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端午节纪念的诗歌
端午节快到,送你一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五月五的情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方便大家学习。
《端午的这一天》
艾草,已挂在门前
佩带香包的孩子,满街奔跑
站在岁月的岸边
大人们将雄黄酒缓缓倒下
剥开粽子
剥开延绵千年的历史
剥开千年的情缘
而我,独想一杆青竹
撑起一余韵
撑起永恒的纪念
拨开五月的涟漪
溯源而上,屈原
以水鸟的姿势
将你的名字
从汨罗,衔起
五月的天空,风轻云淡
楚国的往事,随风铺展
那个壮志满怀,长衣飘飘
剑不离手的爱国诗人
以一个千古凌空
纵身千年的叹息
任琴瑟的悲音
在山谷,声声呼啸
《拥抱汨罗》
子规鸟轻盈的掠过
而我的脚步
却在汨罗畔沉重
星星与眼睛对视
沉浮中
你在泅渡诗意的银河
天问依然回响在天地
龙舟划破千年的寂静
浸透血液的文字
融入水
月亮与涛声对饮
我把九歌
唱给汨罗
见你在挥毫之余
纵身一跃
与楚辞再醉一万年
千年的炊烟
从波涛应声而起
怀念涨满的粽香
裹住许多古老的记忆
漂泊的游子
即使变成泥土
中国已在心里种植
《午节的情思》
或许,人生失落的年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
或许,诗情喷涌的时间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厚意哟,才让你宣布“路漫漫”的百般无奈的慨叹,
太多的愿望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啼哭的汩罗。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附近的潇湘,
泣血的日子,让全部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2013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午,
这叫作思念,思念是一种崇高而巨大的想像。
你的橘颂你的离骚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尽你的悲哀你的惆怅。
你让楚辞浪漫民歌通常在中华大地唱响,
你让毕生的遗恨连同自己一同消逝,淹没进汩罗。
我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这般诗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当今的红尘,还有多少文人还在压抑着豪放无羁的思维…
愿我蠢笨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
愿我残次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一切日子的明净阳光。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即“开端”、“开始”;五即五月初五;午与五是同音通假字,“端五”后来就通用为“端午”了。辞源说:农历五月初五即为端午。又说:晋人周处的《风土纪》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鹜即鸭,角黍即粽子, 粽子外面有角,里面有米。此句意思是说:大家都在端午节煮粽子吃,一只只粽子就像一只只鸭子漂在水中一样。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学界有几种观点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说:是古代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一说:是古代纪念屈原的节日。
说法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他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民族(即今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一带)是以龙为图腾的,为了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借以巩固自身的正宗“龙裔”的被保护权。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有关。粽子投进河水里祭祀龙神,自己也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激烈的鼓声中划着描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比赛,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据《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又有《淮南子》记载:“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古越人有“文身像龙”的习惯,其实即是他们对龙图腾的崇拜 。
据考证,端午的"龙舟竞渡"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古代南方百越的吴越一带于春秋时期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如《楚辞˙涉》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所乘的这种狭长而轻小的舲船实际上也就是当时一种竞度所用的龙舟小船。
有关于端午节纪念的诗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