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什么
校园文化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其中一个因素,那么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具体的校园文化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了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详细的校园文化吧,欢迎大家阅读!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的校园文化
学生标识
校训
正心养德
校歌
北山坪上朝霞灿烂,白鹤梁畔桃李芬芳;教室里飞出朗朗书声,校园内我们欢乐歌唱,欢乐歌唱;古老的黄桷树,依然生机勃勃,悠久的校史又翻开新的篇章。啊,啊,啊,努力学习,辛勤耕耘,莫负青春好时光;正心养德,自主自立,我们是祖国明天的栋梁。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社团文化
学校每年均会举办学生节、趣味体育比赛、学生文化艺术节、英语才艺大赛等活动。定期开展“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6.5世界日”宣誓仪式、“绿色家园我的梦”主题团会等环保教育活动。
截至2014年11月,学校有亚萨园动漫社、校园之声广播站、校园周报社、音乐协会、计算机协会、戏剧社、青年志愿者协会、朋辈心理社、天文社、达人社、南山诗社、尚武社、微电影社、足球社等15个学生社团。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的办学历史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涪陵五中前身——今四川省、重庆市创办最早的13所新式小学校之一“涪州官立模范高等小学堂”在涪陵城西秦义园诞生,由此拉开了涪陵五中在冠盖里、秦义园持久办学,振兴与发展涪陵现代教育的序幕。
辛亥革命后,1911年,“涪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改名“涪陵县立高等小学校”,并实施“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教育方针,执行新的课程标准
民国九年(1920年)12月,为解决涪陵高小毕业学生读书难问题,四川省东川道道尹公署批准将涪陵县立中学和涪陵县立高小合办,取名“涪陵县立中小合校”。
民国十年(1921年)1月,四川省东川道道尹公署委任李述铭为校长。同年春,在秦义园涪陵县立高小设初中部,“涪陵县立中小合校”正式诞生。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规定,涪陵县立中小合校小学部与中学部正式分离,小学部迁育园单设;中学部留原地,定名涪陵县立初级中学校,简称“县中”。
民国三十年(1941年),涪陵县立初级中学开始办高中,校名改为“涪陵县立中学校”。
1950年4月,川东区涪陵行政专员公署决定,涪陵城内原有涪陵县立中学校、涪陵县立女子中学校、四川省涪陵中学校3所公立中学合并,实行高、初中分部办学。高中部定名“省立涪陵中学”,校址在秋月门外秦义园,为川东行署文教厅直接联系重点学校。
1955年7月,涪陵专员公署决定将“涪陵中学高、初中两部分分为两校办理”,初中部即改为‘四川省涪陵第五初级中学校’,今“涪陵五中”之名正式诞生。
1972年,涪陵五中开始招收高中。
1973年改名“涪陵第五中学校”。
1976年定名“四川省涪陵第五中学校”。
1981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1983年,易名为四川省涪陵市第五中学校。
1997年重庆直辖后,改名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2001年,被确认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2003年8月,为支持国家三峡工程建设,涪陵五中整体搬迁至涪陵桥南天子殿居委办学。
2010年5月,该校国际部成立。
2011年11月11日,学校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
2014年,涪陵五中先后与涪陵七中、涪陵八中、涪陵十中、涪陵十七中、涪陵十八中以及涪陵区大顺中学签订捆绑发展、合作协议。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的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占地348亩,共有104个教学班,其中高中90个班,初中14个班,学生近7500人。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硬件设施
截至2008年7月,学校建成各类房屋11.5万平方米,运动休闲广场3.9万平方米,道路5.5千米。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378人,其中研究员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46人,中级教师118人。全国劳模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据重庆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名单显示为11人,2015年又新增4名),区名师8人,区科技拔尖人才8人,区学科带头人14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