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菩萨蛮·回文》鉴赏及译文答案

美玲2 1172分享

  《菩萨蛮·回文》是由苏轼所创作的,全词围绕“恨”字,情景融会,梦醒结合,喜恨交加,将一个痴情少妇思郎的复杂思绪、恨情,巧妙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有余音绕梁之效果。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菩萨蛮·回文》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菩萨蛮·回文》

  宋代:苏轼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菩萨蛮·回文》译文

  落花时节,空寂的庭院有位少妇穿着很单薄。穿着薄薄衣衫的少妇,在庭院空旷处看那落花。过后几天,愁绪在心头隐隐泛起,依恋不舍的愁绪一天天地迟延下去。

  梦中醒来,只听得黄莺在演唱,唱歌的黄莺累得返回梦乡。带信的人顺便询问时,少妇害羞的低垂了头,害羞的少妇顺便请来人给带封回信。

  《菩萨蛮·回文》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

  春衫:代指少妇。

  迟日:过后几天。依依:隐藏的样子。

  依依:不舍的样子。

  舌弄:将舌头拨弄,演唱的意思。

  邮:邮差,指送信的人。便:顺便。羞:低头。

  《菩萨蛮·回文》赏析

  上片,以移恨于物手法,写暮春时节,少妇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时长的心态。苏轼擅长于将自然时令、外界景物与人物体态的情缘作为词的信息源泉,作为激发词情的触媒和表达词意的载体。“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伤春怀人。“落花”点明思郎时令,“闲院”描绘思郎守空房之寂寞,“春衫薄”说明思郎时感觉有寒气。这是心理上的反映,只好以衣物传达之。“闲花落”暗指思郎时散乱的情绪。“落”、“闲”、“薄”几字贯通,少妇的孤独感、寂寞感和烦乱感层层加深。“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最后两句又把这种复杂感情强化了。无论是“恨”依依不舍的恋情,还是“恨”见面的日子来得迟迟的痴情,少妇都将一天天地熬煎下去,度日如度年。

  下片,以梦幻与现实相互映照的手法,进一步写少妇思郎的痴情与恨情。“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移情于黄莺,以黄莺托情,做着一场美梦。梦醒一喜,似乎郎君回归,连黄莺也不分昼夜嚼舌不停。忽然,现实虚无,拨弄舌头的黄莺也累得扫兴了,不得不进人梦乡。少妇一梦(幻)一醒(喜),黄莺一弄(喜)一梦(愁),相互映照,人通物情,物通人性,形萦神绕,似梦非梦。此谓以美好的生活环境烘托出少妇的寂寞孤独。“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又由梦幻回到现实,请问邮人顺便给我捎个信,这种结尾令人回味,此“恨”绵绵究竟有多长。

  全词围绕“恨”字,情景融会,梦醒结合,喜恨交加,将一个痴情少妇思郎的复杂思绪、恨情,巧妙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有余音绕梁之效果。

  《菩萨蛮·回文》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十一月,苏轼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作该词咏暮春闺情。

  《菩萨蛮·回文》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相关文章:

1.苏轼《菩萨蛮·回文》欣赏

2.苏轼《菩萨蛮·回文秋闺怨》鉴赏

3.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鉴赏

4.苏轼《菩萨蛮·回文冬闺怨》欣赏

5.苏轼《初到黄州》鉴赏答案 《初到黄州》译文及赏析

6.苏轼《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鉴赏及译文参考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词译文及赏析答案

8.苏轼《西江月·重九》译文参考 《西江月·重九》译文及鉴赏

苏轼《菩萨蛮·回文》鉴赏及译文答案

《菩萨蛮回文》是由苏轼所创作的,全词围绕恨字,情景融会,梦醒结合,喜恨交加,将一个痴情少妇思郎的复杂思绪、恨情,巧妙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有余音绕梁之效果。今天小编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2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