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隋炀帝杨广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隋炀帝下令征羽毛税:一仙鹤主动拔毛献皇帝
隋炀帝时期,大规模选拔仪仗卫队,曾向各地征收鸟的羽毛。于是,一时之间,全国各地都在寻找鸟毛。这一天,有人发现有一只鹤蹲在树上,鹤的羽毛精美绝伦。人们争相爬上树去抓那只鹤。
鹤在树上筑了巢,巢中已有蛋,正要孵化。
鹤是有灵性的鸟。她害怕人爬到树上损害鸟蛋,就主动拔下身上的羽毛,扔下树去。人们见了,非常高兴,纷纷争抢。
鹤主动拔下羽毛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经过人们的“言语加工”,这只鹤被说成是仙鹤,“仙鹤主动进献羽毛给皇帝”,这是祥瑞。地方官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邀功的好机会,写了一封歌功颂德的奏折进献给皇帝。奏折到了朝廷,群臣皆贺。
隋炀帝“科取翎毛”的典故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到了明朝,冯梦龙还讲了一个和此有关的笑话,嘲笑当时通过“经生”考试的官员的无知。
两个“经生”曾在同一个地方做官。有些经生不懂得诗文,却强装文雅。有一天,两个“经生”在一起聊天,聊起了诗歌。其中一个说,最近听得一句诗,写得非常棒。
“哪一句?”
“也应无计避征徭。”
“这诗写得不对,有错误。”
“哪里错了?”
“野鹰何尝有征徭乎?”
“咦,对呀!可是古人有言,岂有失也?必是当年科取翎毛耳。”
其实这句诗出自唐朝末年着名诗人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应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意思是即使跑到了深山里,也没有办法躲避官府的徭役。
这两个书呆子,把“也应”理解为“野鹰”,还要强拉上隋炀帝,真如冯梦龙所说,“不省文章”啊。
隋炀帝杀父淫庶母之谜
隋炀帝(569~618年),即杨广。隋文帝之子,在皇帝位9年。即位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开辟驰道。因每项工程均耗人、物无数,国运渐衰。各地起义烽火连天,隋朝覆灭。其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死。一说其是弑父篡位。
隋炀帝还未出生,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然后坠落于地,尾部折断了。独孤后将这个梦告诉隋文帝。文帝沉吟不语。传说隋炀帝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乡间牛马皆鸣。
隋炀帝三岁时,一天在文帝身边玩。文帝抱着他玩视良久,然后叹气说:“此儿极贵,然而破灭杨家的恐怕也是他。”隋炀帝到了十岁左右,喜欢读书,甚至于方药、天文、地理、伎艺、术数,无不通晓。然而他性子偏急,阴贼刻忌,好猜测别人的心理。自权臣杨素死后,隋炀帝开始肆无忌惮地淫乐。
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他造的西苑方圆二百里,役使的民夫超过百万。苑内分十六院,聚集精美的石头堆成山。凿池做成五湖四海的规模。下诏令凡天下所有珍异的鸟兽草木,全部送至长安。西苑十六院的名称都是隋炀帝亲自所起,每院有二十位美女,选炀帝经常幸御的那个为首。院里的树叶冬天凋落后,就剪彩绢为花,点缀于枝条。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隋炀帝又凿了五湖,这每湖方圆都有四十里。湖中积土石为山,山上有雕刻精美的亭台楼阁,澄碧的湖水四周环绕。接着又凿了北海,方圆四十里。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山上都是台榭回廊。到了大业六年,后苑草木鸟兽逐渐繁息茂盛。炀帝的离宫遍天下,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各离宫都置备大量宫女。炀帝照《礼记·昏义》所说的,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其实《礼记·昏义》的说法,只是古人设想的一种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而炀帝却替古人实行了。
隋炀帝造迷楼,互相连属,回环四合,进入迷楼的无不迷路,连续几天都出不来。隋炀帝对左右说:“就是仙人游在其中,也会迷路。”他在迷楼上设了四副宝帐,分别称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延秋月。接着诏选后宫良家女子数千,住在迷楼中。隋炀帝好御童女,但童女往往因羞涩不能配合。大夫何稠便进了一辆专门御童女的车,这车只可容一人,其中有机关,小女孩躺在里面被机关锁住不能动弹,御女的时候车子会自己摇动。
隋炀帝大悦,问何稠:“此车叫什么名字?”
何稠说:“臣任意而做,未曾取名。”
隋炀帝说:“卿以巧意成车,朕任其意自乐,可叫‘任意车’。”又有观风行殿,殿开间为三间,可容纳数百人,饰以珍宝,光辉洞彻,房间可开可合,殿脚设轮轴,行走如飞。
隋炀帝令画工绘制男女交合图数十幅悬在阁中。大臣上官时铸了乌铜屏风数十面,铜屏风被磨成镜子,环绕在床榻边。隋炀帝在屏风内与女子交合的身影,纤毫不漏地映在屏风上。隋炀帝大喜:“绘画绘得像才好,这是真容,胜绘画万倍。”隋炀帝日夕沉荒于迷楼,与诸女周旋,身体慢慢地就有些吃不消了。他对近侍说:“朕还记得登极的时候,十分辛苦却不瞌睡,只有枕在妇人腿上,才能合目。如今却一睡下就醒不来,一近女色就疲倦,这是为什么?”他身边的弄臣侏儒王义说:“臣是一个废人,不如别人明白事理,但臣听说精气是人的根本。陛下当初处世勤俭,少近声色,精实于内,神清于外,如今陛下数年来日夜声色,以有限之体而投无尽之欲,怎么会不枯竭呢?”隋炀帝连连点头,第二天在后宫选了一间静室养身,宫女皆不得进入。才过了一天,隋炀帝忿然地出来说:“像这样活一千万岁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又进迷楼纵乐去了。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 客死他乡
隋炀帝一生追求逸乐,不惜以举国之力开凿运河,率领群臣、亲友组成的庞大旅游团三下江南,享尽人间富贵。最终由于纵情声色,荒废朝政,被叛军缢死江都,给后世帝王敲响了警钟。
开凿京杭大运河
中国幅员辽阔,水域宽广,水上交通运输业自古就很发达。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开始开凿运河,勾连水路。隋炀帝继位之后,一直梦想着建立丰功伟业,垂名青史,所以他将国号定为“大业”,意在建立震古烁今的一番伟业。
在前代开凿的运河基础之上,隋炀帝倾全国之力,主持开凿了一条北达北京,南至杭州的大运河。运河途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以及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千米,其价值堪与万里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贯通了南北交通大动脉,自然给隋朝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军事控制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热衷组团出游的隋炀帝的个人私欲。时至今日,京杭大运河仍在交通运输中发挥重大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和“民俗陈列室”,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化石。
中秋佳节,初下扬州
隋炀帝在位期间曾三下扬州,每一次的排场都是空前盛大的。据《隋书》记载,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是在大业元年(605)的八月十五,光龙舟就有数万艘,庞大的龙船队伍首尾相连,绵延不绝,竟然长达一百多千米。
这些龙舟体积庞大,长约33米,高15米,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水上宫殿。船上有四层,最上面一层是正殿和东西朝堂,供皇帝办公和接见臣子用。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是用金玉装饰过的,比今天的五星级酒店还要奢华,主要是供皇帝娱乐和休息。最下面一层住的都是皇帝的内侍,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和安全保卫工作。
整个龙舟的外观就是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龙头引颈向天,怒目圆睁,甚为威严,龙尾高高翘起,直指苍穹。据杜宝的《大业杂记》记载,这些龙舟都“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船一启动,彩旗飘飘,非常壮观。皇后乘坐的翔缡舟比龙舟略小一些,功能和装饰与龙舟差不多。后面紧跟着九艘叫做“浮景”的大船,这种三层的大船主要是装载一些日用品,专供皇帝和皇后旅途所需。
为了让自己的行程更加完美,隋炀帝特意挑了中秋节这天出行。这一天,秋高气爽,碧空万里,如此良辰美景不能不让人心旌动摇。可是这对于极富浪漫主义的隋炀帝来说还远远不够。据《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出游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组团,每次出行都要带很多的随从。这其中包括朝廷的核心官员、后宫佳丽、公主王孙,甚至像越王杨秀这样的政治犯也在其列。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呢?一是显得声势浩大、炫示国威,二是古来君王皆怕寂寞,独乐乐不如与众乐嘛。这些人乘坐的船只也是造型各异,有称作漾彩、朱鸟、苍缡、白虎、玄武、飞羽、青凫、凌波、王楼、道场、玄坛、板榻、黄篾等各式船只数千艘,紧随皇帝、皇后的龙舟之后,这么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开下江南,让两岸的老百姓大开眼界,顶礼膜拜。
隋炀帝这次出行,不仅在龙舟的修建上花费了很多心思。而且连龙舟上配备的纤夫,都要穿统一的制服,而且都是用极其高档的锦彩缝制的。锦彩是一种带花纹的丝织品,价格自然不菲,要在平日,可能一般的富户也消费不起。由此可见隋炀帝此次出行的奢华程度。
隋炀帝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虽然龙船已经极度华美壮观了,他还是觉得有一丝缺陷,那就是随船配备的纤夫。据唐代传奇《开河记》记载,“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子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所谓“殿脚女”就是牵挽龙舟的女人,她们都是吴越一带选拔出来的美女,画着宫妆,穿着绫罗绸缎做成的衣裙,俨然龙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