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生物 > 生物教研 > 教学总结 >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

文轩0分享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改进以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有史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害生物一方面长期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

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方面

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酶的发现

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

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教法建议

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如何自我更新的,合成与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

例如,为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教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

2、使学生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在本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完成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的难点。

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须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

酶的概念和酶的发现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酶的特性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实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

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特性时,引导学生与蛋白质的多样性联系起来,可使学生易于理解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注必定意味着酶的多样性,而且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酶的专一性催化关系密切。

3、使学生理解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如何组织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因素的选做实验并分析、讨论实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组织学生操作、分析、讨论《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坐标曲线图,让学生概括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篇2

一、导入: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题: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繁殖,称为营养繁殖。

二、讲授新课:

(一)用茎繁殖:

播放录像:介绍扦插、嫁接、压条的具体操作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讲解三种营养繁殖的特点。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营养繁殖的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

总结:用营养繁殖可以保持植物体的优良特性,加速繁殖的速度。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讲解: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

播放录像:介绍组织培养的过程。

讲解:

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提问:你认为组织培养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

1、利用组织培养,快速、大量地生产有经济价值试管苗,移入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

2、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化育苗。

3、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1.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本节课运用“一对多” 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

“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习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由吴相钰和刘恩山主编的必修3《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年8月),教学内容属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中的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该节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接种。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规定教学时数为2课时。本学习内容的特点是:

(1)概念多。本课涉及到的免疫物质有:MHC、MHC分子、受体、抗原、抗原-MHC复合体、抗体、(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白细胞介素-2、抗原—抗体结合物等;涉及的免疫细胞有:巨噬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等;涉及的免疫过程有: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等。可见,本学习内容涉及的概念繁多,体系庞杂。

(2)难度大。本学习内容难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深奥且有诸多未探明事项。免疫知识难度大,目前在学理上对免疫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这给教和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涉及了多种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如淋巴细胞的起源;程序性知识,如建构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的方法;图式知识,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解;概念性知识,如抗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策略性知识,如学习免疫知识的知识线索。如此众多类型的知识一齐涌现,是难得一见的。三是知识体系结构复杂。各种免疫概念(过程)、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交织在一起,使本学习内容头绪繁多,要将这些知识结构化,难度是比较大的。四是生理过程抽象。不论是细胞识别,还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涉及了微观环境的多种物质变化及多种变化途径,加上课本静态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五是学科思想方法丰富。本教学内容涉及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模型的思想与方法,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稳态的思想,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习本教学内容的灵魂,对学生思维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与前后知识联系复杂。本学习内容与前后知识有着复杂的联系。与必修1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糖蛋白的种类与功能)、细胞质(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坏死与凋亡;与必修2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必修3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功能异常。除免疫功能异常外,其它都是前备性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教材2课时的教学任务分配如下,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细胞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第2课时学习内容为淋巴细胞的起源、免疫接种等其它内容。这种安排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1课时教学内容的。

三、学情分析

依据教材分析、教师经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情展开调查研究。以此明晰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指向、学习难点、学习期望,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流程的基础。

本次对学情的了解,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对象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预习。访谈的几个问题及探明的学情如下:

问题1: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经历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阶段。

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

③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是先产生淋巴细胞,通过先进行细胞免疫后进行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认为特异性免疫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从广义上说,这也不错,但学生无法说出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先识别后清除,这说明学生不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机制。认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阶段,更是错误的认识,或者说,对特异性免疫的途径不清楚。

问题2: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病原体的物质是什么?免疫细胞的识别能消灭病原体吗?若病原体有数百万种,则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也有数百万种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是用MHC来识别病原体的。

②巨噬细胞用MHC识别,T细胞和B细胞有受体和抗体识别。

③识别能消灭病原体。

④识别不能消灭抗原。

⑤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可能有多种,也可能只有一种。

……

可见,学生不能区分MHC与MHC分子,对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也不清楚。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识别机制不清楚,对识别与清除的关系不理解,对不同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不理解。

问题3:细胞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和物质?这些细胞和物质有什么作用?说说细胞免疫的顺序?细胞免疫有什么作用?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多种蛋白质。

③(主要涉及了)MHC、受体、多种蛋白质。

④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多种蛋白质,毒性T细胞能与被感染的细胞结合。

⑤受体能与巨噬细胞结合,多种蛋白质刺激毒性T细胞。

⑥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T细胞接触→毒性T细胞分裂产生效应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结合→消灭病原体。

⑦细胞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细胞免疫涉及的物质有了解,对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遗漏抗原-MHC的产生及作用,说明对巨噬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很不清楚;对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也不很清楚;对各种细胞的名称叙述不准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这些细胞的作用;对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和特点不清楚。

问题4:体液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哪些物质?体液免疫有什么作用?说说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抗体、白细胞介素-2。

③体液免疫能消灭病原体。

④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B细胞分裂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体消灭病原体。

⑤(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但对B细胞获得抗原信息的过程、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条件、效应B细胞的作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都不很清楚,对体液免疫的功能和特点不很清楚,不了解记忆细胞的作用。

问题5: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它们能消灭了特殊的病原体。

②特异性免疫能消灭抗原不能消灭的病原体。

③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一起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④先细胞免疫,再体液免疫。

⑤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同时进行。

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巨噬细胞参与。

⑦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都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

……

可见,学生对这些问题只有大致的模糊的了解,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从学生的回答看,他们不能说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特点不清。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说明,关键是对识别与清除的机制不理解,更谈不上找出学习特异性免疫的线索。

问题6:你还希望老师能提供哪些学习帮助?

①帮我们找一些有关免疫的学习资料,看不太懂课本。

②重点讲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最好有动画让我们看看。

③知识很多很乱,教我们整理方法。

④怎么记住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⑤概念很多,帮我们整理一下,能否做个概念图帮我们总结。

⑥很多细胞的名字和作用都记不住,有什么方法。

……

可见,学生还是有兴趣学习这节课的内容的。他们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学习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多采用媒体等教学手段,让他们能身临其境地直观地学习。希望老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大的和小的学习线索,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结构。

四、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进行如图1的分解。

根据以上分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1.通过比较,用专业术语概述特异性免疫对象,说出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胞模型,用专业术语说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的名称与作用,并区别MHC、MHC分子、抗原-MHC复合体、受体、抗体、抗原等物质及它们的功能。

3.通过观看动画、模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用比较规范的学科语言准确概述以巨噬细胞为核心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以T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免疫过程,以B细胞为核心的体液免疫过程。

4.通过比较与讨论,准确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的知识体系,认同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构建线索,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学习意义。

五、重点和难点分析

依据学情调查结果以及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结构看,特异性免疫过程处于核心地位,也最为抽象难懂。以特异性免疫过程为基点,向下看,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是学习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知识基础;向上看,只有理解了特异性免疫过程,才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各类免疫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对象和特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法与学法

1.动机激发。学习心态的积极维持是保持学生课堂关注度的关键。本课时,将通过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动画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平加工,激发内部动机,维持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化,形成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模型方法。模型有提供观念和印象的作用。通过模型的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为学生深刻理解识别与清除的过程及特点提供支持,发展学科思维;并让学生体会模型方法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合作学习。本课时内容概念众多、体系复杂、抽象难理解,借助同学间的智慧,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合作学习的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系统分析的方法。按照“识别—清除—稳态维持”的逻辑实施教学,实质是引领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开展学习。即先对特异性免疫进行解构,找出知识要素,然后再进行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6.板书结构化。通过板书结构化,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设计程序、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板书中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上的高度统一,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并在教学中起导向和过渡的作用。

七、教学手段

1.媒体。媒体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手段。制作交互式动画,呈现细胞模型和过程模型,促进学生的理解。用实物展示仪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这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作用。

2.板书。板书是本课时的重要教学手段。板书起到媒体展示、教师讲解的总结、归纳、提炼的作用,对呈现并保持清晰的学习线索,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3.学案。学案是本课时的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为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提供图式信息和问题导引,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支架,对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篇4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使学生识记变温动物的概念和冬眠。

(2)使学生理解青蛙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发育与两栖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两栖类的特征。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青蛙外部形态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两栖类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对两栖类有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对比,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3)通过对保护青蛙意义的了解,让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及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为本节的重点。因为:

(1)通过对青蛙外部形态的观察,使学生对青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青蛙外部形态的观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青蛙适于两栖生活的外部形态,为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打下基础,同时使学生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的观点以及生态学观点。

2、青蛙的呼吸,心脏结构以及生殖发育为本节的难点。因为:

(1)青蛙的内部结构与鱼类相比要复杂,学生要理解之,难度较大;

(2)青蛙是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通过对其内部结构的学习,为归纳两栖类的特征打下基础;这部分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观察、类比、归纳的方法进行,但方法运用不易到位,因此理解这部分知识就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

青蛙生活习性录像;青蛙生活史录像;活青蛙;青蛙捕食的动画或抽拉式模型;青蛙内部结构录像或挂图;大鲵、蟾蜍生活习性录像;青蛙、蟾蜍浸制标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观察活蛙理解形态

观看录像

理解结构

利用录像了解其他动物,归纳两栖类的特征

启发学生归纳小结

交流

答疑

2、教学过程说明:

(1)关于课题的引出:本课可播放青蛙生活习性录像,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也可由教师将青蛙、蟾蜍浸制标本出示给学生。同时提问:这些动物的名称是什么?属于哪一类动物?(前一问学生能答出,后一问可能答得不准确,教师可点拨)引出课题。在这部分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两栖动物的概念。

(2)关于外部形态的观察教学。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尤其对青蛙外部形态的观察方法的训练和培养更是本节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学生观察之前,首先使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①青蛙的外部形态有哪些与水、陆两栖生活相适应?

a、身体分部;

b、体色;

c、皮肤;

d、感觉器官;

e、四肢等几方面观察思考;

②学生完成上面提出的问题后,除按实验七的实验步骤进行外还有哪些改进和增加的实验吗?

通过以上观察,归纳后,使学生理解青蛙的外部形态与两栖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明确两栖类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建议交流一下增加的实验:

①将死蝇放入盛青蛙的玻璃缸内;

②将活蝇放入盛青蛙的玻璃缸内;

③取两只青蛙,将其体表涂上凡士林并将两蛙浸在水中,上面盖上有眼的盖(不让蛙出水面)(此实验应制成动画或幻灯片),学生观察青蛙的反应。增补做的三个实验,进一步说明青蛙适于两栖生活的特点,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3)关于青蛙内部结构和生殖发育部分的教学。利用挂图或录像示青蛙的肺部结构,学生可通过观察,联想增补的实验或回放动画,使学生分析出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在这基础上,启发学生,学生便可解释出青蛙为什么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了解青蛙冬眠时用皮肤呼吸。

出示鱼和青蛙心脏挂图,或播放鱼和青蛙心脏结构的动画,请学生观察、对比,使学生发现青蛙比鱼的心脏多一个心房,但心室中仍有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在一起,由此得出:

青蛙比鱼类高等,但青蛙的运氧能力仍较低,所以,青蛙和鱼类均为变温动物。在冬季呈冬眠状态,这也是对不良外界环境的适应。

这部分的教学,通过指导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

播放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录像,或展示青蛙发育史标本,或剪贴生活史(一一贴在黑板上)。请学生回答:

1、青蛙的成体与幼体形态一样吗?

2、幼体生活在何处,用什么方式呼吸?

3、成体生活在何处?用什么方式呼吸?

4、青蛙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

经过观察、分析,学生能归纳出:青蛙是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在水中,用肺呼吸,体外受精。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和变态发育。关于青蛙的食性可由学生介绍,教师可出示抽拉式舌模型或青蛙捕食的动画,进一步分析出青蛙捕食的特点,也可导出保护青蛙的意义,从而树立生态学的观点。通过对青蛙内部结构的分析、比较,使学生知道青蛙比鱼高等,适于两栖生活,从而树立进化论的观点。

(4)关于两栖动物主要特征的教学。

可用播放蟾蜍和大鲵生活习性录像,使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明确蟾蜍是有益的动物,大鲵是有尾的两栖动物,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启发学生,联系青蛙、蟾蜍、大鲵特征归纳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5)教学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将本节的重点内容总结归纳出来,不完善之处由教师做补充,这样长期训练,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可将重点内容做精彩回放,学生观察后,再归纳总结。

(6)关于讨论答疑部分的教学。

根据本节所学的内容,学生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可以是课外的,学生间相互讨论,互相解答,学生答不出的,教师予以解释。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分析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信息的好机会。

板书设计

第八章两栖类

一、青蛙

1、生活习性:水陆两栖,捕食活的害虫。

2、外部形态:保护色,皮肤裸露,分泌黏液,有感觉器官,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3、内部结构:

(1)呼吸:肺,皮肤辅助呼吸;

(2)心脏:两心房,一心室;

(3)生殖发育: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卵生;

二、其他两栖动物:

蟾蜍、大鲵

三、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生物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说明顺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为人类造成的损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不速之客──猫鼬”。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作一番考察。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

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⑵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明确:⑴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

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顺序。

三、局部揣摩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件中“课文练习”部分。)

四、合作探究

1、以组为单位,根据已有资料,简介一种生物入侵者(姓名、来源、特点、危害等)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启发思考:预防、治理、利用。

五、总结提升

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城市或乡村“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使云南滇池死掉,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在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加深对生物入侵的认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74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