诸稽郢向吴求和的历史事件。目的是赢得时间以备强国讨伐吴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诸稽郢行成于吴》原文

  先秦:佚名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句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陲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晐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王夫差出兵攻越,越王勾践带兵迎击。大夫文种献计说:“吴越谁存谁亡,只看天意如何,用不着打仗了。伍子胥和华登练出来的吴国士兵,从来没打过败仗,只要有一人精于射箭,就会有百人拉起弓弦练习。我们很难战胜他啊。凡是谋划一件事情,必须预见到成功才实行,决不可轻易拼命。君王不如保全兵力,严守阵地,用谦卑的言辞向吴国求和,让吴民高兴,让吴王的野心一天天膨胀。我们可由此占卜天意,果真天弃吴国,吴人定会答应议和,不把我国放在眼里,而放心大胆去中原争霸。等他百姓疲惫了,再遇上天灾歉收,我们稳稳当当去收拾残局,吴国就失去上天的保佑了。”

  越王同意了,派诸稽郢向吴求和,说:“敝国君主勾践,派遣小臣诸稽郢前来,不敢公然献上玉帛,在天王驾前行礼,只好冒昧的私下向天王左右的官员说:从前,越国不幸冒犯天王,天王亲自出动玉趾,本来打算灭我勾践,又宽恕了我。天王对我越国的恩德,真是让死人复活,让白骨生肌,我勾践既不敢忘记天降的灾祸,又怎敢忘记天王的厚赐呢?如今我勾践既因无德而重遭天祸,我们这些草野的鄙贱之人,又怎敢忘记天王的大德,只因边境的小怨而耿耿于怀,以至再次得罪天王的左右呢?勾践因此率领几个老臣,亲自承担重罪,在边境上叩着响头。天王未了解下情,勃然大怒,出兵讨伐。越国本来就是向天王称臣进贡的城邑啊,天王不用鞭子驱使它,却使您尊贵的将士们受屈,来执行讨伐,更使越国不安了。因此勾践请求盟约。今送来一个嫡生的女儿,在王宫拿着簸箕扫帚;还送来一个嫡生的儿子,捧着盘子和脸盆,随同侍卫们服侍天王。春秋两季,向天王的府库进贡,决不丝毫懈怠。天王又何必御驾亲征?这本是天子向诸侯征税之礼啊!谚语说:‘狐狸埋下它,狐狸又扒出来,所以劳而无功。’如今天王既已扶植了越国,您的明智已传遍天下;倘又消灭它,天王岂不也是劳而无功吗?如何使四方的诸侯信服吴国呢?因此命我下臣把话儿说清楚,请天王就利和义两方面多加权衡吧!”

  注释

  逆:迎战。

  大夫种:即文种,越国大夫。

  庸:用。

  申胥:即伍子胥,封于申,故又称申胥。

  华登:吴国大夫。

  简服:训练。

  挫:败。

  决拾:射箭用具。

  素:预先。

  履:实行。

  授命:拼命。

  约辞:委婉的言辞。

  行成:求和。

  广侈:扩张,使其生骄心。

  不吾足:不把我们放在心上。

  伯:通“霸”,称霸。

  罢:通“疲”,疲劳。

  烬:灰烬。

  诸稽郢:越国大人。

  币:礼品。

  下执事:供役使的人。

  天王:对吴王夫差的尊称。

  得罪:指勾践射伤吴王之父阖闾。

  亲趋玉趾:亲劳大驾。

  孤:舍弃。

  繄:就是。

  边陲:边境。

  用:因此。

  老:老臣。

  顿颡:叩头直至额触地。

  属:会集。

  残伐:杀伐

  。鞭箠:鞭子。

  寇令:抵御盗寇的命令。

  箕帚:畚箕、笤帚。

  晐姓:贡纳诸姓妇子到天子之宫。

  槃匜:洗手脸的用具。

  解:同“懈”。

  辱:谦词。

  征诸侯:向诸侯征税。

  搰:掘出。

  封殖:培植。这是以草木自比。

  刈:芟草。

  实:信实。

  秉:拿,执。

  度:衡量。

  赏析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军于夫椒,但却允许越王勾践议和,保留了越国。此后,夫差再度兴兵攻讨越国。越国起而对抗,但又虑实力不敌,为了取得喘息的机会,培养国力,越王采用文种所献计谋,再次派诸稽郢卑辞厚礼向吴国求和。诸稽郢不辱使命,利用吴王夫差目光浅短和爱好虚名的弱点,最终说动吴王,为越国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因而,作为缓兵之计,诸稽郢的求和辞令,主要是利用和助长吴王夫差骄傲自大的心理。


相关文章:

1.《送李端》译文及注释赏析 - 5068儿童网

2.《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译文及赏析 - 5068儿童网

3.《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译文|赏析 - 5068儿童网

4.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原文|译文|赏析

5.司马迁《平准书》原文|译文

《诸稽郢行成于吴》原文_译文_赏析

《诸稽郢行成于吴》是春秋时期创作的散文,作者是左丘明。讲述了越王派诸稽郢向吴求和的历史事件。目的是赢得时间以备强国讨伐吴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诸稽郢行成于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9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