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教育的书籍推荐:孟子
无论城市里的弄堂胡同,还是乡村的街头巷尾,人们经常能读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文明标语。这句话所表达的尊老爱幼、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一直流注于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滋养着我们人生。这句名言源自于儒家经典——《孟子》。正如司马迁所言,“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跟随孔子的思想,聚众讲学、著书立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使得一方百姓如沐春风。宋代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列入《四书》之中,成为当时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孟子
1.融治国之方略,成教化之风气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它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部,有三万五千多字,记录了孟子的政治、义利、人性等观点,如他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直传颂到今,唐太宗李世民因受其影响,常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舟民水”的思想提醒自己,于是成就了贞观盛世。孟子认为人本性是善的,应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样从恶的人就会通过内心反省变为好人,从而教化一带民风,以达到德治的目的。所以它融治国方针、又以德教化百姓,是社会和谐的标杆,历来被人们所推崇。
2.散文灵活思辨,气势浩然
孟子的语句里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叠句,比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些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明白晓畅。当面对诸子百家的问答,孟子都能得心应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的论辩方式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使得对方心服口服。这种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思辨与论争方式的确是练就自我口才和逻辑推理的绝佳好书!
3.成语故事和名人轶事穿插其中,趣味横生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这里是出自孟子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来龙去脉,又能懂得其中做人的道理。再如“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是在说“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有趣之中隐含着做人的骨气和正义。像这样内涵丰富的故事,孟子中还有很多。读孟子,不仅仅能看到孟子的思辩艺术,更能读到寓意深刻而形象的故事。
阅读国学经典,知晓圣人故事,明德知理,以滋养自身,沐浴书香之中。每日一句,每天一个历史故事,每天一场圣人之论,让孩子在学习经典的同时,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本文作者: 云舒写教育】
【微信公众号:经典导读】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