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生物 > 生物教案 > 高三 >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

文轩0分享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汇总5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要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篇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49-52班生物课,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首先是明确“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理科综合的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2、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更好的指导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1.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如将选修本中细胞工程一章内容整合到细胞专题中;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合并为细胞增殖专题。可以使得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精选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例题的分析应以指导思维方法为主,使学生学会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突破点,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

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精选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0__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如第3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题考查了与免疫相关的内容,非选择题的31题考察脂肪酶的本质、活性相关内容,32题考查了与生态相关的内容等,都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及实验进行展开考查,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达到精确、精巧、精炼,同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根据特定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高中生物虽然抽象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生物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3、开展讨论与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互评中学习,在讨论中思维,在讨论中探索,在讨论中提高。

每次模拟考以后,根据模拟卷的特点和学生卷面的'解答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五、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活跃课堂

认真落实“两案七环节”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课前通过对学生做的学案、作业批改,发现学生哪些知识还存在盲点、疑点,哪些重点知识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巩固,进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设置成一系列的小问题加以引导提问,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对于重点知识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加以巩固,课堂上学生讲解为主,教师进一步加以补充归纳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提高课堂效率。

六、努力做好“推拉生”帮扶工作和全员无缝隙管理工作

在我们的学生中,总有一些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如我们49班的耿志旭同学,英语很好,在班里经常第一名,而他的数学、理综不太好,严重影响他的整体成绩的提高,对于像他这样的学生,我们各科老师分包到人,确定为自己需要重点帮扶的“推拉生”,我们重点是课上多提问,课下找他们做一些课上刚讲过的一些习题,督促他们的学习,周考完后,及时找他们了解做题得失,分析以后的努力方向,其中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有较大提升,偏科现象明显减弱。

还有一些学生,如我们52班的盖胜文同学,学习较好,但心理素质不过硬,成绩忽上忽下,不够稳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周考、模拟考试之后,及时找他们了解做题得失,极力赞扬他们做的好的方面,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即使没考好,也不能打击他们,分析失误的地方,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

七、积极参加听课研讨,取长补短。

积极听学校组织的教师的公开课,听完课后,我们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

及每个章节难点还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认真交流探讨,我们互相交换意见,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进行讨论,取长补短。这样坚持下来,效果还是比较好,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下学期工作设想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对于理综的做题技巧指导还应再多些,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单独考时做的较好,但综合到一起学生的时间分配上,做题策略上仍把握不太好。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的指导。进一步深化课改,认真落实好“两案七环节”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悦,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篇2

经过高中两年的积极准备,05年高考已经结束。6月9日昌平区全体高三教师齐聚进校参加“高考”,我认为目的有三:

1、认识高考试题、

2、体验学生的感受

3、通过亲自做题,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败。

今年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各科试卷整体平稳,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试说明保持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没有出现科学性和政治性问题。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在严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三科命题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变”。

(2)各科试题平和,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导向正确,区分度好

(3)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感强,北京特色逐渐显现,对于今后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理综生物试题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前三个选择题比较基本,只要认真复习,都可以做对,第四、五题难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有关蜜蜂的试题综合性强,考到了生物间的关系,性别决定、动物的行为类型、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不育逐级设问,难度逐级增大。我个人认为“蜜蜂”这个“实验”材料选择得不够好,一是学生对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为“工蜂”(雌性,受精卵发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发育成,可育)、“雄峰”(雄性,未受精卵发育成),这个物种具有特殊性。还有它的“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现出来,“蜂王”和“雄峰”应该不可以称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题中的遗传图谱给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容易误导考生这一对相对性状,当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巧由于雄峰“来源”特殊,测交后代同样表现出四种类型。海淀区20__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的48题与这道题十分相似,但是,题干中提示了“半卫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误导。由于海淀考生可能都做过这道题,虽然在互联网上也可以找到这道题,但是作为北京市的高考题出现,显然这道题对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纯属偶然的话,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运气差。最后的一道题是关于微生物的,个别问(如接种方法:平板画线)有些刁钻,大学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种、培养肯定做过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题时没有答出来,我估计考生能答出来的应该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现可能会促使各个中学把无菌室建立起来,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我估计即使学生动手操作,也不一定能答对。

通过自己“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功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定是所有生物教师都复习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意义,与生物群落“J”型增长的区别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纵坐标的含义是什么。我做完高考题后再看答案,心想这下可完了,在复习过程中这点我没有强调让学生看书。结果印证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区六百多份试卷,此空无一人得分,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的种群数量”,而无一人答“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对数”。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思维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内容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所以,我想我们如何,就是做题的时候,既要认真的审题,读题,把读题审题要做好,特别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提供了信息,我们首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然后再进行先定性分析再进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篇3

教学设计思路: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来设计这节课。一方面是从我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我所任教的高06级3个班为年级的中差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牢,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这节内容概念性知识多,难度较大,所以整个课的复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线索,用网络式的表、图等对比,归纳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知识点内容罗列得较详细,配合相关高考题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根据高考考纲对这节课内容的要求及近几年高考题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和层次的体现来设计了此课。

考点分析:

06年高考大纲《免疫》的考试范围是:(略)。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可发现免疫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每年都有出现。如03年的'理综新课程卷、全国卷、江苏卷、上海卷有考查;04年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Ⅲ、全国卷Ⅳ、天津卷、江苏卷、广东广西卷都有考查;05年的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也有考查。

从历年高考试题及各类复习题中,常见的有关免疫的问题,从试题的形式上,多以选择题、图解形式出现,或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相结合,从多种角度命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识图、分析、综合、文字及图形的表达能力。此外,有关免疫的问题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与世隔绝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这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难点:

本部分复习的重点要点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理解抗原和抗体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仔细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点,结合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理解抗体的产生和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知识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知道免疫失调引起的疫病。

2、能力目标:利用免疫特别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原理来解释与免疫有关疾病的特病机制、症状及防治方法等问题。

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归纳、综合、总结。

教学反思:

我通过本堂课复习课的教学,收获还是颇多的。

首先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快捷、容量大,使复习内容能及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且通过课件中动画及不同颜色字体的设计来突出相关重点知识。

其次,对这堂课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并熟悉了大纲和考纲对这一内容的要求,认真分析了近三年的有关高考题,有争对性地选择了几个高考题用于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并且在设计的课件中将考纲对这节内容的要求首先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节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第三,复习中能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通过图形展示、图解归纳,再配合高考题的分析,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通过练题及时反馈知识。

第四,复习中对前后知识有一定联系,

如通过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练习,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生物膜等知识联系起来。

第五,整堂课课堂气氛较活跃,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但是,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堂课内容可不必设计这样多,像“免疫类调引起的疫病”就可放在第二节课来复习。虽然复习内容设计细,但像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内容可不必打在幻灯片上,直接让学生回答,再配以实例练习能区别即可。由于将作息时间搞错,使复习中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速度太快,使学生回忆、思考的时间不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肯定不足。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整个复习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准,练习多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反馈知识,使学生的过手练习不足。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精选出来的练习题最好注明是哪一年的高考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重视,又能让学生清楚高考题的题型的呈现方式是怎样的,对抗原、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还可多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而且与人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所以在复习中最好设计出与此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单克隆抗体、禽流感等。这样使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篇4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成长变化的学生,期望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本学期我主要调整了以下几项工作方式:

1、依据考试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发现学生是我们教师上课讲的`不如他们课外练的,课外练的不如考试考过的效果好。据此我们采用上课少讲多练,课外少做多考的方式,如为了提高学生解选择题的能力,我们备课组连续5周左右每周1-2次(每次10题)给学生随堂考试,并且评分给予反馈,表扬得分较高的学生和进步较大的学生,期望提高学生解选择题能力。

2、有些作业少批(但我们学生还是要检查有没有完成),要求他们自己批改,更多时间留给自己选题上,资料备课组全部共享。

3、最近我采用先学生做,他们问了问题之后再统一讲评,有利于节省学生的时间,但自己的工作量加大了,学生成绩能提高那是最好的。

高三生物人教版教案篇5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师业务素质的体现。

现将本人的反思释放如下:

第一,对生物学科而言复习时间不够,需要教师更好的整合教材内容,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对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可以做一些有效的调整。

复习内容的调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加强学科内综合: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概括、综合、归纳形成知识链,进而构成知识网。例如我们可以将教材知识结构重新组织,分成这样几个单元: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代谢,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甚至可以以问题的形式组织教材,如生物体是如何构成的?生命活动是怎么进行的?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亲代与子代有什么联系?等等。

B、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C、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生物学的热点,主要是指哪些影响最大、几乎人所共知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而不是指偏、难、怪的内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指将生物学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的实际联系起来。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

D、加强探索性实验:如后所述。

对高三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宜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切忌超出大纲要求、超出高考内容的范围、超出新高考试题的难度和知识深度的要求滥加拓展。举个例子,复习遗传和变异时,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就不要涉及,对各种遗传几率的计算也要适当控制难度。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法要灵活多变,要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高三的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所以今后再选择生物一轮复习资料时应注意:首先,书不能过厚,最好不要超过300页,否则一轮复习时间过长;其次,每一节后的题量要适中,难题不宜多,综合性过强的题不应该出现,因为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原本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本该做适当调整,但我在本学年的一轮复习过程中没有对复习资料做大胆的大量删减,基本上是除超纲内容外全书挨个过,所以致使复习时间紧张,在以后的高三复习中我会精挑细选适量的练习题,在每一章复习完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总结和一次考试,这样就不会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松紧适度,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需要做一定的改进。我除了上习题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是从头讲到尾。有些典型例题我在黑板上讲过一遍,一段时间后再遇到同一道题,一部分学生觉得从来没见过,此时我是最受打击的,每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不是都睁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的很认真吗?我们的师生问答不是也都配合的很好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去听同一备课组老师的课时,我才有了答案,学生一天坐在教室里要听九节课,并且堂堂课老师都会强调“同学们,注意了,这是重点”如果不提要求,不去找学生的兴奋点,他们怎么能够做到九节课全部都集中精力的去听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从头讲到尾,对简单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限时解决,对于重、难点知识在讲之前先告诉他们:“此重点知识将不再重复讲解”,并且设问,在讲完之后对之前的设问进行提问,相信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学生成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在问我们老师要成绩,所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就是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所应该努力寻求的目标,通过对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6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