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寇准真实一面:愚是因为大忠【历史故事】

大吉 1172分享

  寇准可以说在历史上是一代的忠臣,但是他的同僚却说他很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来看看吧!

  寇准出身贫寒,又不善于经营与同僚的关系,可以说他不跟各种政治势力有任何的瓜葛,是宋朝官场上的一个孤臣。但是,他的才华出众,19岁就考中了进士。他的能力超群,做过两任县令,表现出色。

  寇准收税只需把告示贴出去,老百姓就会交上来,这说明他跟老百姓的关系非常好,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说明他治理地方的能力很强。还有一次寇准去西北,在运送军粮的过程中,对边境形势做了一些考察,太宗皇帝对他非常满意。寇准的能力基本上在太宗时期就得到了全面的认可。

  官场同僚说他“愚”

  “愚来源于古文‘騃’。”“愚”是与寇准同年考中进士的王旦对他的评价。

  说起来,这源于王旦与宋真宗的一次对话。在那次对话中,王旦说寇准“騃”,宋真宗表示同意。这就有了寇准“愚”的说法。然而,这与寇准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有两个可能。一方面这是当时人们的观感,更接近真实;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双方离得太近了,也许是出于嫉妒等,反而更加背离了寇准的本性。

  他的“愚”来自“大忠”

  我认为寇准“愚”,其实是源于他的“大忠”。

  “大忠”,是范仲淹对寇准的评价。寇准时刻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从不考虑自身利益,是个大忠之人。同时,他坚持原则,忽略小节,有些固执,细节上不懂得变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用现在的话说,这叫不圆滑,是笨。

  许多人在走向成熟的同时,自身的一些锐利棱角也越来越少,它的好处就在于能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自己和周边的人也不会痛苦。不过,与此同时,自己可能也损失了生命中更为重要的东西。不允许异质的人存在,是社会的悲哀。寇准阳刚而自信,才能够把这种大忠如愚的精神一直坚持了下来。

    热门标签

    4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