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凭远射利器重创马其顿军团【历史故事】

大吉 1172分享

  秦国与马其顿是同时代中西方最强盛的两个国家,他们建国的缘由、根基、制度各不相同,尽管都不知彼此的存在,却都为后世留下深邃的影响。在人们的想象中,总有所比较,到底谁会更强大一些,尽管历史不能够倒流,但我们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无限的遐想。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到那时的空间,给二者一个接触的机会,使这遗憾得以弥补。

  1. 大秦雄师与马其顿军团

  一支奇异的军团让西域诸国恐惧,他们不从事生产,只知道攻城拔寨,杀人掠货,只有在对方缴出沉重的税金与宣誓效忠之后,他们才会考虑放过投降的城邦。

  西域诸国盛传的这支厉害的军团仍然继续东进。秦人从抓获的匈奴俘虏嘴里得知了这一消息,并没有感到有多惊奇,经历过统一六国战争的秦兵,又岂会把这支远行军放在眼里,这支军团反而激起了秦军好战的天性,秦军各个摩拳擦掌,不知又会得到多少封赏,于是秦国西征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在一处广阔的草原上,两军对垒,亚历山大的使者来到秦军将领的帐前,使者傲然说道:“我尊奉马其顿帝国的君主、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加沙的胜利者、《萨氏史》的作者之命,前来转达至高无上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意旨。你们这些尚未开化的野蛮人,挡住了希腊文明的阳光,命令你们马上回去,转告你们的首领,交出土地和金银,心甘情愿地做我们的奴隶,否则我们的大军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你们的大军,掠夺你们的财宝,杀光你们的族人,且你们永远都得不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宽恕。”在听完翻译的转述后,秦军将领勃然大怒,喝道:“帐前武士,给我将这个狂妄的蛮夷,拖出去斩啦!”谋士连忙劝道:“大人息怒,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啊!”将领说道:“闭嘴,我斩的就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否则怎么树威?”于是使者被拖了出去,使者骂道:“无知的蛮族,竟然敢杀希腊的使者,众神的怒火定会烧毁你们的国家,你们也必将会被愤怒的闪电劈成碎片……”

  亚历山大看到副使带回来装着人头的匣子,气得全身发抖。这些年来,还没有哪个蛮邦敢如此羞辱他,他再也克制不了胸中的怒火:“以众神之王的名义,我定要亲征这个无礼的国家,一定要让他们受到惩罚,从世界上永远消失。”

  亚历山大统领的是支久经考验的精锐部队,序列如下:大军的保护人——尊贵的雅典娜;总司令是希腊的伊拉克总督、高加米拉的胜利者、雅典娜的宠儿——亚历山大;第一大军团是马其顿式重装步兵军团,共3.2万人;第二大军团是各路雇佣军团,共4万人;还有第三重骑兵团,共4100人。

  重装步兵是为武备重的步兵,最终成为各邦的常规军。不能供养马匹却有足够能力武装自己的公民,须作为重装步兵服役。重装步兵的护具有胸甲、头盔、护胫甲和重圆盾,武器有剑和长刺矛。这套装备十分昂贵,可与现代一辆汽车的价钱相比,而且因质地与样式的不同,价格也有变化。重装步兵以密集队形的方阵作战。

  雇佣军一般雇本国以外的人,通常是那些有作战经验的外国人,他们一般作为援军使用,有时执行卫戍任务,但不会用于方阵。雇佣兵也被充作特殊部队,如克里特的弓箭手或罗德斯的投石兵。

  骑兵在马其顿崛起前,在希腊军队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其职责只是扰敌和保护重装步兵。自腓力二世掌权后,对骑兵进行了改革,骑兵系从贵族中征募,名为“伙伴”,这暗示着骑兵初为王室骑兵卫队。他们组成一支能够突破敌步兵的重装骑兵。骑兵“伙伴”身穿甲胄,手持长矛,佩有近战挥砍用的剑。到了亚历山大时期,将由“伙伴”组成的精锐部队作为先头部队,但同时也增加了马其顿探兵、来自希腊各邦的骑兵分队、波斯骑射兵与不断增加的东方骑兵。

  大军整齐的脚步声传到五十里开外,雄壮的气势足以震憾奥林匹斯山脉。亚历山大指挥若定地开始部署军队,将第二大军团部署于大军的左翼,第一大军团部署于大军的右翼,骑兵队部署于大军的右上角,在两个大军团后方是两群轻装骑兵,成为全军对侧翼攻击的防备。亚历山大想再续光辉,他要亲自率领骑兵队,征服这个使他愤怒的蛮族,他的位置就在全军的最右端。他踌躇满志地认为,今日之后,亚历山大这个名字又将声名远扬,他将在遥远的东方,再复制一场高加米拉之战。

  想必任何人看到马其顿军团雄壮的阵容和密密麻麻高举的长矛,都会胆战心惊,可惜今天他们遇错了对手,身经百战的秦军岂能被阵势吓倒!秦军一个个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终于又有可以赚钱的机会啦,上次打麻将输的钱正愁没有着落呢;我的娶老婆钱还没攒够呢,这年头娶个媳妇比买一头牛贵多了;这次回去按军功就可以升官啦,我祖宗八辈才出一个吃皇粮的,容易嘛我!在他们眼中这哪里是什么军团,简直就是一座宝山,等待着他们去开采!亚历山大怎么也没想到,他以及他的军队会成为财富的象征,要是他们早知道,还打什么仗,掠夺什么税金,自己把自己囤积起来,等着卖个好价钱得了。可就在此时,战场的另一边传来雄壮的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军的步兵伴随着歌声进入阵列,骑兵也进入了战场。

  2.对阵与部署

  第一批手持强弩的秦军弩兵站上第一线,其余弩手则在阵型的四周展开,在南、北两翼的第一纵列弩兵分别面向南、北警戒。在步兵军阵的中央,战车兵开始进入设定阵地,配署战车的步兵以五人一组,将手中的戟交给一名士兵保管,其他四人则提着强弩。秦兵有些两人一组,一个人卧坐在地上,抱着一支大弩,一个人背着一个箭筒站在旁边;又有一组人拿出一个像床的东西,看上面的箭,好像也是一个弩。更远处有一团烟尘,那是秦军骑兵。战场上的骑兵分为两支,一支身披轻盈而精致的鱼鳞铠,也许是为了表示自己有先祖般的豪气,秦骑兵拒绝戴上头盔,虽然头盔是骑兵的制式装备。骑兵们腰佩短而锋利的佩剑,手持劲弓。只有军旗的护兵仍提着笨重的长戟。另一支骑兵仿佛无目标地向远方驰去。

  亚历山大惊讶地看着眼前这支兴奋过度模样的秦军,感觉实力一般。亚历山大冷笑着对骑兵队长说道:“这些野蛮人士气倒蛮高的,只可惜,井底之蛙,没有重骑兵,长矛兵的位置不对,矛不及我军长,方阵也不成方阵,他们甚至没有在战场上做出防备我军重骑兵的部署,看样子实在不堪一击。可惜,我却亲自为这场大会战进行部署。”

  在高加米拉之战中,马其顿军所谓的“斜形”战术,不是指阵势的“斜”,而是指右翼部队沿敌人左翼的不断平行偏右上延伸运动。亚历山大进行的右翼运动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右翼延伸是为了避开波斯已经布置过的战场,让他的骑兵作更佳的发挥。可能基于一种试探的心理,亚历山大让一批佣兵骑兵与波斯骑兵进行右翼的第一场作战。即使马其顿军落败,重骑兵依然完好无损,并且对方阵线的弱点也会暴露出来,为第二阶段作战,即为著名的重骑兵侧击打下基础。亚历山大突然怀念起波斯军队,那一仗,至少还有一个斯匹德瑞斯能将斧头砍在他的头盔上,现在他的重骑兵面临的却是如此不堪一击的敌手。“为什么这些野蛮人不读读西方的历史呢?” 亚历山大嘴上嘟哝着。

  亚历山大转身做出进攻的姿势,竖起矛吼道:“骑士们,你们是最英勇的战士,是宇宙王宙斯的子孙,是上等的民族,是优秀的士兵,你们将来要带着妻子、孩子在流有牛奶和蜂蜜的土地上快乐地生活,那时所有的土地都是你们的,有很多的奴隶在这些土地上为你们劳动,你们只需要带着妻儿老小天天去观看戏剧,天天欢庆众神给你们带来的节日庆典,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你们的权利,在海岸边享受丰富的美食。你们已经经历了很多的艰难险阻,战场考验了你们的坚强意志,现在胜利即将到眼前了,看,前面的不是你们的敌人,那是你们的奴仆,那是待宰的羔羊,是众神赐给我们最好的服侍我们的人,我们要去征服他们,跟随着我,我们一起为了我们的妻儿,为了美好的生活,冲啊!”

  秦军看到马其顿军的左翼开始出击了,观望兵喊道:“敌骑步兵,本军左翼前方2400步,攻击前进中。长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秦将问道:“右翼有何情况?”观望兵道:“敌长矛步兵本队,本军右翼前方2700步,守势方阵。”秦将下令:“全军挺进200步,左翼军挺进中改雁行疏钩阵,重点向左,扩大射击正面,准备迎敌。右翼军挺进中改鱼丽之阵,集中火力,待命射击。”

  秦将身边的小吏连忙向左翼升起灰色缀蓝毓大雁旗,对右翼升起银色骧金毓大鲛旗。同时快速地在薄木片上记录命令,一份飞骑送往中军大营,一份飞骑送往前线指挥官作命令确认,秦军开始推进。

  秦军的左翼为2000人,在两分半钟内将阵型转成一个疏开的军阵,弓弩手在前,战车与战车兵迅速向两翼展开,面对马其顿军形成一个凹型。秦军的右翼为3000人,在三分钟内完成了一个较紧实的正面,弓弩手在前,战车兵直接楔入军阵之中形成火力重点。观望兵的声音再度响起:“敌长矛骑兵本队,本军左翼前方1000步,冲锋前进中。”秦将下令:“左翼军注意,正前方900步公尺处,步弩仰角70度,车弩仰角50度,闻鼓射击。”

  “左线预备!”秦军的3000人与九个战车组的各种弩高高仰起。

  “右线预备!”弩手们确认了射角,并深深吸了一口气。

  “全线预备!”秦军突然如暴雷般复诵射击口令:“风, 风,风!”

  3.揭开秦弩的神秘面纱

  汉代刘熙所著的《释名·释兵》中有言曰:“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悬刀,其形然也。含栝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的远射兵器,是可以延时发射的弓,但弩与弓不同之处在于其弓背之中横置一臂,发矢不仗人力,而用机栝,力强而及远,射程一般比弓远许多,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十字弓。

  它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在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中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古代弩的起源早至原始社会晚期,但是,弩在军事上受到重视则迟至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弩就成了列国大量使用的重要远射兵器。战国时期,用青铜制作弩机,其构造已很先进,配上强度较大的复合弓,大大提高了弩的射程和杀伤力。战国中期的弩机,虽然悬刀、钩、牙等已用铜制,但无铜郭,弩机直接装在木质弩臂上,承受不了太大的张力。战国晚期的弩机外增铜郭,强化了机槽,这一部件就是为了适应以足踏张弦的蹶张而产生的。此类劲弩装有粗壮的弓,要用相当大的力量才能张开弦,因而要求弩机更加坚固。

  到了秦代,秦弩制得如同现在的自动步枪一样精密。它既可以延时发射,也可以精确瞄准,与只靠臂力拉弦的弓不同。秦弩基本上都是蹶张弓,也就是脚踏弓干,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镞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所以弩机发射时,箭镞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地摩擦,便会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秦弩由国家统一督造,弓干扁圆,一般长130~145厘米,为桑木制作,但却又不是所谓的单质弓,因为整个弓干皆由密实的皮条缠扎。这样不仅增强了弓干的结构强度,而且皮条的韧性极好,弹力强,可以积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为芯、外缠皮条的复合弓干,结合了自然界中的植物弹力和动物弹力。

  弩的射程和穿透力也是惊人的。据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估计,威力最强大的弩的射程当大于600步,相当于现在的831.6米,张力也超过了12石,相当于现在的738斤,这样的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是十分困难的,恐怕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根据兵器力学基本原理,12石的韩弩如果能劲射800多米的话,若助推力减半,射程只减少约1/3强,那么6石的秦弩则可以劲射500米左右,其威力也是很强大的。

  秦弩手有轻装和重装之分,轻装弩手称为“引强”,重装弩手称为“蹶张”,这是以引弓的不同方式进行命名的。引强是指用手臂张弩,蹶张是用足踏张弩。在敌军迫近时,立姿射手先发强弩,跪姿射手继之再发弓箭,就这样一起一伏,轮番射击,从而保证箭矢不绝,产生持续的攻击波,使敌人冲锋的势头得到遏制,同时,蹶张重弩也会在军阵的前方和两翼形成异常密集的火力。在以身体接触为主的冷兵器时代,能够在非接触的状态下给敌人以连续的打击,这几乎是每一个军事家的梦想!

  4.射住阵脚VS马其顿方阵

  秦军的突然呐喊并没有吓到常于征战的亚历山大和他的重骑兵,战场上的万人咆哮是常见的场面。可是接下来的场景,却成为亚历山大的终身梦魇。古人道:“箭如飞蝗。”秦军的箭遮蔽了阳光,使饱受日晒之苦的重骑兵们感到一股凉意。当箭雨达到拋物线的顶点而往下加速时,箭矢刺破空气的轻微声响结合成一股震憾人心的狂吼。重骑兵将领喊着:“盾牌朝上。”但是马其顿重骑兵的轻盾与铠甲没能拯救他们的命运。

  密集的箭雨来自秦军的步兵弩手,车兵弩手与车载弩单次射击的威力,也许就抵过四个步兵伍,而不同的弩种又形成不同的打击范围,900步正好在四石弩的最大射程以内。左翼军一次的箭击,也许就射出5000支箭,而一箙百矢,弩兵们在作战时不需要停下来现地补给,就能连续射击100次。

  密集的箭雨洒入马其顿重骑兵的队伍,结果是惨烈的。秦弩所射出的三棱六槽铜矢,每个重达100克,在加速度助威之后,几乎可以贯穿所有铠甲。据说中古时代在贵族骑士的要求下教庭以宗教力量宣布用弩是一种罪行,因为弩可以轻易贯穿骑士的昂贵铠甲,不管是平射还是曲射。亚历山大惊恐地看到重骑兵们的前胸被一支支箭活活射穿,三棱构造的形状使中箭者无法轻易拔出矢头,身体的任何部位中了箭之后,鲜血即顺着血槽流出,即使没有丧命,也会在极大的痛苦中失去部分行动能力与继续作战的勇气。

  第一阵箭雨之后,马其顿重骑兵倒下了1/4的骑士和马匹。骤然之间,遭到重击的骑兵与战马蒙了,冲锋波在秦军阵前不知所措地停了下来,整个暴露在秦军的军阵之前。还没缓过气来的骑士们在没搞清楚状况的时候,又听到了来自地狱的声音: “风,风,风!”这次,马其顿重骑兵们哀号着成片倒下,平时容易控制的战马也在前所未见的惊骇下乱窜,满地都是奄奄一息的骑兵与发狂扭动的战马。“风,风,风!”马其顿重骑兵崩溃了,包括亚历山大在内的幸存骑兵,在第三阵箭雨到达之前就已经掉头逃命了。

  在秦军的军事术语中,这叫“射住阵脚”。这批奉命射住阵脚的秦兵在无意间展示了秦国弓弩的惊人威力。射住阵脚的任务刚好不需要骑射,下马射箭就行。亚历山大认为这只是秦军的雕虫小技,不至于动摇整个战局,他拒绝相信马其顿方阵在战场上的威名与作战习惯将会毁在小小的弓箭上,高贵的希腊人不愿意向没有开化的蛮邦低头。

  在向马其顿军团发动攻击后,秦军右翼开始向马其顿军的左翼攻击前进,在前卫逼近敌营600步时,下令展开制压射击,以充分发挥每一副弓弩的威力。鱼丽阵的绵密布置使秦弩达到最高效能,而秦军的左翼部队也收起雁行之阵,转为紧密而威严的玄襄之阵,向马其顿军的第一大军团迫近。

  亚历山大下令将工兵攻城用的大盾牌集中起来,重步兵不可能一边扛着大盾牌一边以马其顿矛冲锋,而步兵的小盾在箭雨中显得全无作用。亚历山大希望让所有轻步兵、工兵与各种杂兵全部上阵,这些士兵将在重步兵冲锋时与重步兵搭配,举着盾牌同时掩护两个人。虽然以马其顿的方阵结构观察,这实在匪夷所思,但马其顿的对手,其做法更加匪夷所思。

  这时,一阵箭雨射倒了大批后卫队,亚历山大惊骇地发现,这阵箭雨竟然来自军团的后方。

热门标签

42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