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的故事

大吉 1172分享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着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的故事

  从1880年到1900年,严复一直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其间他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等,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在天津度过的20年,成为严复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之后因工作关系,严复又多次来天津,因此他自称是“三十年的老天津”。

  李鸿章看中严复将其调到天津

  严复(1854—1921),字又陵,号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上占有显着地位,其中以西学最为显着,故康有为称严复是“中国精通西学的第一人”。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则把严复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一起,列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严复1867年考入左宗棠、沈葆桢等创办的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学习五年毕业后,在军舰上实习。1877年被派往英国保穆士德大学,不久转入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海军专业。1879年毕业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严复被李鸿章看中调到天津,在新创办的海军学校——北洋水师学堂任职。

  北洋水师学堂坐落在天津旧城东八里的贾家沽道东天津机器局东局旁(今东局子一带),校舍很好:“堂室宏敞整齐,不下一百余椽。楼台掩映,花木参差,藏修游息之所,无一不备。另有观星台一座,以备学习天文者登高测量。”该学堂1880年由李鸿章创办,1881年7月落成并开始招收学生,学制为五年。

  严复给学堂带来了现代海军思想

  严复的到来,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由于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有方,加之严复对李鸿章曾有所表示,因此他由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一直升至总办(校长)。

  严复在给四弟观澜的信中说:“自来津以后,诸事虽无不佳,亦无甚好处,公事仍是有人掣肘,不得自在施行。至于上司,当今做官,须得内有门马,外有交游,又须钱钞应酬,广通声气,兄(严复自称)则三者无一焉,何怪仕宦之不达乎?置之不足道也。”由此可见,严复对当时的官场是很不满的。

  针对此事,四弟观澜告诉他,无论如何李鸿章这个门路,总是要走动走动的,因为李鸿章权势既大,又是直接上司。于是严复偶然也去试试,没想到果然有用。对此严复给四弟的信中曾不无幽默地说:“用吾弟之言,多见此老,果然即有好处,大奇大奇。”但严复对李鸿章的趋奉也仅此而已。

  北洋水师学堂培养了很多人才

  严复任总办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20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同时兼任直隶学务公所议长、直隶咨议局议长)、着名翻译家伍光建等。倒是严复自己,对弟子们的评价可以说有些苛刻:“复管理十余年北洋学堂,质实言之,其中弟子无得意者。伍昭扆(光建)有学识,而性情乖张;王少泉(劭廉)笃实,而过于拘谨。二者之外,余虽名位煊赫,皆庸才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严复倾注了20年心血的北洋水师学堂毁于炮火之中。这给了严复以极大的思想打击,他被迫离开天津迁居上海。

  严复有抽大烟的不良嗜好

  严复在天津期间的个人生活,可以简单概括为读书、写信、写文章、讲学和演说。此外他还有一个很不好的嗜好,就是吸食。严复初到北洋水师学堂时,李鸿章曾当面劝他把大烟戒掉。严复在《与四弟观澜书》中曾说:“兄吃烟事,中堂(指李鸿章)亦知之,云:‘汝如此人才,吃烟岂不可惜!此后当仰体吾意,想出法子革去。’中堂真可感也。”而严复却一直没有毅力戒掉大烟。

  1908年,严复应直隶总督杨士骧聘请来津任职,曾给夫人去信,要求把大烟给他寄到天津来。他在给夫人朱明丽的信中说:“临行水烟筒、勾脚、眼镜均忘带,路上只得向帐房借用,到津花四块钱又买一把。”其后的信中又说:“药膏吃已过半,事多一日三瓢,不能减少。药单不知往那里去,又没带有烟灰,市上买灰恐靠不住,今特作快信到家,叫你再熬四剂,一钱灰者,分作四罐,熬好交新铭关买办,带津交河北学务处严收,切切。”再后的信中又说:“药膏本日已尽,而新熬者尚未寄来,不知须受苦几日,只怕新的寄来,我已戒尽,不须再吃,未可知也,但在此日日有事,恐精神不支撑耳。”由此可知,在某种程度上严复的精神是靠大烟来支撑的。

  后来在同乡医生许钟岳劝说下,严复试图彻底戒掉大烟,可惜最终并未奏效。严复一生只活了67岁,很大程度上应与他抽大烟有关。

  严复简介

  1874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报朝廷,请求建设3支近代海军。

  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建议,并命令由李鸿章创建北洋水师,由沈葆桢创建南洋水师。

  建设近代海军谈何容易?坚船利炮,还可以耗费巨资从国外购买;操纵舰船的海军人才,又从哪里来呢?因此,在李鸿章等人的建议下,清朝政府派遣了一批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的年轻学子,到欧美学习军事。其中,有6个人到英国学习海军。

  这6个人里面,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叫严复。

  你没听错,他就是后来的着名翻译家严复。

  严复是福建侯官人,晚清名臣林则徐也是从福建侯官走出来。严复,字又陵,生于1854年。严复祖父辈都是从事中医,他父亲病逝后,家道中落,便不得不结束了走科举正途的计划。

  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建了福州船政学堂。这是中国第一家采用西方教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学校。学校创建的第二年,13岁的严复就进入读书,学习舰船驾驶技术。从这一刻开始,严复就与海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了4年,于1871年毕业,成为这所学校第一批毕业生。随后,严复先后在由福州船政局制作的“建威号”驱逐舰和“扬武号”巡洋舰上实习。由于严复表现非常优秀,不但取得了选用道员的资格,还被朝廷第一批选派到英国留学,向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英国学习海军技术。

  这一年,是1877年;这一年,严复23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

  到英国后,严复进入到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创建于1863年,是英国培养海军初级军官的主要院校,被誉为英国海军军官的“摇篮”。严复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学习时间只有短短1年时间,但他与同学们“深知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各怀奋发努力,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冀备国家将来驱策,虽七万里长途,均皆踊跃就道”,勤奋学习各种海军知识。

  网上有人传言,伊藤博文与严复是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同学,严复的学习成绩比伊藤博文好。可是,后来在甲午战争中,严复被伊藤博文打败了。

  这纯属虚构。据日本史权威着作《伊藤博文传》记载,伊藤博文等“长州五杰”是在1863年到英国留学的,他们的确是想去英国学习海军。但是,由于他们的英语太差了,不够资格进入任何海军学校学习,只是通过友人介绍的方式,寄宿在伦敦大学化学教授家补习英文。第二年6月,伊藤博文就匆匆离开英国赶回日本了。

  1880年,严复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随即回国,先是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随后来到天津,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正教习。

  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一呆就是10年,从洋文正教习升任为总办(相当于校长)。这一切,都离不开李鸿章的赏识和提拔。

  然而,严复始终没有进入北洋水师。这与李鸿章的“小算盘”有关。李鸿章所创建的淮军,以陆军见长,海军不是其长。北洋水师创建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福州船政学堂出来的将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鸿章有意识地在北洋水师高级将领中选用安徽人,排挤福州人。于是,从来没有学习过海军知识的丁汝昌,成为了北洋水师的提督(总司令)。系统学习了5年海军知识的严复,却连进入北洋水师的门都没有。

  严复很失望,不再谋求进入北洋水师,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翻译。

  1898年,严复翻译了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着《天演论》。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等西方名着。这些书籍,对开启民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的翻译风格和思想,影响了后期一大批着名翻译家。

  鲁迅先生就称赞严复是“一个19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

  有意思的是,严复早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成年后,他多次参加科考。甚至当他已经是北洋水师学堂总办和复旦大学校长了,还一再参加乡试。只是,这些考考试都无一例外失败了。

  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赐予严复文科进士出身,他才不再参加乡试。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38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