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学综合排名
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之称,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那么该区域值得推荐的中学有哪些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学排名
(本排名榜由家长学生打分产生,仅供参考)
恩施市崔坝民族中学的简介
崔坝民族中学现在正以迅猛的步伐,走上健康发展的大道。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学校就是自己的家,我们的家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家,是一个走向发达的家。尽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面临挑战,但我们广大教师有信心、有决心与崔坝民族中学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去经历艰苦的考验,一起来享受成功的幸福。 因为这里有作风务实、锐意进取的领导,这里有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的老师,这里有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在新学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勤恳工作,努力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堂质量。我们一定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的简介
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址火蜂,经巴东县人民政府批准,于1994年8月迁至溪丘湾于原巴东县五中合并,诞生了今天的新三中。巴东县三中虽经历风雨,却始终没有停下不懈追求、顽强进取的脚步,特别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完成了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已发展到23个教学班,在校生1448人,在校职工108人,校园占地面积4268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校园建设合理有序,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区域已初具规模。以人为本,创新为魂,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已经形成。一所崭新的三中已矗立在革命老区这块红色的沃土上。
湖北利川一中的简介
利川一中历史悠久。其前身为"利川县立高等小学堂",创办于1905年。后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10月开办初中,更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利川初中分校"。1958年开办高中,又更名为"利川县第一中学"。1986年,利川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利川市第一中学"。一百年峥嵘岁月,利川一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百年艰苦求索,一中人创造了一个个教育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利川一中驶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84人,在校学生3300人。现为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德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考点、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恩施州重点高中、恩施州教学质量优胜学校、恩施州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恩施州绿色环保先进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近10所著名重点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近年来,学校按照"凝聚人心,人文治校;完善制度,章程治校"的指导思想,遵循"立德昌校,树人为本;塑造高尚人格,发展个性特长,激活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努力适应社会,构建和谐环境,为学生协调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大力宏扬"爱教为怀,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一中精神,形成了"正直向上,求真务实"的优良校风。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学校地处鄂西边陲川渝交界的利川城区,面临318国道,背靠钟灵山麓,极目清江河畔,居闹市而无喧嚣之虞。教学、生活、运动三区自成体系,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舒适别致,校园内梧桐参天,古柏葱翠,绿草如茵,花香袭人,鸟语盈耳,是修身养性、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师资雄厚,德才兼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广揽人才,礼聘名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养深厚、教导有方,安于久任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5人,其中受国家、省级表彰的模范、优秀教师13人,特级教师、省管专家、州市优秀人才10多名,高级教师 67人,硕士研究生8人,有100多人次280多篇论文(著)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交流。他们崇尚学习,争做专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自觉地把教育工作当成事业来热爱和追求。
培育英才,质量一流。多年来,利川一中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人为本,立德昌校。强调"成人为先,成才为本" "做学问必先学会做人";强调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技教育有机结合,强调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生动性、灵活性,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教学,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学生协调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综合素质高。如宋卓亚同学在2008年5月荣获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表彰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此奖为中国中学生的最高荣誉,全州仅此一人)。高考连续十多年名列全州前茅。学生中一批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并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劲势头。如谭再树、唐俊辉、胡振华、宋万发、赵军章、许勇、冯华升、牟志平、明亮、张伟特、何以广、刘波、万磊、温馨、余胜等学生先后考入北大、清华;欧显康、陈蓉、胡振华、杨燕、陈永尚、杨旸、向美珍、温馨、余胜等学生夺取全州高考"状元",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名校。同时,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近几年获国家级奖者300多人次,省级奖800多人次,其获奖人数之多,档次之高,在全州占领先位置。
解贫济困,奖掖标兵。学校为贫困生辅设"绿色通道",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希望工程资助、减免学杂费、社会募捐和爱心助学工程等多途径助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