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的五则历史故事

大吉 1172分享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宋高宗赵构的五则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宋高宗赵构的逃跑趣事

  公元1127年,宋钦宗赵桓再次提请康王赵构到金营做人质,赵构二话不说轻车熟路向金营走去,这次命运的指向却不是金营而是风雨飘摇中帝国的皇位,尽管岌岌可危,但御座依然金光闪闪高高在上。

  暮春时节,开封沦陷赵构父兄徽、钦二帝被俘北上,康王赵构在南京(今商丘)称帝,开南宋之先河,改年号为建炎。大笨熊得知和自己单挑的赵构竟然当了皇帝,亲自领兵气急败坏一路狂追,发出搜山检海掘地三尺的号召,要把南宋这一新生的政权赶尽杀绝。赵构同志本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宗旨意识,在战略上采取敌进我退敌打我跑的方针,顶着逃跑皇帝的名头,一路从建康(今南京)跑到扬州,从钱塘又跑到萧山,刚喘上一口气就有人亦步亦趋恭恭敬敬跪拜迎接,原来是宗室赵不衰在此居住。亲戚加老乡两眼泪汪汪,赵构悲喜交集对左右说:托祖宗的齐天洪福,我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赵构在前面领跑,金兵在后边猛追,你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只有一门心思的再接再厉地跑!跑!跑!跑到福建上船,从海上入杭州,听说经过的县域叫仁和心中大喜过望:话说当年,太祖黄袍加身返回京城过的也是仁和门,此乃天意,且留下。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逃难的天子也是天子,自带光环和流量。赵构被大笨熊追到海上,舟船在台州章安镇搁浅,赵构一行只好登岸等待大潮。前面一座山,山上有个庙,山是金鳌山,庙是福济寺。赵构让随行人员自便,换了寻常衣服拾级而上进入山寺。

  和尚们正在做功课,主持身披袈裟宝相庄严正在念念有词:阿弥陀佛,愿上苍护佑我天朝大宋早日大同安定,万岁万岁万万岁。真会聊天,赵构悄悄地给主持点赞,让左右不要惊扰了人在佛堂心系国运的出家人,继续侧耳谛听老和尚讲故事。台州地方官员听说赵构来了,千乘万骑赶来勤王,一时间把晨钟暮鼓寂静幽深的寺庙围个水泄不通。正在专心致志讲经说法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老和尚听说天子驾幸,慌得手足无措,礼宾司把他安抚一通开始教授朝见天子的礼仪。

  金鳌山下有一个黄椒村,黄椒村飞来一群叽叽喳喳的“黄鹂鸟”,原来是村里的小芳、阿庆嫂们听说天子来了,三五成群约伴争先恐后来观圣颜,看见仪态风流的真龙天子赵构她们幸福地大喊大叫:真没想到见天能见到天王偶像。签名合影献花零距离和偶像互动,小芳、阿庆嫂们很幸福,赵构在花丛中亦是笑逐颜开,伸出长臂像她们致以天王偶像经典问候:夫人们不要拘束,尽可以三六十度观朕,免单。金口玉言,黄椒村的女人至今都被称为“夫人”。

  一个甲子之后,老和尚的弟子升做主持给小和尚讲故事:当年我正在听师傅讲课,天色渐渐明亮,有十六个穿战袍的人走进寺里,有个衣服领子金黄色的人问有没有素食?那时正好有佛事刚烧了头柱香,我奉师傅的命令给那人进献五张炊饼。他吃了三张,师傅又让人到小菜园摘来时蔬,以姜盐凉拌,他又吃了半张饼。那人在寺里住了十四日,坐船去了永嘉。一个半月之后,他又来住了八日,忽然大军涌到山门下高呼万岁,黄领子就是皇上,朝廷打了胜仗来接驾,可把师傅吓坏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天子大驾光临有几座?咱这寺院卧虎藏龙那也是命数。当年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遇见徐神翁,礼敬有加。徐神翁离开康王府的时候给赵构献了一首诗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与君不负登临约,同上金鳌背上行。赵构当时只道是寻常,无非是离别与祝福,期待与重逢。直到赵构被金兵一路追逃到章安镇,大船因为退潮搁浅,弃舟登岸,才知道眼前就是金鳌山这个浅滩叫牡蛎滩。赵构在寺院的墙壁上看到徐神翁的的诗,墨痕淋漓,万世轮回。

  金兵一路追赶到定海登岸到一个寺庙里搜寻赵构,金兵甲一剑砍在寺庙的廊柱上,受伤的廊柱流出殷红的血,金兵吓坏了连忙从寺庙里逃出来。而赵构就藏在大雄宝殿的神像后边。史弥远到此一游感慨万千:试凭栏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破。故乡凝望水云迷,数堆青玉髻,千顷碧琉璃。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未缥缈,海运到天池。

  赵构在昌国县遇到金兵,有惊无险。赵构在码头刚刚登岸,迎面就看到金兵在码头举着搜山检海捉赵构的旗子,旗子上还绘有赵构的画像,对照盘查过往行人。眼看金兵来到眼前,码头边一个洗菜的姑娘扯了一下赵构的衣角,示意他蹲下身子,姑娘把一个湿漉漉的菜筐扣在赵构的身上,把洗干净的青菜放在菜筐上。金兵来到姑娘跟前问她可曾见到旗子下边画像上的人,姑娘说好像是往东去了,金兵顺着姑娘手指的方向远去了。赵构从菜筐里脱颖而出,不,是脱险离开了码头。赵构望着姑娘心里有千言万语: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不忘怀。大局安定之后,赵构特意派人到昌国,众里寻他千百度,可是看那些姑娘哪个都像,又都不是那个救皇帝脱险姑娘。赵构索性下发一个红头文件今后凡昌国女子出嫁赐凤冠霞帔、半副銮驾,按公主规格礼制。敲黑板了,新婚女子三日王的出处在昌县。

  赵构在章安镇逗留,大风将两艘运送黄岩蜜桔的船刮到码头。赵构让随行人员将两船蜜桔全部买下,犒赏跟着自己亡命天涯一路奔波的将士。将士们吃过橘子,又将橘子皮装上捻添上菜油制成小桔灯放在今夜波平如镜的海里,星星点灯,和天上一轮满月相映成辉,装点离乱中的元宵节,引得章安镇民众观看。毕竟是艺术家赵佶的儿子,浪漫唯美是天性。

  赵佶等灵柩自五国城回临安,赵构为父兄举行国葬,宫里一片素洁,就连椅子也是白色的。钱大主入宫等赵构接见问了一句:这是檀木椅子吗?一身肃穆更显娇俏的张婕妤捂着嘴说笑死宝宝了。还檀木呢。就连我们用个绿蔻雅诗兰黑的小棕瓶,那些个大臣都要叨叨一遍又一遍跟和尚念经差不多了。

  赵构请客,看见大臣张俊拿的扇子上有一个玉孩儿扇坠,是自己十年前在思明掉进水里的旧物,找了很多次都没有找到的那一个扇坠。赵构问张俊怎么得来的?张俊说我在清河的一家商店买的。按图索骥询问铺家,铺家说一个提着篮子的渔家卖给他的。问提篮人说是一陈姓大户人家的厨娘卖给他的。问厨娘,厨娘说是从黄花鱼的肚子里得到的。丝丝入扣环环相连,人人都是戏精,个个都是主角,赵构乐了,提拔铺家和提篮人为校尉,封厨娘为贵妇人。失而复得是吉兆,张俊你把扇坠物归原主还给我,重赏。

  宋高宗痴迷玩鸟有趣故事

  宋高宗的本职工作当然是做皇帝,在劳苦大众看来,当皇帝是个轻松活,其实不然,光是整天看着一堆堆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折,估计都要头大,加上还要和一群帝国顶尖的人才斗智斗勇,回到后宫还有一群漂亮女人争风吃醋,那都是让人操碎心的事情。于是,宋高宗干了三十来年的皇帝,五十来岁的时候就主动要求退休了。

  那做皇帝之余,宋高宗还干些什么,玩些什么呢?

  宋高宗很爱玩鸟。这可不是胡说。从还是康王的幸福时代,赵构就很喜欢玩鸟了。赵构玩鸟,也和常人一样,喜欢鹦鹉、鸽子什么的。靖康之变后,宋高宗一路逃亡,来到了建康。刚歇息下来,就看到一只大鹦鹉从江北飞过来,还停在赵构的寝宫前面,大叫“万岁”。太监伸出手,那鹦鹉竟然就落了下来,太监仔细一看,鹦鹉的脚上竟然还有一个小小金牌,上面刻着“宣和”两个字。原来,这个鹦鹉是原来汴梁皇宫中养的,竟然不远千里,追随宋高宗飞到了江南。太监找啦一个鸟架子,鹦鹉就飞了上去,一点都不害怕。等到宋高宗吃饭的时候,因为是临时的行宫,没有音乐伴奏,鹦鹉就大叫卜尚乐何在,叫了很久,看到没人回应,鹦鹉又说,卜娘子不敬万岁。原来,在宋徽宗时代,每次皇帝吃饭,那都是要奏乐的,而领班的乐师就是卜娘子。听到鹦鹉这么说,赵构想起了当初的幸福童年,看看自己万里逃亡的狼狈样子,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躲过金兵的追杀,不由得泪眼朦胧。等到宋高宗到了临安之后,这个鹦鹉忽然死了,宋高宗还特意写了一篇祭文悼念,可见情谊深长。

  不过,玩鸟的宋高宗也有被鸟烦的时候。那一年,宋高宗继续逃跑,来到一个叫做凤凰山的地方,鸟特别多,成千上万只。宋高宗看到树林比较多,好,很隐蔽,加上凤凰山附近有个大粮仓,吃穿不愁,就住了下来。可是晚上还好,中午实在没法子午休。要是画眉黄莺这样叫声动听的鸟还罢了,这树林里多数的鸟都是乌鸦,叫声那个难听。白天,鸟群铺天盖地飞出去啄食,办完铺天盖地飞回树林。宋高宗在汴梁皇城里哪里受过这样的聒噪,就让所有太监拿着弹弓打鸟。太监们那个辛苦啊,为了皇帝睡好觉,几百人不眠不休的打鸟。打死了几千只鸟,总算是把鸟群赶到了十五六里外。宋高宗高兴了,奖赏太监办事得力。可没想到十来天过去,鸟群又飞了回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皇帝霸占了鸟群的粮食呢?

  不过,被鸟群烦还不算什么,有时候一些可恶的书生还借鸟生事,就更让人闹心了。

  在各种鸟里面,宋高宗最爱的还是鸽子,宋朝人把一种特别擅长飞翔的鸽子叫做鹁鸽,《水浒传》中燕青有种摔跤绝招就叫做“鹁鸽旋”。宋高宗不但让人养鸽子,还亲自去放鸽子。堂堂一国皇帝,竟然整天侍弄小鸟,实在不像话,有个书生就写了一首诗歌:“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飞雁,沙漠能传二帝书。”言语当中讥讽宋高宗玩鸟丧志,忘记了父兄还在北方受苦。在史家看来,这个书生自然是心忧天下,关心社稷,可在宋高宗本人看来,这个书生未免大煞风景,不过就是玩个鸽子,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不过,宋高宗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还是有几分气度,不但没有怪罪那个书生,还立刻召见,给了书生一个官做。

  不过,以后宋高宗还玩鸟吗?史书上没说继续玩,却也没说不玩。八成宋高宗在风头过后,还是会玩的。

  除了养鸟,宋高宗还爱下棋、弹琴。

  有个叫做沈才之的人,棋艺超群,是江南国手。宋高宗在做康王的时候,在皇子之间,若是比起书法、绘画,那比较低能,于是在宋徽宗面前比较抬不起头,可是下棋还是一把好手。宋高宗还和许多大臣下棋,那些人都是官场老油子,看在赵构是康王,后来是皇帝的面上,都会让赵构略胜一筹,搞的赵构就更加飘飘然,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了。来到了江南,听说了沈才之的大名,赵构好胜心起,想和江南国手斗一斗。沈才之本是一书生,没什么心机。有一天,君臣二人下棋,宋高宗自认为下了一步妙棋,就说:“须仔细!”你小子小心点,我出高招了。没想到沈才之立刻回答:“念兹在兹。”这句话出自《尚书》,本来是说尧帝和舜帝聊天,说起名臣皋陶,都念念不忘。而沈才之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更好玩了,他说,我想你下这步棋,你就下了这步棋。赵构你不是认为自己下得挺好吗,其实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宋高宗一听大怒,这小子马上就要赢自己了,怎么收拾这小子呢?宋高宗就说:“技艺之徒乃敢对朕弄经语。”你小子不过就是会一点下棋的小把戏,这样卑贱的人怎么敢对我堂堂天子咬文嚼字,说经书中的语句呢?于是以大不敬的名义,把沈才之拖下去用竹板打了二十下屁股。

  不过,宋高宗也并非不讲理的人,只是做皇帝太久了,说一不二成了习惯,一旦威严受到触犯,那自然而然就会雷霆大怒,也算是个条件反射吧。不过,在发威之后,赵构也并非得理不饶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也会就坡下驴。

  宋高宗虽然当皇帝,可是生活一直很节俭,吃饭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几个菜,在众多食物中,宋高宗最喜欢吃的是有汴梁风味的馄饨,有一位来自汴梁的老厨师特别受宠。可有一次,老厨师一时马虎,还没有煮熟就给皇帝端了上来。赵构一口咬下去,见到红红的肉丝,还是生的呢,就下令把厨师下到大理寺问罪。本来宋高宗也没想处死厨师,可是下面的人看到是皇帝特意交办的差事,皇帝都讨厌这个人,那还不是死路一条,就给定了死罪。厨师的亲人到处托关系,总算有个优人(演员)答应帮忙。可是怎么帮呢,直接求情肯定不行,卑贱的戏子根本没有资格求情啊。最后优人想出一个妙计,等到宋高宗想要听滑稽戏了,优人就说了一个故事,结果就把人救了。故事说,有两个读书人路上相遇,互相问对方的年纪,一个说是甲子年生人,一个说是丙子年生人。优人说完就说:“此二人皆合下大理。”这两个人应该抓到大理寺去。宋高宗就奇怪了,问下生辰怎么就要下狱呢?优人就说:“夹子(甲子,指宋代有肉的煎饼)饼子(丙子,指宋代的水煮的面饼)皆生,与混沌不熟同罪!”宋高宗听后哈哈一笑,特意下旨把厨师给放掉了。

  不过,臣子和皇帝交往,就需要加倍小心,更不要说是卑贱的艺人(厨师也算个手艺人吧)了。有一个琴师叫做黄震,棋艺高超,宋高宗非常喜欢,经常把黄震叫到御前,每次听黄震弹琴之后,都赏赐一两黄金,半年下来,黄震发了大才。可是,黄震却不让自己的儿子学琴,改学别的手艺。别人就奇怪了,说,难道你的儿子太笨,学不来琴吗?黄震长叹一声,说:“几年几世,又遇这一个管家。”黄震的心态很好,多数人都会贪得无厌,希望自己的好日子天长地久,希望自己的儿孙继续自己的风光。可黄震却明白,今朝遇上宋高宗如此欣赏他的琴艺,一方面是他的琴艺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却是自己实在幸运。确实,之后的宋孝宗和宋高宗的喜好就完全不同。做人有黄震这个觉悟,也算是超凡脱俗了。

  宋高宗为何用处女选太子的故事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是在宋朝,宋高宗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选举太子的方式——用处女选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呢?

  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睿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的人物之一,他继承皇位之后,迅速启用了一大批能臣干吏,并且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岳飞平反,颇有当年宋太祖的风范,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后世的史料中有关宋孝宗赵睿的记载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他通过宋高宗考验坐上皇帝的传奇经历。之所以他能以非亲子身份继承宋高宗的皇位,一方面与高宗无子被迫在赵氏宗亲中选太子有关;另外一方面,恐怕也是最为主要的方面,得益于他在一次处理宋高宗送给他十个美女问题上的出色表现。听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置信,赵睿继承皇位与处理十个美女之间怎么会存有如此大的关联呢?

  故事还得从公元1129年说起,就是在这一年,金左副元帅宗维攻陷徐州,驱军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进,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以往金军入侵之时都是靠着韩世忠和岳飞等一批名将的竭力抗击,宋朝皇室才方保无忧。但这次连韩世忠的都在金兵的冲击下失败,自然使得宋朝皇室失去了赖以依存的屏障。韩世忠的这次失败使宋高宗惊恐万分,逃跑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狼狈。由于受到过度的惊吓,宋高宗赵构在这次事件之后就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他唯一的儿子也在苗刘之变后死去,加上太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国一网打尽,因此从太宗的后代之中几乎找不出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合适人选。为了不至于使自己在百年之后皇位落于外姓人氏之手,宋高宗被迫在宋太宗的哥哥宋太祖的后代中寻找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人选。

  与宋太宗的后代不同,当时宋太祖的后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想在这一千多人之中选出合适的人选亦并非易事。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宋高宗终于找到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在两个太子人选当中,赵睿便是其中一位偏瘦的小孩。刚开始,宋高宗对赵睿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而是中意胖点的小孩。按理说赵睿继承皇位的机会应当也就到此画上了句号,但是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在他放弃做皇帝的梦想之时,发生了一件微小的事情,进而使整个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宋高宗将赵睿和胖小孩叫到一起,恰巧此时闯进了一只猫,赵睿正全神贯注地听宋高宗讲话,猫闯进来后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而胖小孩却不同,猫闯进来后他显得很惊慌,再也无心听宋高宗讲话,连忙伸脚去踢猫,动作极其粗鲁。胖小孩这一粗鲁的举动彻底葬送了高宗原本对他仅存的一丝好感,最终,高宗打发走了胖小孩,将赵睿留在宫中。按理说,赵睿被留在宫中之后,皇位继承人非他莫属了,但是他在宫中待了将近有20年,却没有被确立为太子,这让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赵睿非宋高宗亲生,宋高宗始终对他怀有成见,他希望多给自己留些时间,渴望出现自己能生育的奇迹;其二是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不喜欢赵睿,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她一直劝高宗立赵琢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不知如何取舍。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既可以不使韦太后生气,又可以考验赵睿和赵琢的万全之策:给他们两人分别送去十名绝色处女,待半个月之后再将这些绝色佳丽召回来认真查验,谁破处最少,谁将是皇位的最佳人选。宋高宗想出的这个招数很管用,效果也很明显。送给赵睿的十个佳丽被召回来之后完好如初,而送给赵琢的十个佳丽却全部都不再是处女。最终,赵睿通过了宋高宗的考验,顺利地被立为太子,直至登上皇帝的宝座。

  后人评价赵构,说他一生行事,唯选太子最称公允。能上慰天地,下慰祖宗,仅此而已。然而,一则有宋太祖的先例,二来自己没有儿子,所以选立孝宗,也实在是出于无奈罢了。

  宋高宗赵构的选储绝招的故事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南宋第一个皇帝。北宋徽宗之九子,宋钦宗之弟。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占领东京汴梁,俘获徽、钦二宗并3000余皇室成员北去,北宋灭亡;时年五月一日,侥幸逃脱的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权。金人得知赵构重建赵氏政权,马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南侵,目的是要趁赵构立足未稳,将其一举消灭。高宗建炎元年(1127)秋,金朝分兵攻宋。高宗内心惟恐重蹈靖康之变的覆辙,不顾主战派大臣和将领们的反对,于十月将朝廷迁至扬州。建炎三年二月,宗翰派兵奔袭扬州,攻陷天长,前锋距离扬州城仅有数十里。高宗此时正在后宫寻欢作乐,乍闻战报,慌忙带领少数随从乘马出城,急驰至瓜洲渡江逃跑。这次突如其来的惊吓也给赵构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他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据说,赵构有一次在黄河北岸被金兵追逼,只剩下了他单身匹马,后有忠臣之子李马舍生忘死地背着他逃至河边,又驾船过河,才幸免于难。事后,赵构为了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捏造出了“泥马渡康王”的故事。他担心李马会揭穿真相,便将李马药哑,不久杀死了李马。

  宋高宗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确定为宋朝陪都(仍遥尊已被金侵占的东京汴梁为都城),开始偏安割据一方,基本与金国划江而治。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韩世忠等三大将兵权,杀害岳飞。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公元1187年去世,享年81岁,为历朝为数不多的高寿皇帝。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着有《翰墨志》。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宋高宗在立储的时候,倒是有点创意,颇有些搞笑,下面做一介绍。

  赵构虽然嫔妃如云,但亲生儿子只有元懿太子一人。偏偏这位太子还短命,年仅三岁就夭折了。据说,太子在睡觉的时候有宫女碰倒火盆,愣被吓死了。而在金兵南侵过程中,赵构不幸受惊吓而不复生育能力。这样他就只能从宗室择近挑选。可是,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太宗这一支3000余人都被金兵带到漠北劳动去了,基本就剩他一个了!赵构四十岁左右时就开始为立储之事发愁了,不想梦到太祖托梦与他,告诉他“斧光烛影”的故事,赵构心中不安,决定效仿太祖再把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这一想法既出,立即得到了太后、皇后与大臣们的认同,都说应该还位给太祖一脉。

  但到底立谁呢?自太宗以“兄终弟及”方式获取皇位,直至高宗赵构,均出自太宗一脉。太祖在“斧光烛影”中不明不白死去,其儿子德芳、德昭也随后无故早死,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但好赖留下了一脉之后,且在靖康之难中幸免南逃至临安落根,细数太祖后裔也达到了1600余人。按赵构儿辈“伯”字辈中由大臣们几经周折,挑选了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即伯琮和伯玖这哥俩,分别赐名瑗和琢,一并送到宫里先培养起来,接受考查,也来个竞争上岗。绍兴12年(1142年)分封为普安郡王和恩平郡王。

  十多年过去了,赵构自然不可能再有半儿一女,而太后也终于崩逝慈宁宫,在这俩兄弟里选择一个正式的接班更显得是当务之急。赵瑗(伯琮)性情恭俭,勤敏,好读书,赵构比较倾向选他做接班人,但是不受秦桧的喜欢。但另一个候选人赵琢(伯玖)在太后、皇后那儿挺有人缘,秦桧也极力推荐伯玖。高宗赵构没有轻易相信皇后和秦桧,也没有自个儿做主。为了检验二人品质优劣,想出了一个令后人瞠目结舌却又非常有效的办法,而又顾及皇后和群臣意见,实则两全其美。

  他选了二十名美貌宫女,平分给兄弟俩。赵琢得了十名美女,左抱右拥,其乐陶陶。赵瑗得了十名美女,但听从了史浩的意见,只是安排她们做点事,毫无相亲之意。几天后,高宗将宫女召回,经过检验发现,在瑗邸内十人,均尚完璧;在琢邸内十人,尽已破瓜。赵构与皇后说明情况,皇后倒也挺明理,完全同意他的看法。绍兴三十年(1160年),高宗赵构下诏立赵瑗(伯琮)为皇子,更名为玮,封为建王。赵琢吗,也没亏待他,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司,改称皇侄,仍将宫女一律给还,供其赏玩。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9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不过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而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倍感身倦神疲,屡与宰相陈康伯等商议,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久有禅位于皇子之意,御笔赐伯琮字元永。绍兴三十二年五月,高宗下诏正式册立其为太子,改其名为昚(shèn);六月宣布退位,禅位于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夺宫。

  孝宗是宋太祖的七世孙,太祖之子秦王(即八贤王)德芳的后人,他以仁孝博得高宗的认可。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励精图治,立志光复中原,大有复兴南宋之志。遂即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面对金国咄咄逼人的态势,孝宗主动出击,进行“隆兴北伐”,南宋朝野顿时为之一振,全国上下群情激昂。这些情绪可以从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中辛弃疾的词中反映出来: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由于北伐损失惨重而失败,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乾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以身作则崇尚节俭,所以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乾:乾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

  淳熙十六年(1189年),63岁的孝宗自觉心神交瘁,体力不支,不顾大臣劝阻,在紫宸殿禅位于三子赵惇(即宋光宗)。光宗即位后,尊孝宗为寿皇。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九日,寿皇病逝,享年68岁。

  孝宗不愧是太祖的后人,一反高宗时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线,一心想恢复中原,他的这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特别是孝宗当了27年皇帝,前25年高宗一直健康的活着,一直影响着他。孝宗为人勤政、节俭,高宗称赞他“勤俭过于古帝王”,真是“俭以养德”的帝皇典范。孝宗朝是南宋国力最强的时候,可惜孝宗碰上了“小尧舜”金世宗这样的明君,能够获得宋、金此时的绝对均势而保持平衡,实属不易!

  宋高宗一生糊涂,做了无数蠢事,唯独在选储这件事上聪明了一回:纵观整个南宋,孝宗几乎是唯一一位英明的皇帝。

  宋高宗赵构与岳飞的故事

  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对于这两个人,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都不会陌生。

  岳飞是个孝子。《宋史?岳飞传》说,“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宋高宗同样是一个孝子,他虽然没有赵宋王朝的老祖宗宋太祖那种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却继承了他“孝母”的传统,而且,高宗之孝母,比起宋太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靖康之难”中,赵构的生母韦贤妃,跟着徽、钦二帝与郑、朱二后,被金军强虏至北国。高宗即位不久,就尊韦贤妃为“宣和皇后”。几年后,又接受翰林学士朱震的建议,遥尊韦贤妃为“皇太后”。他预先为母后修建了慈宁宫,每逢韦氏的生日,以及每年的冬至、夏至和每月的初一,都要向远在异国他乡的母亲遥行贺礼。

  绍兴元年,钦宗的朱皇后和徽宗的郑皇后先后被折磨致死。绍兴五年,徽宗死在五国城(今吉林省扶余县境内)囚牢的草铺上。两年后,身在临安(今杭州市)的高宗才得知徽宗和郑皇后的死讯。赵构既为父亲和郑皇后之死而痛哭,又更加担忧生母宣和皇后的命运。就在岳家军与金兵作战连获胜利之机,赵构却向金国屈己求和。他顾忌的是“宣和皇后年岁已高,哪堪忍受金人的虐待”。

  为了彻底求和,尽快解救远在北国的母亲,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的兵权。并派魏良臣赴金国,提出议和。绍兴十一年十一月,金国派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随魏良臣回南宋。宋高宗对金使说:“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信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金使回国之后,赵构又派遣何铸、曹勋二人再次求和。临行前,赵构叮嘱二人,希望他们见到金主以后,求告金主:“慈亲之在上国,老人耳,在本国所系甚众。以至诚说之,庶彼有感。”

  金国最终答应了赵构,但却提出了四个条件:对金奉表称臣;年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割唐、邓、商、秦四州;杀死抗金主帅岳飞。赵构一一允诺,并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末除夕夜,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与其子岳云。

  绍兴十二年夏,分别了十多年的母子终于重逢。《宋史》说“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韦太后回来后,高宗经常在慈宁宫陪伴她,有时很晚了还不走。为了母亲安宁长寿,高宗特地告诫随侍宫人:“太后年已六十,惟优游无事,起居适意,即寿考康宁;事有所阙,慎毋令太后知,第来白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孝顺的岳飞谨遵母亲教诲,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当秦桧遣使捉拿岳飞父子时,“飞裂裳以背示铸,有‘精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这就是“岳母刺字”的典故。而宋高宗为了迎回在敌国受苦的母亲,却对左右大臣振振有辞,“金人若从朕请,余皆非所问也”。

  常言道“忠孝不能两全”,这话是对臣子们说的。作为封建帝王,他只需要“孝”而不用考虑“忠”。因为国家是他的,臣民也是他的,为了个人利益,他爱怎么折腾都行。

    热门标签

    38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