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以及对亲子课的态度
很多家长很喜欢孩子,但是缺乏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的认识。一方面过渡的放纵孩子,溺爱孩子,另一方面却不闻不问,任孩子在幼儿园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孩子学前教育的方法,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如何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
1、首先要给孩子选择优质的幼儿园。
孩子的年龄越小,大脑的储备量越多,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千万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幼儿教育以及学前教育。首先,家长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优质的幼儿园,选择幼儿园并不是说要选贵的,而是要去判断一个幼儿园的资质,资质证书一般都是挂在幼儿园大门外,一目了然。同时家长要耐心些,多花些时间去幼儿园考察,去看看幼儿园的饭菜,教学质量,以及老师的性格与态度,这些都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对孩子上心并不是说为他花了多少多少钱,而是对孩子用了多少心意。
2、父母多亲自去幼儿园接孩子。
现在很多年轻的家长生下孩子之后,却只知道生,而不知道怎么养,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他们的姥姥,姥爷或者爷爷奶奶,夫妻俩自己却忙着着自己的工作,甚至周六周天也没时间探望一眼孩子。其实,幼儿园放学的时间比较早,孩子的父母没有时间也可以体谅,但是并不是每天如此,如果有时间和机会就一定要亲自去接孩子放学。爷爷奶奶无法充当父母的角色,他们只是父母的替代品,孩子的内心是很细腻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哪天父母没来接,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对他们性格的养成和成长是不好的,做父母的要时刻注意自己孩子内心细小的变化,尽力而行,不要偷懒的将孩子经常托付给别人就万事大吉。
3、尽早让孩子学会用筷子吃饭。
很多家长溺爱孩子的方式是匪夷所思的,我见过一个孩子,当时他已经七,八岁了,却还是要家长喂他吃饭。因为即使年龄那么大,他还是不会自己拿筷子,吃面条时,夹菜时,依然还要父母帮忙喂入口中。这样的孩子是可怜的也是可叹的,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知道孩子的父母对他有多么的溺爱,其实这就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孩子不会做什么事的时候家长首先就会跳出来解释,“我孩子还小,做不了这个。”“他还太小,等长大就会了。”然而呢?溺爱的傻孩子长大了依然没变化,只是去掉了傻孩子的中间字。所以让孩子成长,首先要从拿筷子开始,让他从吃饭就明白自己动手的道理,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万万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4、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
幼儿的教育最主要的不是知识和课本的教育,学前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听力,协调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任何人一生必经的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现在很多的家长与自己孩子相处时总喜欢抱着个手机玩个不停,对孩子爱搭不理,回头想起来时却抱怨孩子不爱说话,性格沉闷,其实在家长玩手机不搭理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交流能力就在慢慢流失,很多事情孩子是乐意分享的,但是几次几次的不被重视之后,孩子也就不再自讨没趣,学会了把很多话放在心里,闷不做声。很多时候家长的时间都是十分空闲,这时候不要总想着自己如何如何,有了孩子要以孩子的心思为出发点,带他去做喜欢的游戏,或是进行寓教于乐的艺术观赏,这都是很必要的。即使没有这个条件,与孩子在周末叠叠纸飞机也是可以的,孩子很多能力的养成蕴于生活之中,同时很多能力的缺失也是蕴于家长言行的缺失之中。
5、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让孩子去看书,也是让孩子多开口去读,去念。很多家长都曾经互相抱怨自己的孩子口齿不清,多大了都说不清话,表达不明语意。这就是少说少念而导致的后果,对于幼儿看书并不能要求他必须看懂看通,而是用读书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家长要去引导,引导孩子去思考,去动嘴和动脑,知识不要太着急的去灌输。幼儿在学前主要就是兴趣的培养,读书的兴趣如果一旦形成,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亲子课上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亲子课是给孩子上的,也是给家长上的。孩子在上课的短短的时间内通过游戏的方式,接受到语言、音乐、精细动作、大动作、社交等各方面的锻炼,对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所有的锻炼不应该仅仅限于上课的30分钟,亲子课的效果如何更大程度的取决于下课后课上所学的东西在家庭中的延续。同样的课程,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孩子不会因为一节课的练习就真正达到某种能力,孩子的能力提高是在无数次的亲自体验中得到的。所以,在课上所作的游戏和锻炼,要在平时带孩子的过程中有重复和体现。学习该如何和有目的的与孩子玩游戏是家长带孩子上亲子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家长在亲子课上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努力记住老师课堂上的游戏和目的,认真学习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其次,宝宝在上亲子课的过程中,最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四处游走,不听/不看/不配合老师。这种现象最常出现在最初几次上亲子课或者不经常上亲子课的宝宝身上。既然这是最最常见的问题,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既然是普遍的问题,也就说明这是正常的,请父母不要认为是孩子的毛病,因为这个问题不好意思,更不要总是试图去控制孩子。孩子在刚接触亲子课的时候,并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小集体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平时都是在家里比较自由,让孩子明白在集体中需要遵守一些规则是宝宝社交方面很重要的进步。小宝宝的学习更多的是模仿和自我体验,不是通过语言教育来学习的。
所以在这种时候,家长要做的是配合老师的要求与大家一起做,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宝宝,不要总想着要控制宝宝。宝宝看到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明白这是一个规则,也会自愿的遵守的。另外虽然老生常谈还是要说明的是,宝宝不会因为四处游走而学不到东西的,小宝宝都是吸收性心智,无意识的吸收到很多,这也是许多妈妈感慨的“不知什么时候学的,没有刻意的学,却吸收了。我见过有些妈妈对于宝宝上课的乱跑的状态感到很不好意思,下课后话都不多说将还在兴头上的宝宝拉回家,当时我很想和这位妈妈交流一下,可是她没有给我这个机会。在整个课上,妈妈都在对宝宝说,“快去……快看……快做……,而自己在旁边也没有加入我们。可是妈妈的行为是宝宝最好的榜样啊。妈妈的陪伴会让宝宝感到是在做一样有意义的事,因为妈妈都那么专心的在做。与宝宝一起做,而不是把宝宝放在对立面上来控制宝宝。
再次,小宝宝所学习到的东西不会马上的表现出来,0到3岁基本都是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表现出来,给父母很多惊喜。这也是亲子班与幼儿园的最大不同,不是说今天学到什么了回家就会做什么,就像说话一样,宝宝听到了,但是不会说,等到生理发育到足够成熟,再加上平时所听的语言积累,会在1岁半到2岁之间学会用语言表达。如果在宝宝会说话之前我们没有给他任何的语言积累,那么到该说话的年龄他也不会说的。所以,家长带宝宝上亲子班的时候,请一定放下“宝宝没有学到了什么的想法,不要强求宝宝有所表现。说这些不是站在亲子园的角度上,而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急迫的心情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宝宝,而失去学习或者游戏的兴趣。兴趣,是我们在宝宝小的时候就要好好保护的东西,想想看成人的我们,还有多少兴趣呢?有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并且会有更多快乐的事情来做。
最后,是说一些请妈妈们注意的事情。陪宝宝上亲子课的人可能是父母,老人或者是阿姨,无论是谁,陪宝宝上课的时候都要投入。一起与宝宝进步是一件愉快并且极有意义事情,所以尽量不要在课堂上聊天或者随意走动。这对宝宝都有影响,也是对宝宝的反面教材。一般妈妈比较注意宝宝的成长,所以妈妈的态度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其他看护人。平时关于上亲子班的事情最好能与家人多多交流。鼓励爸爸能够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平时上班接触较少,亲子课堂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很好的机会。说到这儿又回到第一点了,亲子课是给孩子上的,也是给家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