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山水的诗词原文译文及练习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这是词人雨岩系列作品中写得极为鲜丽生动的一篇,本词通过记叙独游雨岩的情景,抒发了遭受打击、闲居乡里的苦闷,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国事的系念。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生查子·独游雨岩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生查子·独游雨岩》原文
宋代: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独游雨岩》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注释
1、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南博山附近,岩中有泉水飞出,如风雨之声。
2、行云:云彩流动。
3、和(hè):跟着唱
4、余:我
5、空谷:深谷。《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查子·独游雨岩》出处
这首词写于罢官之后的带湖闲居时期。在职期间,他积极筹措恢复中原大计,遭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和嫉恨,被朝廷罢职闲居。抗战理想不能实现,报国壮志一筹莫展,因此,诗人感到苦闷和孤独,便写了这首词来抒发胸中的悲愤。题目中的“独游”二字,已经透露出了这种意味。
《生查子·独游雨岩》练习题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3.作者是如何写清溪之“清”的?请联系作品具体分析。(4分)
4.此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4分)
5.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5分)
6.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衬托溪水的清澈透明的。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的特点。(意对即可)
2.词中写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清音”,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寂寥。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却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意对即可)
3.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反衬溪水的清澈透明的。(2分)作者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之“清”。(2分)
4.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如今只有赋闲乡野,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寂寞。(2分)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2分)
5.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分析3分;分号前后三处,答出一处给2分,答出两处以上给3分)
6.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3分)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