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如何奖励优秀体育选手?【历史故事】

大吉 1172分享

  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英国伦敦开幕。中国女子气步枪选手易思玲夺得首枚金牌,可喜,可贺,更可奖!可以想见,接下来伴随她的除了莫大的荣誉,还会有丰厚的物质上的奖励,并不仅仅是一枚金牌。易思玲最后到底会获得多少奖金、奖品?暂时还不知道。

  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国家,包括足球在内的多种运动项目都是中国古人首创的,在奖励优秀体育选手方面,中国古人也不小气。

  发“票子”元武宗一次赐“银千两钞四百锭”

  给获胜选手直接发奖金,即所谓发“票子”,是现代普遍使用的奖励手段,在古代中国也是这样,会奖给金子、银子。但比较大方的,可能要数元朝,而且发的是真正的“票子”。

  摔跤,是蒙古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蒙古人尤其喜欢这项运动,获胜者奖金多多。据《元史·武宗本纪二》,至大三年(1310)四月,元武宗海山便曾给摔跤牛人阿尔发奖金,赐“银千两、钞四百锭”。这一千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元代一两约现代40克,一千两就是40000克,以眼下国际银价约每克5.50元的行情来算,一千两银子能值22万人民币。

  另外的“钞四百锭”又值多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钞”便是一种成熟的纸币,今天说的“钞票”、“票子”就是这么来的。在当时,四百锭钞票就是2000贯,1两银大约相当于2贯钞票,这么说来,四百锭钞票价值一千两银子。银钞相加,阿尔获得奖励的总额相当于40万元人民币,在这当时也是相当高的。

  在硕德八剌(元英宗)当皇帝时,曾于至治元年(公元1321)“赐角牴百二十人钞各千贯”,即奖赏120名摔跤优秀选手,每人发奖金100贯钞。虽然比阿尔所获奖金少很多,但每人也相当于50两银子。

  清朝也有很多设立奖金的比赛。满清发祥于东北,对冰上运动,即所谓“冰嬉”情有独钟,乾隆皇帝《冰嬉赋序》中称之为“国俗”,每年都有国家级冰上比赛,称为“验冰”。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优胜者中“头等三名赏银十两,二等三名赏银八两,三等三名赏银六两,其余兵丁各赏银四两。”

  赏“银杯”北魏孝武帝用银酒卮当奖品

  现代体育比赛的胜出者,往往被称为“捧杯”,在中国古代还真有拿杯子当奖品的。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权,鲜卑人崇尚骑射,作为古代中国传统运动项目的射箭,在北魏受到重视,宫廷、民间都常会举行这方面的比赛。

  据《北史·魏宗诸室列传》记载,北魏孝武帝元脩便曾在洛阳都城的御花园内的华林园内举行过一次射箭比赛,即所谓“戏射”。当时的奖品是一只能盛二升酒的“银酒卮”。“卮”是古人常用的盛酒器皿,实际就是一只超大酒杯,其外形竟与现代体育奖杯十分相似。

  当时,参赛的有十几个射箭高手,元脩皇帝令人将银酒卮挂在百步开外,谁射中这银酒卮就是谁的。结果濮阳王元顺射中了,除独得了“奖杯”外,还获孝武帝额外奖励的黄金、绸缎等钱物。得此重奖后,元顺很开心,特在当时射中的箭孔处铸一小银人,并在小银人的背上铭文,记叙他高超的射箭技术。

  宋太宗赵炅也曾拿杯子奖励过选手。据《宋史·嘉礼志四》记载,淳化三年(公元992)三月赵炅到金明池视察,观看“竞渡之戏”。所谓“竞渡之戏”,就是龙舟大赛或游泳比赛这类水上赛事。出于助兴和考验选手水性的需要,赵炅将一只银瓯当奖品,远远地扔进水里,让选手泅渡取之。此银瓯是一种银质杯子(一说小盆),当然谁拿到归谁,真成了“奖杯”。

  夺“锦标”北宋流行的体育比赛规则

  现代不少体育赛事,喜欢冠名为“锦标赛”,这种比赛在古代其实是一种悬赏性比赛,它与中国古人用锦标作奖品有关。

  锦标的雏形是商周时射箭比赛的奖品旌旗,而后来广泛使用的项目,则是水上运动和水军训练。唐代龙舟赛中,在水中插一长竿作比赛终点,竿上悬锦挂彩,作为醒目标志,时人称之为“锦标”,或“彩标”,谁先争夺到锦标便是谁赢。人白居易《和春探》诗中“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说的就是当时比赛中争夺锦标的情形。

  到北宋时,锦标不单单是一面“旗子”了,而是在竿上悬挂银杯银碗银盎一类贵重物,作为胜者奖品,这便是时人所说的“争标”。

  北宋初年,出于统一全国、收复南唐的需要,朝廷针对南方作战特点,大练水军,培训水上健将,开国皇帝赵匡胤特在都城东京汴梁城(今开封)外挖了一处很大的人工湖“金明池”,供操练水军和皇家举办水上活动使用。为了刺激大家的训练热情,便让双方“争标”,后遂演变成一种赛制。

  北宋朝廷每年都会在金明池定期举办龙舟争标赛,届时皇帝还会亲临池边看台(水殿),观赏比赛。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所记,比赛中对阵双方“鸣鼓并进”,龙舟向标竿快速前行。标竿是临时设的,由军人乘小船,将标竿插在皇帝看台前方不远处的水里。上面挂着锦旗和银盎(鼓肚盆罐),轮番三次,锦标终于被其中一队夺得。

  赐“金牌”金太祖重奖摔跤选手

  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众多体育赛事,往往取成绩最好的前三名,分出一、二、三等,进行奖励。在古代中国的体育赛事中,比赛也常如此取名次,元代的“贵由赤”比赛便是这样。

  “贵由赤”是蒙古语中对“快行者”的叫法,所谓“贵由赤”比赛,实际就是现代马拉松长跑比赛,但比马拉松赛程长,达90公里。忽必烈(元世祖)当皇帝时,从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开始举办“贵由赤”比赛,即所谓“放脚”活动。

  “贵由赤”比赛最后便只取前3名,其余选手不记名次,但也会有奖励。据元杨瑀《山居新语》“皇朝贵由赤”条,“头名者赏银一锭,第二名赏缎子四表里,第三名赏二表里,余者各一表里。”从杨瑀所记来看,第一名是发给奖金,一锭银子少说也是50两(也有称一等奖的奖品是一块银饼);其他选手都是物质奖励,“一表里”就是1套服装的里外布料。

  奥运会的一、二、三名,都以金牌、银牌、铜牌来区别,其中“金牌”是最令人羡慕的,“金牌选手”是对一名优秀体育健儿的最美称呼。在古代中国,也有给选手发金牌的时候,但此金牌非彼金牌。

  据《金史·奔睹传》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保镖(侍卫),是一名摔跤(角力)高手,完颜阿骨打从摔跤选手挑选自己的保镖时,便举行了一场摔跤比赛,结果当时年仅15岁的奔睹(完颜昂),连续摔倒了6名对手,被选中。完颜阿骨打一高兴,奖赐了他1块金牌,让他佩戴身上。

  奔睹所获的金牌,与奥运会的金牌不同,它实际上是一种金质通行证,凭此可直接出入皇帝的房间,乃一种身份的象征,比奥运会金牌的“含金量”更高。

  宋徽宗的宰相高俅,因为足球(蹴鞠)踢得好当上了宰相。

    热门标签

    4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