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研 > 教学设计 > 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林铃21157分享

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是认真备课的一个方面,教师只有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才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

复习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帮助数学特长生能更好地汲取知识,获得能力,使尖子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使后进生能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能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本次复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与代数”方面: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与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年、月、日等常见的量等;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

“空间与图形”方面:;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感知、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统计与概率”方面: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活动;认识平均数;知道客观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等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

4、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五、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四)计算部分:

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五)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六)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114人,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0岁左右,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虽然村籍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思想方面: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通过学习,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如奋发向上,关心他人,做事一丝不苟,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等。多数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学习就落后,就没有本领。但个别同学认识不够,纯粹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正面引导。

纪律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遵守学校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遵守《教室规则》和《小学生守则》,同学之间不打架,不骂人,尊敬师长,文明守纪。

学习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数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上课时,思维敏捷,迅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自觉的预习功课。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比较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思考问题较慢。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自立意识不强,懒于动脑;还有一部分学生,头脑思维较慢,反映不灵活,基础知识掌握特不好,虽然干劲比较大,但成绩总是提不高。

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指南针

2.年历卡

3.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4.面积单位卡片

5.简易天平

(五)、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除法3课时左右

二、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习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 13课时

数字编码 „„„„„„„„„„„„„„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 5课时

数学广角 „„„„„„„„„„„„„„ 3课时

总复习 „„„„„„„„„„„„„„„ 5课时

总课时 „„„„„„„„„„„„„„„ 56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稳定,少数学生贪玩,学习不用心,成绩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但计算能力较弱正确率不高。因此在新学期里,我要在这些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两、三

位数乘一位数主要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习列表的策略和画图策略

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是学习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7.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同时学习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和乘法;懂得用千克和克为单位称物体;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篇三】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12人,女20人,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课标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2.量与计量的教_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篇

人教版新教材2012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新教材2012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本单词表最新分享

    1029