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生物 > 生物教案 > 八年级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立博20分享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5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1

教学目标

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描述人的生殖过程,说明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说出出生后发育的分期。

教学重难点

1、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新生命的孕育过程。 新生命的孕育过程(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观察桃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1、有性生殖

(1)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3)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

(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2)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

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

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5、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

6、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二、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

1、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2、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2、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3、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练习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2

消化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2.相关的实验准备。

3.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4.课时分配 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人新课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

1.1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1细嚼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2提出问题

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2.3制定并实施计划

2.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提出改进意见。

2.5表达交流、

2.6得出结论

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过程

3.1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做准备。

思考、回答问题。

3.2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防治。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通过思考和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3.3演示课本P33的“演示实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4插入课本P35第1、2题和p34技能训练。

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

(五、营养物质的吸收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结构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33的“资料分析”,比较大肠、小肠的结构有何异同。

4.1小肠的特点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及绒毛,理解它们的作用。

4.2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皱襞的模型。

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结构特点。

(六、小结、课后练习

4.1小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4.2布置课本P35练习第3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3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由于学生未学到物理课中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

教学重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

2.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方案一: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体验气体交换的意义。

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方案二: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对照模型或挂图,观察肺在人体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方案三:观看录像,小组交流讨论。

播放录像,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肺有什么功能?

2.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2.1测量胸围差

方案一:阅读有关的课文后,一组同学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进行科学的操作,其他同学观察操作过程。课后每位同学测量自己的胸围差。

提供软尺,引导学生阅读和观察组织交流,并做出评价。

方案二:上讲台演示的同学故意进行错误的操作,让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并纠正。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强调要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纠错。

方案三: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胸围差,上课时小组成员将测量结果展示出来,并果进行交流讨论。(课前布置,上课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讨论分析提纲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2.2在测量结束后,尝试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测重出示讨论提纲,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

你和其他同学的胸围差有区别吗?你认为你们的胸围差的差别和什么有关?

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 胸围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呼吸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活动:将手置于肋骨处,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交流讨论,归纳出由于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增大和缩小的结沦。

2.3组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究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2.4观察录像或模型演示,在教师的引导厂思考,并得出结论。

2.5放映有关呼吸时胸廓变化的录像或演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明确容积变化引起气压变化,气压变化引起换气。

2.6质疑: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到底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呢?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观察,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的演示说明。

2.3模拟膈肌运动

2.3.1观察教师的演示,分析讨论并归纳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

2.3.2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3.3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概括小结: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容积变化,容积变化引起肺内气压变化,从而完成呼吸运动。

2.3.4引导学生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关系的例子(如冬天盖厚被子感到胸闷等)。

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说出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的关系,留下悬念: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提问:胸廓的变化与呼吸运动有何关系?由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内容: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进入肺内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

a.按资料分析中的实验装置操作;

b.取两个锥形瓶,分别装入等量的石灰水,向其中一瓶内的石灰水吹气,为什么在实验置中设置甲瓶?

c.用口吹入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了什么?

d.人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耳球向另一瓶内的石灰水吹气),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气体交换原理

嗅到教师喷出的香水,理解气体总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向教室内喷洒香水,引导学生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说明气体进入人体也遵循3.1扩散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1.1观看挂图,认真听老师讲解。理清思路,综合概括。

3.1.2回忆所学知识,合作交流,归纳问题的答案。

3.1.3引导学生归纳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内的过程,并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反馈。

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自己解决疑惑。

提问:进入血液的氧最终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引导学生联系前后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3.1.4小结和练习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蛄本节内容,并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

课后实践

课后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和其他同学的肺活量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参与课后活动,并给予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4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教学内容

1概要:生物学什么?

2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方式

3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式

4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5国庆放假

6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7第十七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8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

第三节: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9第十八章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十八章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作用

10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

11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2期中考试期中评卷

13第三节:其他生物的生殖

14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第二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15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四节:性别和性别的决定

16第五节遗传与环境

17第六节:遗传病与人类健康

18复习

19复习

20期末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教学重难点

1、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

3、根据外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

板书:二、急救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例如,当你夏天游泳时,发现有人溺水;当你踢足球或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倒,发生了骨折或外伤出血;或是你发现有人因煤气中毒而昏迷不醒,这时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

学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

板书:1.“120”紧急呼救

活动一:

假设,现在有一同学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晕倒,昏迷不醒,让你去打“120”急救电话,你会怎样拨打?

(请3个同学即兴表演)

学习目标二

板书: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活动二: 如果在野外一时找不到电话,而情况又十分危急的话,那就只能先行采取救治措施,等病人暂无生命危险时再去找人帮忙。

(教师讲授)

脑对缺氧十分敏感!对脑的抢救要以秒来计算!

在常温下,人心跳停止3秒以上大脑就会因缺氧而头晕,10-20秒可昏厥,30-40秒可抽搐,60秒后呼吸中枢衰竭,4分钟后脑神经可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10分钟后脑细胞死亡。所以急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抢时间:即前4分钟,甚至前60秒。所以如果病人的呼吸或心跳停止后再去打电话等急救车过来后再开始抢救,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就是急救的意义所在!当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播放教学课件)

教师:急救措施往往可以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学会这些方法是非常有用的。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其操作要领。

学生示范: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学生示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操作

[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学习目标三

板书:3.出血和止血

教师:很多同学有过跌伤外出血的经历,那么你们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情况都属于外出血,实际上出血可以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这两种出血的处理。

板书:(1)内出血

教师: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板书:(2)外出血

教师: 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我们可见到血液的流出。这种情况应该首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实际上外出血又可以根据血管类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几种。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时将血管分为哪些类型呢?根据动脉及静脉的血液和血管壁的特点来归纳出动脉和静脉出血的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学案内容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对于外出血的处理,也正是根据这三种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活动三:

(播放多媒体课件“外出血的处理”)

学生练习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很多日常用药和急救的常识,了解这些生活中的常识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同学们不但要学好课堂知识,同时还要多向医生、医务工作者等知识经验丰富的人询问和请教,多从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让我们更有把握应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拓展深化]

[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书86页第2题,练习册

●板书设计

二、急救

1.“120”紧急呼救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3.出血和止血

(1)内出血

(2)外出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教学总结5篇

关于生物人教版八上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七年级5篇

生物教研活动记录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最新范文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教案范文

部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电子教案五篇

初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教学计划2021

中学1年级英语的日常教学计划模板

    6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